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社会价值探究
——以《爸爸去哪儿》为例

2018-02-21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5期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真人秀卫视

赵 瑶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从第一季的零差评口碑到第五季的一次性占据十几个微博热搜榜、正能量满满……这不禁使人深思,娱乐化大背景下,各种各样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竞争惨烈,但其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应成为其制胜法宝。

1 娱乐至上环境中,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真人秀节目作为20世纪末被引入我国的舶来品,是指对参与者在预先设定的场景中,根据栏目组规定,所进行的一系列行为的客观记录[1]。2013年7月,浙江卫视率先推出了亲子类真人秀《人生第一次》进行试水,接着2013年11月几大省级卫视也相继推出亲子类真人秀节目,选秀类、装修类、厨艺类、职场类、生活体验类、亲子类、婚恋类等真人秀节目等种类繁多,如《快乐男声》《交换空间》《回家吃饭》《超级面试》《向往的生活》《妈妈是超人》《黄金单身汉》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可以细分为妈妈式节目如《不可思议的妈妈》、爸爸式节目如《爸爸回来了》、儿童式节目如《饭没了秀》、萌宠式节目如《小手牵小狗》、游戏式节目如《疯狂的麦咭》……

种类繁多的同时,亲子类真人秀节目质量却参差不齐。如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央视《正大综艺:宝宝来了》都有较好的收视率和口碑。而青海卫视《老爸老妈看我的》、四川卫视《中国爸爸》、浙江卫视《星星知我心》等节目口碑一般或大多数人闻所未闻,造成资源浪费。

2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社会价值

2.1 文化角度:嘉宾多元化

每一季《爸爸去哪儿》的嘉宾挑选都可谓是用极了心思,地区、职业、性格等差异明显,有助于家长、学者直观学习、对比与研究不同教育理念和方法。从地区来看,国外有加拿大的夏克立、马来西亚的曹格、文莱的吴尊;台湾地区有林志颖、刘畊宏;港澳有吴镇宇、陈小春……从职业来看,有运动员杨威、演员刘烨、歌手黄致列、模特张亮、导演王岳伦……从性格来看有冷漠硬汉胡军、陈小春;搞笑逗趣的王宝强、沙溢;温柔体贴的陆毅、田亮;温暖细致的董力、邓伦……

虽然真人秀也有很大一部分秀的成分,可每一位3—7岁儿童的教育是基本成型的,相较于一些成人,儿童参加真人秀的表演成分是极其少的。那么,就可以通过节目很直观地看到、了解到不同地区、职业、性格等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出的儿童是怎样的,弊端和优点一目了然。例如,在《爸爸去哪儿》第五季的一期节目中,吴尊的儿子max和杜江的儿子嗯哼,都抱怨环境太苦而闹情绪,吴尊给儿子说的是“你看,那边有雪山,我觉得好美啊!咱们留在这儿吧?”可杜江安慰儿子的是“没事儿,我们三天后就回家了。”

(二)情感角度:引领观念转变,强调父爱回归,有助于家庭和谐

《爸爸去哪儿》对父子关系的关注与呈现,使节目具有深刻的社会效应和教育意义。中国传统的思想就是“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认为教育子女的事情是母亲的责任,殊不知父亲,乃至其他小朋友和陌生人在孩子成长教育中也都有重要影响。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所说的那样——“儿童时期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父亲对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形成同样重要”。在当今社会,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是普遍现象,母亲往往在家庭教育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孩子缺乏与父亲的交流和沟通。

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与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在这一点上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妈妈一个人能搞定的事情,换做爸爸一个人就不一定能解决,这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和窥探明星私生活的心理;另一方面,也让每一位看客不禁深思,自己在目前或以后的家庭教育中,是不是也会走进这样的教育误区呢?例如,在《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中,胡军与儿子康康的关系就一度陷入尴尬,儿子在面对镜头的时候,会真诚吐露心声“爸爸不爱我,他爱的是姐姐。”知名演员林永健的儿子林大竣更是生气的说爸爸是魔鬼,林永健听到后也是一把辛酸泪。

(三)社会角度:挖掘并展现儿童天真烂漫的一面,有助于社会和谐

在《爸爸去哪儿》最近的一期节目中,嗯哼和杜江的对话是这样的“爸爸你爱我吗?”“我超爱的!”“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从你一生出来就喜欢你”嗯哼又问“那我没生出来你就不喜欢我吗?”……这样一种天然萌的对话,真是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一次,嗯哼问酿蜜的人说“蜂蜜是怎么弄出来的?”酿蜜人说“酿出来的。”嗯哼顺口接着回答“哦,尿出来的!”这两个事例都充分展现出来了儿童的天真与烂漫,于是,不少网友开始大呼“又要骗我生娃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很多城市,家庭年收入达不到10万,还真不敢生孩子。许多年轻人开始逃避婚姻、逃避生孩子,独身主义者、丁克家族比比皆是。相信通过这样一些亲子类综艺节目的大火,一定会转变很多人的观念,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四)经济角度:刺激消费,有助于经济发展

真人秀节目除了火了明星和萌娃外,明星和萌娃的生活方式、穿衣搭配、日用品、去过的地方,也都会成为节目外的营销卖点。例如,《爸爸去哪儿》第四季中,萌娃阿拉蕾的穿衣打扮就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于是,“阿拉蕾同款”竞相登录市场,刺激了服装业的发展。再如,《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成功播出,也火了拍摄当地的旅游业,以至于第二季还未开拍,节目组就收到很多到地方的拍摄邀请。于是,一大批《爸爸去哪儿》同款旅游线路纷至沓来,进一步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之所以能制造出强大的消费市场,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向偶像学习的完美心理,认为生活就应该是明星在真人秀节目中展示的那样;二是符号化消费的攀比心理,认为明星同款说出去有面子。总而言之,我们在感慨亲子类真人秀节目能刺激消费的同时,还应时刻提醒自己理性消费。

任何电视节目在追逐收视率的路上从来都不曾松懈,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亦是如此。事物皆有两面性,在亲子类真人秀大放异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忽视自身社会价值的问题而“野蛮生长”。中国电视节目的狂飙突进中,电视在大众传播中的娱乐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娱乐本身本无可厚非,但过犹不及,过度娱乐化问题就值得高度警惕。笔者认为,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在今后依然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只是制作者在前期、中期和后期制作过程中,应时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节目,不能过度娱乐而让价值导向失范。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真人秀卫视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