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代剧的内涵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从民国剧到当代剧

2018-02-21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3期
关键词:连续剧民国受众

曲 蕾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

1 年代剧的分类

年代剧指一部电视连续剧中的主人公横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年代,并在每个年代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故事,有着这个年代烙印在主人公身上的特质,抒发不一样的情感。年代剧往往剧集比较多,因为要保证主人公能够横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年代这个要求,并且这不单单是横跨几个年代的问题,而是要在每个年代中都要有剧情的开端、高潮、转承和结局,要求主人公在每一个年代中都能因为每个年代里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新的故事,作出新的决定,人生有了新的转变,人物关系作出新的调整等。

1.1 民国剧:民族大义,爱恨情仇

民国剧是指清末民初直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历史故事和描述当时生活的影视作品,大多讲述的是乱世中的儿女情长、家族之间的恩怨兴衰、革命烈士的壮志豪情。这类电视剧相对当代剧来说在荧幕上是较为活跃的,因为在这个时期,新旧观念更替,战争爆发,时局动荡,既有家族恩怨又有儿女情长。多条不同性质的叙事线索同时进行,观众不仅为剧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牵肠挂肚,又为因爆发的战争而激发的民族大义昂扬不已。例如,2005年中央电视台出品的44集电视连续剧,被评为第2届电视剧风云榜最佳电视剧的《京华烟云》,剧本出色、制作精良,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年代剧中的民国剧。《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仿照《红楼梦》的结构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1]。主要内容大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个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在这部电视连续剧当中,主人公姚木兰便贯穿全剧,亲身经历电视剧中种种社会变革、家族兴衰变更、儿女恩怨情长。从一个闺中待嫁的小女子摇身一变成为新时期革命洪流中的中坚力量,姚木兰见证了家族的兴衰、国家的危难以及自身感情的死而复生。

1.2 当代剧:历史变革,起伏激荡

当代剧是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的故事,演绎的是老一辈人经过社会变革、历史动荡时期,一个人或是一家人在这场历史浩劫或是社会变革中的大起大落。在此期间,广泛被用于充当社会背景的主要有“文革”和改革开放,主要角色在一部电视剧中走过各个时代,使人物性格产生改变,进而影响人物的命运。例如,2014年由新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连续剧《相爱十年》,这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年代剧中的当代剧。《相爱十年》是由慕容雪村所著的《天堂向左,深圳往右》改编而成的都市青春偶像励志片。电视剧主要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还是一片纯朴率真的肖然、刘元、陈启明与韩灵即将告别他们的大学时代,走上正酝酿着巨大变革的社会。在光怪陆离的沿海城市,理想与物欲激烈碰撞,年轻人用十年的时间考量着各自的心与灵魂。改革开放的大浪潮迎面扑到了主人公的身上,他代表了90年代下海经商的一批商人,头脑灵活,肯下工夫,敢于吃苦,大胆尝试未知事物,在深圳摸爬滚打,打拼的经历深深烙印在这个男人身上。十几年过后,时过境迁,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痕迹,更加赠还给他的初心。他在每个年代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不一样的呈现,每一个年代给予他的机会和身份都不一样,肖然就是一个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会进而改变自身命运的人,时代感在他身上有很强的体现。这部电视连续剧就是典型意义上的年代剧中的当代剧。

2 年代剧的发展现状

2.1 年代剧中民国剧的发展现状

民国剧因情节设置繁琐,结构复杂,涉及人物繁多,多条不同的叙事线索同时进行,所以牵扯的因素会有很多。例如,江湖恩怨、家族情仇、儿女情长、婆媳妯娌、民族大义、历史发展、人文情怀甚至第三者插足这些都有可能被安插杂糅进一部电视剧当中。所以,民国剧在年代剧中甚至在各大电视剧题材中的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拥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以及叙事线索,民国剧很容易做成一部史诗性质的电视剧,拥有宏大的视角,也能够照顾到各种不同的观众群。我们也不难看出,民国剧在现在荧幕上也是非常之活跃的,例如有《闯关东》《一触即发》《金粉世家》《西关大少》《走西口》《情深深雨蒙蒙》等。

