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应用模式研究*
——以“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建设实践为例

2018-02-22庄革发

图书馆学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鲁迅美术学院藏品数据库

张 玲 庄革发

(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04)

对数据库的理解,一般是指“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笔者认为它也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管理、应用数据的系统。在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环境中自建数据库是实现自有资源数据化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对图书馆来说是馆藏资源创新整合、深度挖掘资源利用的重要形式,也是图书馆自身建设、自身完善的另一种体现。在当今数据库越来越商业化的形势下,资源的独特性是一种优势,而当资源越来越社会化、普遍化的时候,整理资源的角度就体现在专业性、独特性方面,在网络环境下特色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深入有效利用资源建立了一种新的应用模式。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特色资源,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既是网络时代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也是网络环境下彰显地位、谋求发展的需要。

鲁迅美术学院自东北美专时期开始,即以教学实践需要为目的,有计划地收藏中国书画作品、中国古代文物、中国古代碑帖、画像石拓片及线装古籍等实物资料。这种收藏活动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大规模收购以及后来其他渠道的不断积累,至今已蔚为大观,成为学院的珍贵藏品,也成为图书馆为学院教学、科研服务的特色资源。2004年,鲁美图书馆即开始研发“鲁美特藏数据库”,但由于技术不成熟而失败。当前,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科技力量足以支撑我们再建数据库。自2010年开始,此数据库再次筹建,至2016年经过运行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可以通过鲁迅美术学院官方网站(http://www.lumei.edu.cn/)进入图书馆页面,在自建特色数据库专栏中实现点击访问,也可以通过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lxmsxysyxqtsg.superlib.libsou.com/)或鲁迅美术学院特色库网站(http://lxmsxytsk.lib.libsou.com/)直接进入访问。具体见图1、图2.

图1 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页面

图2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读者进入页面

为了深入研究和探索该数据库的应用模式,最大限度实现该特色数据库的价值,笔者于2016年以“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特藏数据库”(现更为“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为题向辽宁省高校图工委申报了科研项目,同年得到辽宁省教育厅的批准。

1 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的意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图书馆越来越重视特色馆藏资源优势的挖掘,很多图书馆将文献数字化和拥有版权的电子资源结合起来,建设具有权威性、可用性的专题特色数据库,并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存储技术,逐步发布展示馆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教育、教学、科研、创作、创造的能力,高校图书馆以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为职能,同时也是本校师生教学、科研成果的收集、存储、利用中心。前者以多方采集各种文献资料,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资源保障为目的,后者以本校自身资源为搜集、汇聚目标,为本校做校史、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资源积累。因此图书馆以此为建设目标,将会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具有连续性、再生性的数据库资源。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以本院所藏珍贵的书画、文物等艺术类实物资源为建设内容,以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为手段,以特色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其建设意义在于将原有的静态资源动态化,是对现有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管理。它将满足读者远距离的普通阅览诉求,实现特藏资源的公开、共享,从而解决只藏不用的矛盾,保证更方便、快捷、准确地提供文献信息及线索,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文献保障。这是资源利用、活用的开始,同时也是资源管理工作数字化的开始。通过开发数据库,首先实现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同时将图书馆资源以新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补充并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有效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特色化、个性化。我们从特藏品的建设、管理、利用开始研究,并以此为模板,希望逐步扩展到美术院校其他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上,力图将美术院校的资源特色凸现出来,使之成为图书馆开发自建数据库、为用户服务的重点。同时,推而广之,进一步对美术院校所涵盖的特色资源之内涵和外延加以整体研究和分析,为以后建设更多种类的自建数据库打下基础。

从“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本身的内容来说,特藏品以档案的形式作为基本数据公开,将会给读者一个客观、全面了解特藏的渠道,在此基础上不仅可以深入开展其他内容的资源整合工作,也可以将特藏品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进一步的学术研究。

2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的建设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是以本院收藏的特色实物藏品为建设内容,以实现数字化管理和虚拟状态数字化阅览为目标的特色数据库。其研发分为两部分,一是数据库软件工程的研发设计,二是以特藏为内容的数据建设。

