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的开放服务研究*
2018-02-22王天亮
王天亮
(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广东 江门 529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引入,我国公共图书馆根据各自馆藏特色优势和区域文化特点,有选择性地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资源,涌现了自建数据库建设的热潮,自建数字资源应运而生。自建数字资源是指图书馆经过选择而组织起来的,以实体馆藏数字化建设、资源征集、资源缴送等方式自主建设的,具有长期保存功能和利用价值的数字资源。[1]各级公共图书馆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了海量的特色数字资源。自2002年起,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后来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推动下,数字资源建设就成为了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心。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对地方文化挖掘的重视以及经费补助逐步加大,各省、市、县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方兴未艾,资源量不断增长,服务范围不断扩展。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截至2017年底共有41家省级、486家市级和2900家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联合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打造了一批体现馆藏特色、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的具有较高文化、历史价值的精品数字资源。其联建的资源量达1500TB,特色数字资源达880TB。这些数字资源建设的内容包括地方图书、地方报纸、少数民族语言书刊、地方专题资源、各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公开课等。[2]各级公共图书馆在不断参与新的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正逐渐将原有自建数字资源加入到推广工程平台向公众开放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阅读方式逐渐从纸质阅读向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数字阅读转移。2017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近4亿,用户年龄分布向全年龄段扩展。2018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7.7%,数字阅读正向移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资源已成为用户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具有地域或学科特色鲜明、内容完善、体系完备、结构严谨等特点,能提供权威和专业的信息,并较之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更加系统、便利,利于阅读、学习和研究。数字阅读的兴起及普及,已然成为促使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开放服务的重要推动力。在网络阅读、移动阅读日益普及的时代,公共图书馆能将自建数字资源有效地向公众开放服务,对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特别推广和普及馆藏特色资源和地方特色文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自建数字资源开放服务的现状
1.1 版权保护与开放服务间的矛盾
数字资源建设和利用基于图书馆角度,要求开放服务既要发挥最大共享效用,又要规避风险;基于信息的使用者角度,要求充分享受信息便捷,突破利用信息的束缚。图书馆既要通过积极的信息服务手段维护和保障读者权利,又要通过合理的信息传播方式尊重知识产权,以达到数字资源的广泛传播。如何协调数字资源的开放共享与版权保护间的关系,实现保障版权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间的平衡是当前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建数字资源因其自建的缘故,其知识产权问题比一般引进的商业数字资源更复杂,导致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源开放共享与版权保护的冲突。基于知识产权纠纷、资源商的利益等原因,绝大多数自建数字资源限定在馆内使用。图书馆花费大量的资金、人力成本自建的数字资源,如果仅局限于馆内服务,其价值、效用将大打折扣。数字阅读时代,版权人的权利和公众的信息共享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我国著作权法虽然没有将地方数据库等自建数字资源列入版权保护范围,但从国际通行的做法来看,国际有关版权规定认为,数据库是汇编作品,这些产品包含开发人员的智慧投入和辛勤劳动,具有创造性,理应受到法律保护和享有知识产权。现实中,我国公共图书馆还没有一个能真正支撑自建数字资源开放服务的相关法律保障。公共图书馆要有效地推动数字资源合理、高效并持续的开放服务,就必须从中找到开放服务与知识产权的平衡点,减少版权纠纷,保证自建数字资源建设和开放服务立于不败之地。[3-4]
1.2 开放服务方式直接影响资源的服务范围和利用率
数字图书馆的效益主要体现为其应用的广度、频度与效度,要以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所展现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评价依据。要达到这一效果,就必须让图书馆更加开放,充分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便利知识的传播、转化与应用。[5]大量的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因观念、平台、知识产权等局限,实行的开放方式不同,造成未能向公众开放或在合理的范围开放。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开展自建数字资源服务方式主要是馆内访问、馆外认证访问、文献传递、区域性数字资源平台开放服务等,尤其以馆内访问最多。其不同的开放方式,相对应的服务范围也不尽相同。现行的行政体制下,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数字资源的服务对象也局限于区域内的读者访问利用,无法实现更大范围的互通共享,造成大量内容丰富的自建数字资源不能为更多网络用户开放服务。