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教养方式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8-02-21和静白婧

科技视界 2018年33期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民办高校心理健康

和静 白婧

【摘 要】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其次是抑郁和偏执;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其心理健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父亲的严厉惩罚、父母的拒绝否认、母亲的过度干涉保护对其心理健康有更显著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民办高校;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78;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3-007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3.034

【Abstract】Study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in private medical colleges.And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mental healt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anxiety, followed by depression and paranoia; fathers emotional warmth understanding has a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e severe punishment of the father, the denial of the parents, and the excessive interference of the mother have a mor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Key words】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Private colleges; Mental health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采取的手段和方式方法[1]。本文以民办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山东协和学院随机抽取10个班,434名学生作为受试对象。量表、问卷有效回收402份,有效回收率93%。

1.2 研究工具

采用心理测验量表-SCL90和中文版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前者采用5级评分制,依次为正常、轻度、中度、较重、严重。后者采用3级评分制,分数越高代表越严重。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研究表明,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看,学生57.2%处于正常,36.3%轻度异常,6.5%中度异常,未发现较严重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具体来讲,学生60.6%有人际关系敏感,其中11.1%有轻度以上的问题;60.5%有抑郁;61.11%有焦虑,其中13.1%有轻度以上的问题;53.9%有偏执。综上,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其次是抑郁和偏执。

2.2 父母教养方式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2.2.1 父亲教养方式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等级相关

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极显著负相关,除偏爱外与其他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具体讲,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呈极显著负相关;父亲严厉惩罚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父亲过分干涉与抑郁、焦虑,父亲拒绝否认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父亲过度保护与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它们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2.2.2 母亲教养方式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等级相关

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极显著负相关,除偏爱外与其他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具体讲,母亲情感温暖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呈极显著负相关;母亲过度干涉保护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母亲拒绝否认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母亲严厉惩罚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它们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3 讨论

3.1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研究表明,多数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处于正常水平,但仍有42.8%的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其次是抑郁和偏执。在生活方面,需独自处理舍友、同学、师生等关系,再加之同学间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不同易有矛盾,再者90后多为独生子,住宿生活可会有偏执行为。在学习方面,没有考上理想大学,与父母期望有偏差,有一定的学习压力;民办高校就业前景的压力;继续深造的压力等。

3.2 父母教养方式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尤其是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一般而言,家庭中母亲主要承担子女的饮食起居,父亲主要承担家庭的经济来源。由此,母亲与子女相处的时间较长,温柔善良的母爱营造了温暖和谐的家庭生长环境,这对子女身心成长都有莫大的好处。而随子女长大,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多,生活不仅有吃喝拉撒,还有工作学习,那么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可能会被轻视或忽略,而父亲作为工作上的榜样,子女在面對学习上的压力和困难时候,可能更希望得到父亲鼓励、理解和支持。

父母(尤其是父亲)的严厉惩罚对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受惩罚者会有威胁的阴影,他们会以同样的方式去攻击他人[2]。母亲的惩罚多以说教为主,同时要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时间的相处会化解严厉惩罚带来的心理问题。而父亲带有一定的威严,有不可侵犯性,子女在一定程度上被动接收惩罚,没有解释诉说的机会,对子女心理健康影响比较大。

父母的拒绝否认对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父母的拒绝否认是对子女行为等各方面的不肯定,易使子女产生不安全感、自卑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失落、畏首畏尾。带着这样的心理状态去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产生恶性循环。这一点,与汪小凡研究一致[3]。

父母(尤其是母亲)的过度干涉保护对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父母过度干涉保护可影响子女个人能力、抗压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母亲心中子女永远是孩子,不相信或不愿子女的能力,以防自己有“孩长大不由娘”的挫败感,从而有过度干涉保护的行为。父亲是家庭的权威,是子女崇拜的对象,他的过度干涉保护往往被子女所接受的。

由于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未发现父母偏爱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耿丽.论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8,23:293.

[2]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汪小凡.高职新生父母教养方式、安全感和人际适应的关系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8.20(4):1-5.

猜你喜欢

父母教养方式民办高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问题行为: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
学前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