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2018-02-21焦文彬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3期
关键词:媒介岗位融合

焦文彬

(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区新闻中心)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与资讯获取方式,也在时代发展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传媒,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尤其是重要的编辑岗位,应以时代气息为走向,对自身岗位进行重新定位,通过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使岗位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产生更好的适应力,整合手中资源的同时提高竞争力。

1 电视编辑角色定位的转型内容

媒介融合是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电视编辑岗位的转变最为明显,必须在明确岗位定位的基础上,尽可能改善发展过程中的时代适应性条件。传统工作模式下,往往将电视编辑定义为电视节目的后期处理。然而,在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电视编辑不仅要适应新闻素材的采集与整理,参加更多的户外采访活动,还要熟悉整体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通过全程化管控,保证节目制作质量。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电视编辑也走到了台前,通过真人秀活动或是节目效果需要,参与到电视节目录制中。所以,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环境中,电视编辑工作应更加强调多样性,通过整体能力的提升,顺应岗位节目发展需要。

另外,从竞争角度出发,电视媒体的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不同电视平台的收视率,更多的是基于全媒体环境,同网络、新媒体等内容的竞争[1]。由此,电视编辑工作定位,必须以此发展特性为引导,将电视传媒的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方式的特征表现和运行思路相结合,从而增强发展动力。例如,在岗位工作中,电视编辑可以通过网络化互动形式,增加电视媒体内容,并以全新的视角对新闻内容结构进行调整,使其添加更多网络化功能与特征。深刻领会传统电视传媒工作核心的同时,尽可能丰富内容与形式,以媒介融合的行业视角,处理并优化当前电视行业中的客观问题,完成新闻资源的合理化调配与统筹。同时,在成长属性上,必须不断强化自身思想认识,通过系统性的知识内容武装自己,使电视媒体以更加饱满的姿态,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提高电视编辑在媒介融合中的适应性。

2 电视编辑功能拓展方向

2.1 创新概念与思想,丰富发展思路

电视编辑角色定位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定位的转变,这也直接导致其概念与思想内容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整体行业与岗位宏观角度出发,为工作思想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电视编辑在功能与内容上的不断发展,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动力。

电视编辑岗位思想与概念的变化,必须建立在自设固有的指导思想下,通过对时代先进思想内容的总结与学习,在结合岗位发展经验的同时,形成新的理解,并表现出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由此,必须将媒介融合思想作为顺应发展潮流的关键,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新媒体的发展,是社会信息传播形式的发展,在核心价值理念上受到了运行模式的影响,表现出新的发展状态。尤其在电视新闻媒体中,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加,电视编辑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条件,必须通过分析受众心理,更深刻地掌握受众思想脉搏,从而更精确地掌握市场需求内容变化,使经过电视编辑精心策划的电视节目满足受众需求。通过概念与思想内容的集中整合,展现出强大的指导作用,并在多种思想内容的影响下,产生更丰富的执行内容,真正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应用于实践。

2.2 立足新时代环境,拓展编辑内容

媒介融合是在时代技术条件与市场竞争机制催动下产生的。当前的媒体环境,得到多类型媒介平台的一致认同。媒介融合中,对工作方法提出了明确且清晰的要求,必须在强调客观发展规律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传统媒体的核心优势,通过电视编辑在内容创设上的拓展,可以将编辑方案中的内容,抓变为一种相对简单化的状态,从编辑内容采集到资料整理,再到节目内容构建,最后在完成节目后期处理后,形成完整编辑内容的拓展,从而在整体流程与内容上,完成编辑工作的优化与创新。

同时,由于媒介融合理念的介入,使电视新闻传播在内容上保持了更明显的特色化优势,随着电视传媒编辑内容的丰富,使电视媒体与其他新闻媒介之间的关联性变得更加密切,在展开竞争的同时,也表现出更加明显的融合态势。

例如,在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介的不断竞争中,可以使电视媒介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也可明确总结自己在发展与转型过程中的核心优势。另外,在不断深化的互动性活动中,可以降低市场活动中竞争行为带来的负面效果,从编辑内容与质量入手,不断实现自身发展的改良与升级管理内容[3]。

