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一出好戏》中的人性进化
2018-02-21刘圆圆
刘圆圆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2018年暑期我们迎来了一部能够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电影《一出好戏》。为何说它能够载入史册,因为它满足市场最急切的需求,迎合中国国情,满足观众对艺术的追求。《一出好戏》是由新人导演黄渤执导,由黄渤、张艺兴、舒淇、王宝强、于和伟、王迅联袂主演的喜剧片。作为一名新人导演,黄渤是充满智慧的,既想要传递出特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又把矛头指向人性,勾画出一幅众生浮世绘,有许多的隐喻和值得深思的点。同时,还构建了一个大的社会体系变迁的框架。黄渤成功的将三者融合在一起,给观众呈现出了“一出好戏”。作为一个新人导演,黄渤并没有让观众失望,《一出好戏》也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1 电影中构建的社会体系
影片是以灾难片的形式开场,当船遇到险情后,大家流落荒岛,不知外面的世界,这也就是说明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这也是为一个新社会的诞生做了铺垫。电影中对社会文明的演进描绘得十分具体,俨然是一部小型的“社会进化论”。
首先建立规则的就是王宝强饰演的司机小王。小王拥有部队经历,野外生存技能强,在众人流落荒岛的时候,他第一时间给大家找到了可以寄居的山洞和淡水资源。于是,他被众人推崇为领导者,甚至最后他的称号由小王直接变成了“王”。而且,小王自己也说自己在动物园养过猴,认为养活猴跟养活人一样,干活就给吃的,十分简单。这就是隐喻着原始社会生存状态,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找到的物资有限,只能够维持人们生存的需要。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他们建立起了按劳分配的分配规则,按照每个人带回来的物资来给众人分配,出去没带回东西的就没饭吃,还会受到小王毒打,这就更加巩固了“王”的管理地位,他能管理大家的原因靠的就是给大家带来食物和住的地方,管理的工具就是武力,这就有点奴隶规则的感觉。
其次建立规则的是于和伟饰演的张总。张总原是现实世界的老板,在灾难过后他的权力也没有施展的空间,没有人再服从他的命令,一贯站在顶端的他突然跌落云端,其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但资本家就是资本家,运气使然他发现了翻船作为基地,通过自己的计谋,带领着一小队人脱离了小王的暴力管理,巧妙提出用两幅扑克牌当作货币开展交易,重新建立了领导地位。他能管理大家的原因是找到了更好的生存环境,除了必备的食物,还有一些更高级的东西。这个社会已经开始进步到可以使用工具——渔网,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家不用在为温饱发愁。张总的管理工具是纸牌,相当于货币规则,这样就形成商品的流动,大家各取所需。张总作为管理者,比小王更注意加强对大家思想上的指引,同时通过纸牌规则,剥削下层劳动人民。电影中有一个镜头使人印象十分深刻,在搁浅的货轮上,张总等领导们坐在上层喝红酒、抽雪茄,而在他们的脚下,一群员工正在忙碌着洗衣、收网、烤鱼……一个阶级分化的“小社会”就这样出现了。
最后建立规则的是黄渤饰演的马进。马进在现实世界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恰逢他收到中奖信息之时流落荒岛,他比所有人都更想离开这个岛屿,但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希望最终落空,在兑奖截止的最后一天,戏剧性地下了一场鱼雨,为他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为他收购岛上的不可再生资源提供了条件,同时他利用小兴的专业优势为大家提供了光明,给大家一个希望。他能管理大家的原因是,给大家统一思想,给大家一个思想上的希望。并且,张艺兴运用了电的技术,使社会更加进步,并把这种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赚取更多财富。但是这种思想上的管理就是必须让大家活在唱歌跳舞的虚幻中,不能出现小王这样说真话的人,因为他的话会彻底动摇黄渤和张艺兴的管理,会摧毁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和谐的乌托邦社会。