虽然随着我国总分馆制的推行,基于省域、地域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也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但对于各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的大范围开放服务仍然受到限制。一些原创和进入公有领域的自建数字资源本身完全可以采取无限制开放的方式,但图书馆基于自身馆藏优势保护的狭隘思想,不愿意将这些自建数字资源向公众开放或大范围开放。一些公共图书馆的自建特色数字资源虽然已经通过推广工程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共享,但仍将这些能够完全开放共享的数字资源限于局域网或本馆持证读者访问。馆外认证访问相对馆内访问可以提高自建数字资源的利用范围和数量,但一些明明可以在网络上无限制开放给读者利用的数字资源,却被限制在系统平台范围内利用。而区域性数字资源平台开放服务可以认为是目前自建数字资源服务范围较广,共享读者服务面较多,可以实现区域性利用的服务平台。[6]
1.3 缺乏统一平台,制约着资源的开放服务效率
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往往以单馆建设为主,通过不同的平台出现,甚至存在单馆建设多个自建数字资源库也没有统一平台的状况。这些数字资源呈分散且以信息孤岛形式存在,严重影响其利用率。虽然一些基于省域、地域的区域性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已建立,但自建数字资源仍普遍存在平台异构、元数据不统一等现象,不便于利用。现行图书馆体制仍是制约构建统一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主要因素。各馆自建数字资源建设中无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异构数据平台多样,无法实现统一的数字资源与读者数据库的互通、共享和统一检索。目前,也有一定数量的各地特色自建数字资源在平台开放,利用方式逐渐由单一的网络利用向移动数字阅读、虚拟现实阅读等多种方式转变。随着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开展,一些公共图书馆正朝着将自建数字资源推广应用到统一平台并开放服务的方向前进,但仍有大量内容丰富的数字资源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无法实现快速统一检索、获取,无法实现整体集群效应,严重制约其利用效率。[7]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开放服务及利用面临服务范围狭窄、利用效率不高的窘境。
2 自建数字资源开放服务的方式和范围
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开放服务的方式主要有馆内访问、馆外认证访问、免费在线浏览、文献传递、挂接访问、图书馆间的VPN专线共享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开放式数字资源服务等。馆内访问主要是指读者需要到图书馆馆舍内利用数字资源的方式。此种方式能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并让用户全方面访问所有的自建数字资源,但对外开放方面却存在服务面过于狭窄的情况。馆外认证访问即读者通过读者账号或公共账号登录数字资源入口进行访问、浏览和下载等。该方式比较显著的应用就是省域、地域实施数字图书馆“一卡通”读者认证模式,通过馆外认证访问区域内所有的自建数字资源。免费在线阅览方式可采用通过点击访问、公开账号登录或网络在线申请读者证号登录等方式直接访问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通过信息参考咨询平台,利用自建数字资源库为读者开展文献传递服务。文献传递是文献资源共享模式之一,是解决数字阅读权限受限较好的解决办法。公共图书馆从事自建数字资源的文献传递应考虑文献的使用目的,慎重把握文献传递的标准。[8]挂接开放即读者通过图书馆馆外认证访问属于购买引进资源商的论文、图书、专利等信息时可点击挂接商业数据库直接阅读和下载的方式。挂接的优点就是可按照自建数字资源的框架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专题现有的数字资源,并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很好地解决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挂接开放服务的缺点就是受商业数据库购置年限、使用范围等限制,难以保证其服务的永久性。利用VPN技术建设图书馆间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为持证读者提供合作馆的数字资源服务已成为很多图书馆通常的做法。此种访问形式可以扩大数字资源的利用范围既达到共享开放的目的,又切实保证数字资源的传播渠道和形式上符合知识产权的规则。如各省与地、县市构建的地方文献共建共享平台通过VPN网络实现各馆间的自建数字资源的互相共享。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资源服务平台是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开放式数字资源服务平台。我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于2011年启动,逐步建成了具有特色的数字资源体系,各省、地公共图书馆将自建的特色数字资源,特别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数据库发布在该平台,实现通过开放认证访问。[9]
表1 自建数字资源开放服务方式及其服务范围
自建数字资源不同的开放服务方式相对应的适宜开放的资源范围各有不同,所服务范围和受众范围也有区别,读者利用资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表1。
3 自建数字资源的开放服务策略
3.1 在尊重知识产权的框架内,最大限度地推进开放服务