2.3 利用信息化技术,打造编辑平台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更多的表现出平台化的特征,编辑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应顺应这种时代性变化,在不断优化自身思想的同时,表现出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水平。以此,受众在打开电视机读取传媒信息内容时,才不会产生时空错位感,并更容易接受媒体信息中所传递的价值观。

所以,作为电视传媒编辑人员,必须在进行工作实务创新的过程中,重点关注新媒体平台,在吸收经验内容的同时,发挥优势,将新形势的传媒资讯与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性地增加电视新闻传媒内容的丰富性,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内容的多样化,改变传统工作方式,解决执行内容中的单一化问题[4]。而充分认识电视平台中的单一性条件,也是保持电视受众人群市场持有量的基础。

例如,在新媒体环境中,作为移动通信设备的手机,其普及程度已经达到了绝对高度,并在资讯形式上,由于多种程序软件的研发与应用,视频、新闻、直播等多种APP程序已经在手机终端站稳了脚,并在提升应用条件上,成为新的媒体空间,承载着传统媒体平台的功能,不断挤压电视平台的受众空间与资讯时间占有率。因此,对于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电视编辑必须加以利用,在实现平台空间拓展的同时,真正将新媒体的发展思路经由媒介融合的方式,统一到电视编辑工作中,实现自身传媒内容在新环境中的再生与发展,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平台利用率和发展多样性。同样,在传统电视媒体平台中,也要重点发挥媒体互动性作用,将新平台内容融入到现有环境中,通过融媒体的互动方式,实现多平台互动,强调新媒体工具的实用价值,为电视行业营造出新的发展空间。

2.4 发挥文化导向性,优化编辑语言

编辑语言是电视编辑岗位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必须在保持工作内容持续创新的同时,对语言组织形式进行调整,在保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适应受众思维模式与欣赏方式的变化。电视编辑的岗位发展中,职业化特征固然重要,但在时代环境下的工作创新,也是基本业务能力的表现。

媒介融合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想革新与文化发展的历程,由于传播方式发生转变,势必会在思考模式与行为习惯上产生变化,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视编辑语言的内容造成影响[5]。当零散信息内容成为资讯主体后,简洁化、概括性的语言势必会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电视编辑在进行新闻素材采集与整理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文字处理能力,将破碎化、冗长性的材料归结为言简意赅的信息,通过平台将其展示在公众面前。甚至在特定事件或节目中,新闻语言不仅停留在文字语言的范围内,通过诸如环境、氛围烘托等表现手法,可以达到传递信息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的内容。总之,编辑话语权与广义话语权,在不断冲击与融合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必须在语言使用上保证严密的逻辑性。

3 电视编辑综合发展趋势

新媒体环境中,传媒受众的整体总数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媒介渠道与方式的增加,使受众获取资讯的频率逐渐增加。因此,电视传媒的发展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在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中,通过媒介融合提升编辑工作竞争力。但是,必须注意到,当前的媒体环境中,很多媒体人或平台为博得关注度与曝光率,不惜降低节目内容质量,导致断章取义、恶意改编、“标题党”等形式的媒体内容愈演愈烈。

所以,电视媒体编辑在发展中,必须正确认知新资讯环境内的技术优势与发展劣势,在进行传媒方式优化的同时,秉承自身真实性原则,发挥舆论导向性作用时,在内容上传播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将道德文化素养作为电视编辑长期健康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用新媒体知识武装自己,在媒介融合的方法下,提高文化影响力,强化IP竞争优势,在优化节目质量、增加点击流量的过程中,形成牢固的品牌概念,使自身传媒价值焕发活力。

4 结语

媒介融合是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必然发展方向,对此,作为大众传媒核心的电视媒体编辑,应清晰理解并适应这一趋势。在进行自我岗位定位工作中,务必要强化理论创新与再生,通过明确定位,制定合理发展思路,在对编辑内容、编辑平台、编辑语言地优化与调整中,加强对于媒介融合的适应性,并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与转型,为实现工作全面升级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媒介岗位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