2.1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的软件建设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是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它采取B/S模式的设计理念,根据图书馆对系统应用的特点以及系统建设内容为设计目标,在具体分析了数据本身所具有的可利用特点和多层用户的心理需求之后,以java编程语言为设计语言,应用Mysql数据库、工厂模式、网站前台技术、JavaScript、AJAX等技术,开发出易于使用的信息加工发布平台和客户端应用数据库,使之成为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管理和检索服务功能并存的数据库系统。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软件模式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以浏览器作为客户端,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其最终成果具有灵活性、专业性和动态可变性,可以实现备份、倒排表、生成报表,以及随时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新增、截取、更新、删除、共享等实际操作,并可以分类或关键词进行查询。此系统运行稳定性好、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开发成本低,设计的框架符合目标用户的需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升级等方面操作相对简单,只针对服务器即可。2010年图书馆在学院的支持下,开始研发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同时为配合软件的运行,购置与之相配的服务器一台,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软件进行维护,从而开启了“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序幕。

2.2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的数据建设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在以往所完成的大量基础工作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的项目。自1997年开始,本馆决定以博物馆的藏品管理方式对每一件藏品实施建档,通过鉴定、考证、采集、编辑、类分、著录等程序将特藏品逐件建档,共建立纸质档案近四千册,这些工作是我们建设“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特藏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是一种对于藏品长期的、反复考证的数据采集过程,经过了这个过程,才有数据库中的准确数据。

数据库的数据建设内容包括中国历代书画作品、中国历代文物藏品、中国现代油画作品、中国古代碑帖、画像石拓片等,著录内容以每一件藏品的基本信息为主,包括藏品的登记号、名称、时代、作者、数量、规格、来源、形状描述、流传经历、鉴定意见、修复、出版记录、图像信息等,并设置“登记号、名称、时代、作者、分类、鉴藏印记、关键词”等检索条件。2011年图书馆开始将所有信息经过数字化分析分项录入数据库形成数据,至2013年基本完成“中国书法绘画藏品”部分的文字数据、图像数据的采集、著录、修改、校对工作,并实现校园局域网范围内开放试运行。2014年完成了“中国古代碑帖、画像石拓片”部分和民俗类藏品的文字数据、图像数据的采集、著录工作。2015年至2016年鲁迅美术学院参加了辽宁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些特藏作为普查内容全部著录其中,并根据在普查过程中经过专家的认定重新校订了所有信息,使数据库的著录更加准确。2017年完成了“中国古代文物藏品”部分的文字数据、图像数据的采集、著录、修改、校对工作。同时,重新设计、更换了数据库的页面,进一步修改、完善数据库的软件系统,达到全部开放的标准,基本实现将资源由静态管理实现动态化利用。

图3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读者查询页面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旨在打造一个具有鲁美特色的开放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力图实现特色藏品的信息公开和虚拟化利用。对用户而言,其前台具有对鲁迅美术学院所藏书画、文物、油画、拓片等4000多种珍贵资源的电子档案的访问、阅读、阅览、下载等功能(见图3),其后台具有管理员对5000多种特色资源的数字化科学管理以及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新增、截取、更新、删除等不断完善的知识管理和为用户实现多种应用服务的功能(见图4)。因此,它是一个管理、服务功能并行的数据库。数据库根据藏品的特殊性以档案的形式设计阅读、阅览版面,基础信息分类清晰,原始信息真实明确,图片与文字信息相辅相成,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它的性质定位于开放的、可以继续增加藏品、可以继续补充内容的系统,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数据库将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开放系统。

图4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管理者数据著录工作页面

3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的应用模式

“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以自我开发、自我建设的模式实现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开放应用,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这是一个常见的发展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的行为模式,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其给图书馆带来的冲击就是读者对于物理读书空间的逐渐舍弃,互联网阅读渐渐取代了图书馆阅读。图书馆一直是知识的建设、管理与服务中心,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该是数据网络的一个节点。在新的需求环境下,图书馆不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和保存场所,而是文本资源数据化,形成可深度挖掘、开发、利用的资源中心。而且现代的社会环境已经从科学技术上提供了一切资源共享的手段,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是身居“深巷”,也会人所共识,关键是要有吸引人的“酒香”。所以,“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带给我们的多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3.1 自建数据库的应用模式带来图书馆服务的变化