《一出好戏》是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浓缩版本。当金钱成为无效的符号、通讯工具变成砖头一块,这是文明转化为原始的阶段,王宝强从“小王”到“王”,他以驯猴的方式治理同伴,靠坐在北极熊皮上发号施令,靠体力与拳头生存,正是人类社会从野蛮到封建社会建立的缩影。被抛到野外生存的众人,如同迷途羔羊,对大自然敬畏、恐惧使他们团结在小王的身边,恐惧成为“王”存在的基础。不甘心的张总找到一处大船残骸,在这里有文明的“遗产”:现代社会里的红酒、雪茄、洗澡水、毛巾、大型渔网和重新发行通行货币:扑克牌。当人群抵达,使用打火机的同伴先于燧木取火的人一步点燃火光。张总资本家式洗脑显然是资本社会的运作模式,以虚假的承诺营造出希望的假象,进一步剥削劳动力。所谓的规则是由既得利益的领导者来制定的,“我说了算”。此时,仍寄希望于逃出岛外的马进再次与上船晋升上层阶层的机会失之交臂。直到他那本夹着彩票的成功学书籍《靠自己成功》,在苦耗无效的九十天倒计时中一页页撕掉。终于他在最深的失望里,接受了“老天”的补偿:一场鱼雨。于是,想要打造一个“空想社会”,真正大同和团结的乌托邦,他用电力、灯光、手机中的亲人影像再次确立了新秩序,这是一个文明更先进的投影。
“《一出好戏》对于社会的形成进行了简约刻画。从争王争霸,到物物交换与钱币出现,从一人独裁到少数服从多数,《一出好戏》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这个标准答案的可贵之处在于,以前极少有国产电影讲述这方面的故事,这让《一出好戏》拥有了深度,对普通观众而言也不乏启迪意义。成千上万年以来,社会的形成、变化无非如此。看懂了社会,也就了解了如何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
2 电影中人性的转变
有网友评价《一出好戏》“这不单是一部喜剧,更是一部人性大片,是艺术电影。”在短短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导演将人性的丑恶与美好都一一作了展示,特别是对于人物性格的转变刻画得十分深入人心。
在电影一开始,小王的自我介绍就是“大家好!我是司机小王,大家就叫我小王吧。”众人一阵哄笑,随后流落荒岛,人们推举小王做领头人时小王还十分谦虚地拒绝,然而,随着小王权力的提升,欲望开始不断膨胀,在享受到权力带来的好处之后,就出现了以他为核心的利益集团,他们强迫其他人劳动,而自己坐享其成,并开始使用暴力手段对待反抗者。小王也从一个给他们生存希望的人变成了一个“暴君”,随意鞭笞他的臣民,逐渐一些不满他管理的人最终脱离了他的队伍。小王最开始展现的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暴君”形象。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最后发现轮船时,司机小王第一反应就是要通知大家,带大家一起离开这里,这就说明在小王的内心里还是希望带大家活下去。
于和伟在剧中扮演“资本主义社会”无情资本家的角色,他的出场便是对着手机里的女儿说“叫爸爸”,他爱他的女儿,爱他的家庭,这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当他老总的地位被推翻以后,他也没有屈服于司机小王的暴力管理。后来,他利用谎言欺骗马进,带着马进等一群人脱离了司机小王的管理,给了马进一个能离开孤岛的希望,让马进为他打工,在马进发现他的谎言后找他对峙时他却翻脸不认人,让手下的人殴打驱赶马进和小兴,塑造了一种“吸血鬼”的人物形象,但是这样一个角色,在面对小兴威胁要删掉他手机里女儿唱歌的视频时,不惜跪地求饶,写下资产转让信给小兴,这样的角色反差,塑造得非常到位,让观众看到了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
