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化时代下《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价值研究
2018-02-21李梦娣张曼曼
李梦娣 张曼曼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1 泛娱乐化时代下《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
娱乐能给人们带来快感﹑减缓压力,适度娱乐是有益的,而“泛娱乐化”是一种进行过多娱乐活动的过度娱乐。提供娱乐是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之一,但过度娱乐化会导致大众传媒功能的单一化,影响社会功能的发挥。尼尔波兹曼在其《童年的消逝》中对娱乐时代进行了解释:“第一是指电视把生活的每个方面都转变成了娱乐的形式……第二个意思与第一个相关,电视事业是娱乐﹑表演,它抛弃抽象,把一切都变得具体化。”目前,对泛娱乐化的研究成果不少,但鲜有对“泛娱乐化”做出高度概括的表达,较权威的是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的观点:“媒体泛娱乐化包涵两层含义,一是娱乐新闻和节目﹑栏目的过度泛滥和低俗化,二是主流﹑严肃新闻的娱乐化倾向。”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使国人的内心深处增添了自信和自豪。外卖送餐员雷海为荣登诗词大会第三季冠军的宝座,再次将《中国诗词大会》推上了舆论的高峰,该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667万,讨论量达3.7万,在2018年4月4日决赛当日,收视率在同时段的节目中高居第一。在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霸屏的当下,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大多是引进国外版权的娱乐节目,泛娱乐化节目的泛滥使文化教育功能缺失,人们渴望有陶冶情操﹑富含文化底蕴的原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领略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诗词盛宴。
2 《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特点
《中国诗词大会》(以下简称“《诗词》”)是中央电视台原创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类节目,主要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全民参与的节目形式,加强观众对古诗词知识的了解与赏析,带动观众重温曾学过的中华古诗词,感受古诗词之美,从中领悟古人的智慧与情怀,提升自我涵养②。在真人秀﹑选秀节目泛滥的当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诗词》如一股清流,自播出以来就迅速引爆收视,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它的成功离不开对优秀文化的挖掘与诠释。
2.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节目制作植根文化沃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诗词是古代人们表情达意﹑寄托情感的重要传播方式,蕴含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因为诗词通俗凝练﹑富含文化底蕴,所以能得以广泛传播。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但诗词中的情感却依然能引发人们共鸣。大众传媒具有传承社会遗产的功能,而《诗词》正是秉承传播优秀文化﹑传承社会遗产的责任。诗词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如何使其大众化传播,是文化类节目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提到陆游的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时,嘉宾就结合实际谈到真理要从实践和生活中来,这是我们获得真理最权威的渠道。诗句中蕴含的故事﹑道理﹑时代背景通过嘉宾生动的解读,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2.2 打破了节目的传统模式,将教育目的和娱乐化的表现形式结合。
传统的文化教育类节目离不开说教,一般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不强。但《诗词》为加强人们参与的积极性,运用竞赛的形式寓教于乐,受到了观众喜爱。在赛程设置方面,百人团成员作为挑战者与选手竞赛答题,这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和带入感;看图猜诗词也是节目的创新之处,比赛选手在嘉宾作画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抢答,增加了节目的紧张感;第三季打擂环节中“飞花令”“诗词接龙”“超级飞花令”的竞赛环节充满了趣味性和刺激感,它不仅考验选手的诗词积累量,而且考察他们的临场反应能力,每次选手答题时,紧张的背景音乐和选手的思考相承接,渲染了现场的紧张感,同时镜头切到百人团的观众时,他们一边默念自己想到的诗词,一边为选手加油鼓劲,将比赛现场真实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整个比赛将教育目的和娱乐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使节目更丰满,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2.3 注重节目的互动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与互动感。
台上的百人团成员都是参与者,他们与选手竞赛,答题速度快﹑准确率高的前四位可以直接成为下一期的参赛选手,与上一期的擂主竞争;同时,节目借助网站和客户端实现了多屏传播,微信摇电视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直接参与到节目中,与现场的选手同步答题,抓住了他们的眼球,场外观众上传的观看《诗词》的照片也会出现在节目现场,这些都能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与互动感;节目组组织的网络飞花令也受到了网友的欢迎,不仅为节目预热,还提高了节目的影响力。
2.4 擅于挖掘亮点,让节目更具有人情味
