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方高校管理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8-02-21张文健凌莉

科技视界 2018年33期
关键词:本科生应用型人才

张文健 凌莉

【摘 要】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类型的专业也有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本课题针对地方性高等院校的实际,认为地方大学的区域特征要求其应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并对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实现的基本途径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关键词】地方高校;管理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3-009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3.043

【Abstract】Different types of universities should cultivate different types of talent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specialties also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specifications. In view of the reality of local universitie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universities require they should mainly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And then the subject group makes a thorough study on what to do and how to do in cultivating the applied talents in management majors, in the hope of 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better.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y managemnt; Undergraduate management majors; Applied talents

1 地方高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的,二者只是类型的差异,不是层次的差异。前者强调应用性知识,后者强调理论性知识;前者强调技术应用,后者强调科学研究;前者强调专精实用,后者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事实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还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有技术、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很多最终的效益往往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而不全是在实验室里产生的;很多产品的质量问题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技术水平问题。所以,应用型人才不应是低层次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也不应是低层次的教育。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今天,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焦点,由于自身办学资源的限制,地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与部属高校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许多毕业生不得不在基层组织就业,处在生产、服务的第一线。与此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和事业单位需要能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希望在很短时间内充分发挥人才效益。这些都对地方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两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地方高校也是如此。由于缺乏对人才培养的系统思考,导致人才定位不合理。当前许多地方高校仍然没有脱离传统高等教育的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高大上”,如定位为高级复合型的人才、一流的大学一流的人才等等。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多大区别,从而导致各类毕业生共性趋同、特色优势不足、人才培养类型单一。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地方高校应考虑如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一方面, 地方大学与地方的联合,需要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自身办学资源的限制,地方大学必须通过与政府、企业、团体、民众的交流与合作等手段,吸引和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办学条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地方大学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考虑地方的实际需要,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实用的人才。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学生主要来自本地区,毕业后也主要就业于本区域。学生的素质如何,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地方大学的区域性特征要求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许多用人单位负责人提出当前大学毕业生没有实际应用能力,进入用人单位后不能马上上岗,对高校的培养模式提出质疑,甚至认为本科生四年所学基本无用,不少人认为所谓应用型人才应该毕业后即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侧重于技能和素质,认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对知识的要求却很低,甚至认为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无用。其实,大学教育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前者是提高综合素质、训练思维能力、扩展眼界的地方,后者才是专门培训一个岗位具体的从业技能的地方。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历史学双博士凯瑟說:“大学教育给你的东西远远超过一个岗位的从业技能,所以不要只是为了想找工作而选专业。” 麦克利兰提出的冰山理论认为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是他的潜能,即水面以下的难以测量的部分,而知识恰恰是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厚重的知识积累,学生将来在工作中才可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有可能创新、创业。就管理类本科专业来说,笔者认为管理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应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统一。在知识上,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广度,即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深度,要从 “够用”和“实用”的要求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的要求转变。

2 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措施

2.1 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做好实践教学,而这也正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在课程安排上普遍存在以下缺陷:(1)课程体系设计前没有经过市场调研,仍承袭以往旧的体系,或者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2)应用型课程比重较低。当前课程的开设主要偏重理论课程,并且对于一些当前用人单位所需的课程没有开设。特别是缺乏应用型课程。另外许多应用型课程仍然是讲授理论知识,没有开设实验课,或者实验课明显太少。

地方高校应适当缩减理论课时,增加实训、实践课时,优化和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建立课程实验、课程见习、野外实习、专业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多位一体的学生实践实训工作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案设计、实施指导和结果验收或评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2 丰富教学方法和多样化考核方式

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是教师应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的整体化和综合化运用,同时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方法体系,如此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效率和积极性。目前各大高校都在提倡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教师本身对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却不太热心,究其原因在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需要事前充分的准备,而这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缺少课堂驾驭能力很可能招致学生的反感。因此,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往往敷衍行事,一般仅限于在案例教学方面做一些工作,根本谈不上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对于考核方式,目前考核方式由学校规定,教师无权决定考核方式,所以许多高校所谓的考核方式改革也是空谈。

面对这种情况,地方高校应反思目前的管理制度是否科学,从机制入手,适当放权,并有效激发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热情。

2.3 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对于管理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当前教师本身素质值得怀疑,连续几年的扩招,使得许多地方高校严重缺乏教师,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68:1。而2013年这一数字是17.53:1,2012年的数据是17.52:1,2011年是17.42:1,2010年是17.33:1,2009年则是17.27:1。很显然,近几年来,普通高校的生师比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许多学校大量引入年轻教师,这些教师相当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既缺乏教学经验,也缺乏实践经验和经历,远远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当务之急需要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地方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来打造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例如制定双师型教师培育计划,引入地方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活动等。

2.4 积极探索校地合作育人模式

首先,地方高校可通过吸收地方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科学地确定地方性大学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要的人才。

其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通过与实习单位沟通,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对毕业生的看法并作为培养方案的修订依据之一。

再次,鼓励在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到专业相关单位勤工俭学,既使学生拓宽眼界,培养应用能力,同时也可缓解地方企事业单位用人紧张的局面。

此外,还可采取企业在高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的形式与当地企业合作育人,既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贫困大学生也能减轻经济压力。

2.5 通过学科竞赛提升实践能力

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学生可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增强应用能力。目前管理类学科竞赛很多,国家级竞赛就有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10余项,省级竞赛亦多种多样,地方高校应积极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纳入培养计划。而且,地方高校应联合当地企业共同举办学科竞赛,以赛促学,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6 产学研合作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有的人认为做科研是研究生做到事情,本科生主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还不应涉及科研问题。事实上本科生进老师的科研团队做科研,这在国外大学很普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报道了悉尼大学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工程量子系统研究中心主任David Reilly教授谈本科生做科研的利弊。他说:“让本科生加入科研迫使我解釋并阐明我在做什么——每次我这样做,我都会学到一些东西。”他认为高级研究人员经常这样做尤其是必要的。国外越来越多的大学正在让科研成为本科生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伦敦大学学院2014年声称,它的所有本科生将有机会参与老师们的研究,并将此作为其2016-2021教育战略的一部分。悉尼大学将扩大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规模,从2018年秋开始,它将提供一种新的四年制高级研究学士学位,其中最后一年将主要修“高级课程”和专注于现实世界、产业和学术研究挑战的跨学科项目,这意味着更多的本科生将与科研人员一起工作。

猜你喜欢

本科生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