2.2 年代剧中当代剧的发展现状

当代剧虽没有民国剧里繁杂的叙事因素的支撑,比如民族大义、家族兴衰没落等,但也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受众人群,在当今电视剧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当代剧依靠强烈的时代感的交换带给主人公跻身大环境背景下的性格乃至人生的变化。当代剧里往往善于利用主要角色亲身经历的社会变革以起到猎奇和求近的作用,吸引观众了解和观看电视剧,让观众能够入戏跟着剧中主人公感叹一生之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非常容易出彩。所以,当代剧在我国当代的发展现状也是一路看好,虽然发展比较缓慢,每年能够播放的年代剧较之其他电视剧题材也比较少,但是当代剧在开播之初就有非常好的范例摆在前面,例如《渴望》《金婚》《父母爱情》《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遥远的地方》《相爱十年》等都一度掀起了收视热潮。

3 年代剧的拍摄与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每一部或是每一种题材类型的电视连续剧在拍摄与制作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年代剧在拍摄之初面临的问题也非常之多。第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主人公需要横跨几十年,走过几个时代,更有甚者从青年走向老年。比如《父母爱情》里面的郭涛,从意气风发走向满头白发,这需要考验主要演员的演技问题。在场景选取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电视剧的年代时空从拍摄开始到拍摄结束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年代剧当中,相同的时空一定是不可能的,每一部电视剧至少会经历两个甚至以上的时代,这就要求电视剧在制作过程中随时准备转换时代场景,上到大的场面更换,下到服饰道具。特需注意的是穿帮镜头,90年代的时候大街上就能看到21世纪之后的车,诸如此类的穿帮镜头。

4 从受众分析谈年代剧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国内电视剧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得更为优越的市场地位,从收视率的需求角度进行电视连续剧的受众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受众的需求并不是单一的,他们存在多元化的需求[2]。这些需求概括起来大概有八类,第一个就是求知需求,求知需求是指人们普遍存在的希望获得更多知识和信息的心理现象。于年代剧而言,观众希望从电视剧中找到自己不熟悉的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里发生的历史故事、国家的政局动荡以及当时百姓民众的日常生活场景。

第二个就是求近需求,求近需求是指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对于那些与自身现实状态比较接近的节目内容所表现出的“认同”的心理趋向。在观看年代剧电视剧中,会有这样一部分观众,即他们对年代剧中表现的时代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所以看到在电视剧中现在已经回不去的过去,就会有一种求近心里,既为归属感。

第三是求新需求,一般来说,新鲜的东西往往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的概率是比较大的,这是人们的猎奇需求。在观看年代剧时,观众能够了解和欣赏到自己生平经历不到的时代,但是却能够通过观影来达到自己好奇感的满足。

第四是求真需求,求真心理是指受众对真实可信演绎的心理指向。求知需求使得观众对信息进行辨别判断,判断的结果决定他们的接受程度。特别是年代剧中的民国剧,这里面有许多历史史实是不容混淆的,大量的历史事实都有证可查,并且观众在观看这部电视剧时也会对自己不懂的历史内容去查证。如此观众便不仅仅是在观看一部电视剧,更像是学习一本科普的教科书。观众在消遣娱乐的同时还弥补了自己史实的空缺。

第五是求趣需求,观众在接受电视连续剧时,常常偏好于有趣的电视剧。如果剧情中能够很好地发现和传播趣味性,那么观众就能够很好地接受其中的趣味性。

第六为求美需求,爱美是人的一种性,人们对美总是不断地追求和欣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理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产生愉悦之感。所以,当观众在欣赏电视剧时,无论是什么类型什么题材的电视剧,求美心态总是持久而永恒的。

第七是消遣需求。现代生活节奏紧凑,人们生活压力大,人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工作和学习上,但除了这些,人们仍然有消遣娱乐的需求,年代剧在设置宏观的年代构成时,也要考虑到细节上的趣味性,让观众在观剧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开心娱乐的作用。

第八就是从众需求。观众大约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从众心理,所以年代剧应该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在电视剧开播之前就做好打量的宣传和铺垫,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并开始期待。

5 结语

年代剧自开始发轫至现在,虽然年代剧的概念依旧有些模糊,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年代剧的概念,但已经有许多部影视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且不乏优秀的获奖作品,不管是年代剧中的民国剧还是当代剧都拥有自己的受众群体,从开始之初就被观众所接受,并且逐渐被观众认可,现如今年代剧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虽说这是一种新型题材的电视剧类型,但其发展前景是良好的,我们期待更多更优秀的年代剧涌现在荧幕上。

猜你喜欢

连续剧民国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一念一生(电视连续剧《庆余年》主题曲)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柿 子 红 满 天(电视连续剧《岁岁年年柿柿红》片尾曲)
岁岁年年一首歌(电视连续剧《岁岁年年柿柿红》主题曲)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