首先,“鲁迅美术学院特藏品档案数据库”以开放的姿态将自我拥有的独特资源,不再束之高阁,或远离读者,而是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藏用并重,充分发挥藏品的特殊价值,实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这是服务理念的进步。

其次,它带来了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根本变化。从读者角度来说,目前它具有网上阅览、复制功能,将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网上博物馆,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第三,其提供了图文并茂的阅读形式、阅览体验。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数据库均以图片资源作为主要特色,忽视文字在图片阅览中的功能。本数据库是以藏品档案的编辑为基础,多方位展示、记录了藏品自身所拥有的信息。以一件书画作品为例,我们不仅解读画面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如画面描述、款识题记、印鉴等内容,还深入揭示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及作品的出版、专家鉴定意见等信息,使读者在浏览的过程中,有学习、有思考、有判断,形成互相交流的局面。

第四,此系统强调特殊藏品资源的数字化,也完成了数字化管理特藏的模式,从管理角度来说它具有备份、导出、电子档案管理等功能,更具有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的能力。

3.2 自建数据库应用带给图书馆的思考

首先,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工作的核心。自建数据库对于现代图书馆来说,应该是提高工作质量、深化服务内容的一个契机, 对于未来的图书馆而言应该是与用户所需要的服务内容、服务层次、服务水平相称的。但笔者认为,自建数据库并不仅仅限于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可以是各种专题内容的数据库开发,尤其是在高校的范围内。高校由于专业性比较强,其用户往往是比较特定和稳定的群体,图书馆以此为切入点,开发符合师生需求的自建数据库应该是可行的。以美术学院为例,可以考虑以专业类别、画家作品、画派为专题,也可以以“素描”“色彩”“人物”“风景”“静物”“山水”、“花鸟”“书法”“写意”“工笔”等关键词为专题,将图书馆现有的资源深入整理挖掘,形成图文并茂的数据化存储模式,并以数据库的方式提供检索利用,以满足不同层面的用户需求。鲁迅美术学院开发自建的“鲁美四老数据库”即是此种。而在其他高校中,这种开发理念、模式同样适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做不同的改变。

其次,开发专题数据库是图书馆工作专业性的体现。图书馆原有的资源建设是以图书为载体的,只有当文本资源数据化时,才能实现现代图书馆服务所具有的网上检索、文献快速传递、数据分析等功能。图书馆虽然可以将成熟的电子资源的建设作为重点,但自建数据库既是图书馆自有资源实现动态应用的一个有效途径,也可以彰显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特点,尤其是高校图书馆面对的专业性用户(教师和学生),其需求偏向于知识服务,因此很多图书馆虽然实现了以整部书为建设目标的数字化,但这并未能满足师生所期望的深层次服务要求,图书馆的专业性也仅只体现在服务的表面。笔者认为,在现代科技环境下图书馆的专业性应体现在文献信息资源的体系化建设方面,在深度整合、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开发建设数据库资源,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科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深化服务,图书馆应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文献数据化、服务信息化、知识化以及各种交流互动,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将有利于图书馆资源的深层次利用,进而构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

4 结语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藏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越来越成为图书馆突出自身特点、发挥馆藏优势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国内外学者日益重视对这部分特殊藏品的研究,注重分析探讨它的工作理念和内涵,以及它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变化。美术院校拥有丰富的特藏资源,因专业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区别于普通图书馆特藏的内涵及外延。“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特藏数据库”针对本院特藏而设计,目前其主要应用人群是本院师生,在开发、设计、建设、试运行的过程中,一直以为本学院教学科研服务为预期目标,目前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中国绘画系、美术史论系、文化传播与管理系、艺术文化研究中心、《美苑》编辑部等部门应用广泛,受众达4000人左右。该数据库系统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通过该系统的开发使馆藏信息资源得以充分挖掘,使分散杂乱的特藏资源得以系统化、有序化整理和深层次加工,使静态资源“活”起来,重新体现利用的价值。在互联网+时代,该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应用范围绝不能局限于本校师生,应面向更加广泛的网络用户开放,实现特色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实现特色信息资源的价值,应该成为我们数据库建设者和管理者致力追求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鲁迅美术学院藏品数据库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鲁迅美术学院手绘作品选登
鲁迅美术学院 任宪玉 绘画作品选登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