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建设运营初探
2018-02-21余少鹏潘海琳刘英磊
余少鹏 潘海琳 刘英磊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广播电视台)
2014年3月,万州广播电视台完成了全市区县广播电视台标准化建设一级台创建工作,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万州广播电视台以此为契机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推动媒体融合建设发展工作。
1 意识先行:强化媒体融合发展意识
为确保在媒体融合建设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位、少走弯路,台工作人员先后前往成都、惠州、广州、苏州、安吉、长兴等地广播电视台考察学习媒体融合的先进经验;在台内及时通过各种会议、讲座和在全台范围内开展“媒体融合”大讨论等方式对全台职工进行自上而下的“头脑风暴”,让职工从长期的、单纯的传统电视思维模式转变为互联网思维,引导职工面对新领域、新阵地,克服“等待观望”和“本领恐慌”两种思想,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本领自信,上下一心,形成融合转型的合力,全台上下树立和增强了媒体融合意识。
2 搭建平台:构建新型媒体矩阵
万州广播电视台借鉴采编一体化模式,投入200多万元完善、升级了采编播设备,搭建了全媒体内容采编、集成平台,购买了视频回传功能的摄像机、相机(wifi)、笔记本电脑以及手机直播设备等,为媒体融合发展给予硬件保障,基本做到了广播、电视、新媒体采访记者共信息内容共享、采编设备共享。
在原有广电频道频率外,逐渐构建万州广电新媒体矩阵,目前有“三端”(平湖无线APP、万州手机台、掌上看万州)、“两网”(平湖视界网、视界网·万州网络电视)、“两微”(平湖万州微信、万州广播电视台微博)。
3 建立机制: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
建立“分级选题策划”制度,由台编委会统筹全媒体选题策划和报题审定,台新闻中心、广播中心、节目中心、新媒体中心结合各自特性进行二度策划、分类实施,台总编室督促考核,实现全媒体统分结合、协作联动。
重点报道实行“1+N”采编联动机制,以万州广播电视台频道和频率为“1”,台属新媒体为“N”,在重大主题宣传和社会热点报道方面,按照“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次编辑、多屏分发”的原则,共同策划、联合采访、特色表达,涌现了一批影响广泛、引导有效、各方叫好的佳作。同时,制定了《全媒体量化考核细则试行规定》,加强对全媒体作品的价值评判和考评激励。
4 创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动提升
一是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实行采编联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多样化、精准性和传统媒体内容生产能力,优势互补、取长补短,通过全媒体联动报道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实现快、大、深、全。具体就是新媒体抢抓第一落点,做快新闻(快速反应)、广电媒体跟进抓第二落点,做大新闻(全面报道)、通过资源共享,用全媒体解读、评论、背景、故事等方式做深新闻(深度报道)、目标是通过全媒体报道实现信息全覆盖。
二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实行互动提升。传统媒体对新媒体活动进行推广介绍,引流关注,新媒体利用自身互动及反馈功能,帮助传统媒体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更好地回应受众关切;新媒体平台之间充分运用各自的特性,相互引流、互动提升,最终实现全媒体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三是传统媒体广告与新媒体平台广告联动起来,进行“影响力捆绑”式广告套餐推广宣传服务,将广告从广播电视覆盖面扩大到全媒体订阅用户群。
5 打造队伍:通过学习和实训培养全媒队伍
采取“派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全媒体融合“洗脑”,多次派人去北京、上海、苏州、昆明、重庆等地参加学习培训,邀请苏州广播电视台“无线苏州”老总石小建等媒体融合前沿人士到台给全体采编人员授课,提高全媒体采编业务知识。
给全台新闻记者下达新媒体供稿任务,将用户数、稿件点击量、阅读数等纳入了采编人员的考核,通过关联任务考核和分类激励机制,强化记者编辑全媒体采编实作能力。
推动现有人员融合转型。鼓励记者、编辑、主持人到新媒体平台上去施展拳脚,开办原创栏目,培育品牌公号,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名脸”“网红”。
抓好后备人才储备培养。深化与区内外高校的校台合作,促进与高校新闻院系的对接交流,强化对媒体融合的前瞻研究、趋势分析、实践总结,为推进深度融合提供学理支持。
探索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与媒体融合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吸引高端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的事业心归属感。
6 强化服务:以实用性增强用户粘度
万州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平台坚持服务为上,创新运营理念,拓展传输形式和手段。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推出特色服务,“平湖万州微信公众号、万州手机台、平湖无线APP均开通的“城市服务”共涉及近20项服务功能,包括万州新闻、电视直播、三峡优品、求职招聘、包打听、房产信息、天气预报、生活缴费、停车助手、违章查询、社保查询、预约挂号、汽车票、火车票机票、在线爆料等近20项便民服务,通过功能实用性留住用户。
7 初见成效:融合发展任重道远
万州广播电视台通过融合创新一体发展,全媒体平台建设发展成效初显。其中,新媒体平台成效显著:平湖万州微信公众号目前用户数达40万,另据统计,在公开推送的微信文章中,总阅读次数近2 000万,平均阅读次数7 744,头条平均阅读次数17 541,其中,10万+的微信文章有6篇。平湖万州微信公众号在重庆媒体类的微信号中排名前3,重庆区县电视台微信中排名第一,在全国县级电视台微信排名中稳居前十,最高的一次排名第4。在全国广电新媒体产业合作共赢论坛暨2016全国广播电视台媒体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榜单·广电新V榜颁奖典礼上,“平湖万州”微信被授予“2016年度全国地方广电微信公众号最具影响力 TOP10”荣誉称号,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地方电视台;万州手机台2017年6月25日上线,目前总访问量已突破3 500万,单条信息最高访问量23万多,位居重庆各区县手机台访问量榜首;万州广播电视台官方微博粉丝总数近20万,单篇稿件最高阅读数达152万,点赞数2万,转发数9 300;平湖视界网通过改版升级,网站访问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已成为区内最具影响力的视频网站。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充满挑战的过程,它对广播电视台的人才队伍建设、用户价值挖掘、技术应用保障以及采编流程的再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地讲,许多区县台现阶段的媒体融合还只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简单“相加”,全力推动媒体融合由“相加”到“相融”深度转型,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探索的任务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