节目中选手在自我介绍时都会用一句诗词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营造浓郁的诗词氛围;答题时,选手们并不只是简单地就回答而回答,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诗词的背景,分析诗词的意境。嘉宾对诗词进行适时补充讲解,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诗词的创作背景,解读得风趣幽默不晦涩,非常接地气,观众也从他们的讲解中自然地跟随他们品读诗词,感受社会背景﹑诗人的情感,嘉宾老师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富有诗情的解读圈粉无数。主持人董卿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令人钦佩,在比赛现场,她不仅起着承接节目的作用,各类诗词也能信手拈来,让观众看到了她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使她成为观众喜爱的明星主持人,选手夸赞董卿:“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网友们称赞“她的气质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选手﹑嘉宾﹑主持人被网友称赞“腹有诗书气自华”。除了比赛,主持人也会让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当他们讲到“孝义”“自强不息”等动人故事时,很多观众也为之动容,通过这些闪光点的呈现,使节目富有人情味和特色,让节目更加丰满。
3 《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价值
《诗词》重视文化传播﹑将教育目的和娱乐表达方式完美结合﹑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擅长挖掘选手的亮点,这些传播特点对我国的电视节目的制作有重要启迪和借鉴意义。
3.1 文化是电视节目创意的源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在电视节目中加入文化元素有助于节目主题的深度呈现,是电视节目的创意源泉。在《奔跑吧》某一期节目中,节目组用“鸡毛换糖”的主题组织游戏,增加了节目的文化韵味。“鸡毛换糖”是温州人诚信﹑俭朴﹑勤劳的象征,在游戏的同时传播文化,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增加精神层面的心灵洗涤。综观近两年来在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的人文类节目,其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和找出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的元素,并通过价值凝练形成新的潮流,进而为人文类电视节目的本土原创树立根基。在此基础上,对于这些宝贵的文化素材,敏锐的电视媒体人又对内容和形式进行“精雕细琢”的大胆创新,使传统文化在新形式﹑新包装下与观众形成互动,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感。央视以一年一部的高质量文化节目赢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观众的喜爱,这就说明优质的文化节目有很大的市场。
3.2 注重优秀节目的传承,塑造自身品牌
近年来,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文化教育类节目,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节目宗旨,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塑造了自身的文化品牌,赢得了较好的口碑,这为接下来的节目(如《朗读者》《信·中国》)打下了良好基础。电视台塑造了一系列优秀的节目,就应将这一时间段打造为专门的类型节目,在一档节目结束后,能以另一档精心策划和制作的同类型节目接档,以此延续品牌的影响力。
3.3 重视对观众的培养
人的社会化过程离不开大众媒体,大众媒体传播信息是为了使受众在观看和参与节目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他们的习惯。除播放节目外,大众媒体还可以与其他机构合作,制作衍生产品,如诗词竞赛的游戏,培养他们的学习和使用习惯。据报道,《诗词》播出之后,新华书店及网上书店的各种诗词类图书的销量有所上涨,而且增幅不小,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诗词受到人们的喜爱,《诗词》培养了观众的学习习惯。
3.4 全媒体的呈现方式是未来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主体间性和交互性将会是电视节目的未来,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模式已无法在这个时代继续存在,现在的受众变得越来越自主,他们不希望被告知和说服,只希望媒体能呈现事实,由自己去判断,并且有畅通的渠道发表自己的观点。人们不再满足于在固定地方和时间点观看,希望能随时随地观看,并参与到节目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这也注定了未来的媒体是全符号的﹑交互性的全媒体趋势。
3.5 寻找选手的亮点,打造节目明星
现在,很多综艺节目都是请明星参加,以明星促收视,以明星制造话题,这样虽然能取得短期效果,但明星的参演费就是一大笔花销,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节目组的经济压力,可能会挤压节目的制作经费,从而降低节目质量,使节目很难长期维持下去。《诗词》第三季的总冠军外卖送餐员雷海为是一个普通的素人,因为对诗词的热爱走上了舞台,这样的逐梦故事更真实,也更能打动人。《诗词》的总导演提到节目组选人的标准是除要有诗词水平外,人生感悟和经验也很重要。寻找有故事和有闪光点的素人,以他们真实的故事引发观众共鸣,有亮点的参与者会因为个人魅力自带话题性,成为观众心中的明星,这样节目才能保持持久的热度。
4 结语
《诗词》将传统的诗词文化搬上电视荧屏,利用娱乐化的表现形式呈现诗词的意境与诗人的哲思,利用多屏传播的方式加强了观众的参与性和粘性。节目组擅于挖掘主持人﹑嘉宾和参与者的亮点,整个节目富含文化内涵和人情味,这些传播特点为节目制作提供思考。在泛娱乐化的当下,我国的优秀文化依然有很大市场,电视节目应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塑造自身品牌,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和渠道让观众真正参与到节目中,这才是我国电视节目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