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电影美学视角下的VR电影美学思考

2018-02-21张晓健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4期
关键词:长镜头蒙太奇影视

张晓健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VR电影,即虚拟现实电影,是电影史上又一次技艺融合的有益尝试,它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打造360°全景的虚拟空间,观影者通过佩戴头显装置和数据手套等工具,就能进入到空间中,实现无限接近于现实世界的全感知状态。这种创新性的观影模式和感官体验打破了以往观众对电影的基本认知和视觉经验,独特的审美特征既是对传统电影美学理论的继承与延伸,同时也带来了对传统电影美学观念的颠覆与反叛。

1 景观的猎奇与视觉快感的满足

在消费文化与技术化的双重语境下,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浅表化,社会生活发生了从“文本消费”到“图像消费”的变化,VR影像与其说是高新技术的作品,不如说是视觉文化的产物;VR技术对现实世界的复刻和打造与其说是实现了对事物本真的无限接近与还原,不如说是景观的制造与积聚,这种景观带给人们新奇的视听体验,成为了VR电影最华丽的包装,触发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同时也使得电影美学发生了从“感受美学”到“猎奇美学”的转变。

VR电影最显著的特征是它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全景的视觉环境打破了以往电影中的视觉边界,使人们实现了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看”的状态,观看的方式与内容都满足了人们本能的窥视欲望,交互体验使得人们的观影方式发生了从“静观”到“参与”的转变,视觉欲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释放,视觉快感得到了更高层次的满足。

2 “蒙太奇”的消解与反叛

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为代表的电影理论学家将蒙太奇引入影视艺术领域,一度成为电影艺术的经典理论。一方面蒙太奇指的是电影镜头组接和剪辑的具体原理及技巧;另一方面它代表着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及艺术思维。但这些在VR技术下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解甚至反叛,在VR电影中,每一个观影者都被赋予了“视线选择”的权利,视线不再被“强制”,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转动头部,来自主选择观影内容及视角,而且在整部影片中基本不做过多剪辑,只有少量的场景的拼接和切换,因为过多的过渡和转换会牺牲观众的沉浸感,更有可能产生眩晕感。谁曾想“剪辑”这种彰显了影视媒介特异性的技术,时至今日竟会成为受众良好观影体验的束缚和羁绊,因此传统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的地位受到极大的冲击与挑战。

但蒙太奇的缺失对VR影像叙事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无故事,不影视”当前VR电影就暴露出了叙事能力较弱的问题,场景维度的扩展会导致观众注意力的分散,观众视点的自主选择会引起电影节奏的失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前学界和业界也在积极探索VR影像叙事的新的方法与途径。

3 传统电影真实观念的体现与深化

蒙太奇的缺失意味着更多长镜头的完整展现,长镜头理论由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提出,他正是把长镜头视作和蒙太奇完全对立的美学因素来看待的,他认为“摄影机镜头摆脱了陈旧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恋”,这是他对影像真实性的主张与强调,而长镜头正是影像纪实本性的极致体现。长镜头保证了空间的完整性、时间的连续性,也因此强化了观众观影时的沉浸体验,提升了观众自主选择、自主判断的空间,这与VR影像的技术特征及创作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可以说VR技术实现了电影真实性的美学追求,但它并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和还原,而是极大程度上还原了来自现实世界的真实感,是一种超真实的体验,其本质是影像的仿造与虚拟。

4 结语

当前,VR影视作品的创作与制作仍旧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具有典型特征的美学体系,未来电影美学的发展和趋向也并不明确,但确定的是新形态电影的出现并不代表经典美学理论的瓦解和终结,而是对现有理论体系的延伸、丰富和创新,让影视艺术不断散发别样、夺目的艺术光辉。

猜你喜欢

长镜头蒙太奇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错位蒙太奇
开化长镜头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影视风起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影视
从叙事的角度谈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