张艺兴饰演的小兴从一开始就是马进的小跟班,一切以马进唯首是瞻,马进是他的哥,但在马进中奖后隐瞒小兴并执意带他出海并差点遇险以后,小兴就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小兴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在天上突降鱼雨之后,他告诉马进“他们狠,我们要比他们更狠”,让我们不禁感叹温顺的小绵羊最终还是变成了吃人的大灰狼。还有一个镜头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在小兴和马进知道外面的世界没有毁灭之后,小兴知道自己再也维持不了管理者的角色,一旦回到现实世界,他还是一无所有。于是,他污蔑同时看到轮船的司机小王疯了,之后小兴又逼着张总写下财产转让书,张艺兴对人物的诠释也十分到位,将人物迫切想要成功的情绪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黄渤饰演的马进在现实社会中就是个失败者,怀着一夜暴富的心不断买彩票,但当他终于彩票中奖之后却流落荒岛,他在岛上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当他终于在岛上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之后却发现外面的世界没有毁灭。所以,当马进发现了有船经过荒岛时,他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不想再回到现实世界做一个失败者,于是他极力隐瞒真相,并和表弟小兴串谋起来诬蔑同样看到船的小王是“疯子”。全片最讽刺的一段情节就这样出现了,谎言成为众人相信的现实,而说真话的小王则被当成了“疯子”。导演在这里又用了一个极具寓意的镜头,在众人围堵追捕“发疯”的小王时,镜头是颠倒过来的,隐喻着谎言代替了真话,真实已被虚假颠覆。在马进和小兴两位意见领袖的谎话中,幸存者们陷入了集体无意识的狂欢,他们继续在虚假的谎言中度日。然而,当马进暗恋多年的心上人珊珊向他求婚时,他终于醒悟过来,他说“假的,假的,一切都是假的。”事实上,他是在表达他的成功是假的,外面的世界毁灭也是假的,小王疯了也是假的。当周围所有人都说假是真的时候,那么连当事人自己都会迷茫,就像小王说的“我说我怎么就疯了呢?”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马进的理智最终战胜了欲望,带领着岛上众人回到了现实世界。
3 电影外的戏剧人生
有人说《一出好戏》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社会寓言故事,中间穿插着魔幻现实主义设置。但黄渤导演却巧妙地利用这个题材为观众呈现了一出人性实验,是物竞天择的社会缩影,是人性和兽性转换的戏剧,被自然赋能后一步步把社会关系进阶,隐喻人类进化史。人类需求的最终变化,是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马进和小兴在拥有物质资源“鱼”的基础上,换取了大家的各种物资,没电的手机、Ipad等,又拥有可以提供精神需求的稀有资源——电,从而成为了新的制定规则的人。有了电之后,大家可以得到音乐、电影等娱乐方式,满足精神需求,甚至可以观看手机中亲人的视频、照片等,从而得到精神需求的慰寄。由此,击败了原有规则的制定者张总,建立起新的规则。荒岛所发生的一切,都向观众展示了阶级的形成,以及阶级中不同人群的现状。什么人是规则的制定者,什么是制定者维护的假象,说真话的人被标签是疯子……“人生这幕剧,充满了荒诞,在别人眼中的剧集,就如同电影中一直静观天气与人类‘风云突变’的蜥蜴一样,再热闹也与己无关,但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受到与命运抗争的切肤之痛。或许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真实的自己并与其和谐相处的过程,其间不断有诱惑有幻象,但幻象再美终究是空中楼阁,唯有面对现实,才能活得踏实。”
《一出好戏》这部电影并不是为了迎合和讨好观众去拍摄的,而为了满足导演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愿。所以,就像黄渤自己说的,“干这事,你满足观众的第一个前提,是先满足你自己。这不会是一个特别舒舒服服就能拍完的戏”,同时,这也不是一部可以舒舒服服看完的戏。这是一出可以带给人们思考的好戏,有人看过觉得这是一部喜剧,有人觉得是一部艺术电影,更甚者觉得这是一部恐怖电影,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这部电影的观感都是不同的,但一部好的电影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人生,促使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