自建数字资源从知识产权角度可分为图书馆原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及进入公有领域的资源、为陈列和保存版本的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复制品、为补充完善专题数字资源库而购买引进商业数据库的一部分数字资源。《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规定,图书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公共图书馆通过公有领域文献版权筛查,促进一些珍本、善本等公有领域古籍数字化资源完全在互联网无限制开放使用;摒弃自建数字资源过度保护或出于保持资源优势等考虑未能开放服务的思想。公共图书馆要有效地与参加数字资源开放存取的机构建立开放接口和互操作协议,将大量开放获取的可用作自建的数字资源向读者免费开放。图书馆对不受版权保护的馆藏历史文献、拥有自主知识权的自建资源,在这些数字资源不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等不宜开放的内容,应最大限度在互联网面向公众开放。自建数字资源中有一些无法解决知识产权,又无法通过购买获取的数字资源,图书馆应该提供这些文献的外部特征、馆藏书目信息、文摘、导航类数据线索性信息等开放服务,帮助用户有针对性地查找获取原始文献。同时,图书馆积极采取征得版权人授权或通过网站发布征集启示等多种形式主动征集版权、获取版权捐赠,鼓励版权人将自己的作品数字化版权捐赠或有偿授权给图书馆。图书馆购买引进的部分数字资源作为自建数字资源的补充,需要在坚持互利互惠原则基础上通过与资源商签订资源的转让合同进行约定,在维护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协商双方认可的资源馆外服务方式,如馆外认证、挂接访问以及文献传递等,促进此类资源的有效开放利用。总之,公共图书馆要利用法律赋予公共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法律法规,正确把握自建数字资源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范畴,并根据版权法的不断发展来调整使用的范围和限度,将开放服务尽可能控制在合理使用范围内面向更多的用户。[10]另外,公共图书馆还应该争取政府在图书馆、资源商、著作权人三者间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制定保持平衡的版权法,制订相应的版权管理规章制度,促进自建数字资源知识产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平衡与和谐。
3.2 依托统一数字资源平台,开展可持续协调建设与开放服务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构建覆盖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平台,建立分布式数字资源群,通过统一认证方式实现数字资源开放服务。其拥有我国最大的读者群,读者通过工程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用本地图书馆读者卡账号或网络注册用户登录门户入口,就可免费使用推广工程乃至全国各馆的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可以借鉴CALIS的CASHL做法,依托全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虚拟网络,搭建一个覆盖公共图书馆系统的简洁、实用的自建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平台。作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一部分,所有公共图书馆在该平台统一标准、统一布局下开展自建数字资源元数据集中改造、管理、统一发布,形成多元异构资源的一站式检索系统,联合各馆协调开展自建数字资源的持续建设与统一开放服务,从而实现集群效应,避免重复建设浪费,有效地促进资源的服务水平和利用效益的整体提升。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到来,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逐渐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公共图书馆要注重探索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多种类型、分散异构的自建数字资源的多维整合和深度揭示,将系统打造成集成发现获取的知识服务系统,并增强和完善用户个性化、智能化体验。暂时没有条件参与数字图书馆推广虚拟网的,可以依托各省、市公共图书馆构建的基于区域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不断开展自建数字资源系统规范持续的建设和开放服务,为未来依托全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开展全国性开放服务奠定基础。
3.3 精准化开放服务管理及维护,提升开放服务效率
精准控制和管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是提升数字资源服务效能的关键。第一,采用数字技术保护措施(TPM),精准控制用户开放服务,扩展自建数字资源的开放范围。TPM通过数字口令、IP认证等精准控制访问技术加强用户使用管理,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使用授权,限制其使用范围及权利,对资源授权管理;采用电子签名、数字水印等技术加强实名用户的下载使用监控,禁止数字资源的恶意复制,避免批量下载或商业性的侵权使用。第二,建立自建数字资源开放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调整和改进服务。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可包括服务条件(平台)、服务政策、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效果、服务共享和需求反馈等方面。第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自建数字资源的可信度和实用性,并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详细的备份制。
3.4 多途径开展推广活动,扩大利用宣传
有效的宣传与推广是扩大数字资源影响力,提高使用效率的必经途径。针对目前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缺乏有效宣传与推广的现状,除开展发放宣传单、指南手册、网上信息发布等传统宣传手段外,公共图书馆需要构建覆盖面广、有效运行的服务推介网络,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网和其他数字媒介等渠道,采用新媒体手段创新性地深入开展多种多样的推广活动和培训,进行有效的促进宣传。在实践中,图书馆充分利用移动环境开展自建数字资源移动阅读推广服务创新,将移动阅读推广宣传服务无缝、动态、交互地延伸到用户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为用户提供如公益宣传、信息定制与推送、视听发布、VR体验等多样化、个性化的宣传或培训。图书馆还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商业数字资源营销策略,提高自建数字资源的知名度和利用率。
公共图书馆探索和掌控自建数字资源的高效、安全的开放服务方法和手段,既可以促进数字资源利用,又可通过相关研究和实践反过来更好地为自建数字资源建设提供决策依据。随着数字阅读服务更加公众化,用户必然对图书馆自建资源提出内容质量精品化、开放利用多元化、知识产权运作精细化和服务精准化的更高要求,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的开放服务将进一步彰显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的特色和服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