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县级电视台主题性新闻报道的创新措施

2018-02-21王军强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0期
关键词:会宁县主题性宣传报道

王军强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广播电视台)

主题性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一个核心单元,确定性是其节目的显著特色,纵观电视新闻发展趋势,关于重大问题、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的主题性新闻报道,目前仍是上级宣传部门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安排部署的首要宣传任务。

从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态势来看,主题性新闻的报道依然占据主要位置。如针对一些重要法律法规的宣传报道,党和国家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会议精神的宣传报道,从上到下重大活动的集中宣传报道,一段时间发生的广受各级政府和群众关注问题的宣传报道,新近提出的重大会议精神的宣传报道等。下面以具体事例充分印证。2017年10月份以来,全党、全国上下开展的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的系列活动是新闻工作者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中的一件大事。自然而然,对于各地关于十九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报道就成为了电视台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好多电视新闻还开辟了专栏,专门组织新闻骨干力量进行连续集中报道,该类报道毋庸置疑,就是主题性新闻报道。还有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报道、关注2022年北京冬奥会方面的报道、安全生产方面的报道,这些报道不仅时间集中,而且所占比重较大。

弘扬时代主旋律,打好舆论主动仗,是电视主题性新闻报道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路径。但是,目前还缺乏新意的电视新闻报道,在一些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宣传中屡见不鲜,综括起来:一是高高在上,习惯用说教贯穿新闻报道;二是“压缩式”材料,全文千篇一律的总结式解说;三是按部就班,报道缺乏新意;四是对新闻挖掘重视不够,弱化新闻报道效果,宣传味过重;五是忽视电视图文并茂的特性,“声画两张皮”现象时常出现;六是主题不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等等。由此,主题性报道的改革和创新就应运而生。

主题性报道的重要性决定了超前策划的必要性,它是一场关于舆论的宣传战役。同时,主题性报道对事件性新闻报道的策划更具有可操作性。

内容创新是主题性新闻报道的关键所在。主题性新闻报道应突破常规内容的报道方式,下大力气在主题性新闻报道所关注的重点、焦点、热点问题的结合上做好文章。不管是关于整体还是单条新闻内容的报道,创新都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做好主题性新闻报道的创新,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用独到的引子来强化内容的表现力

独到的引子可以为捕捉新闻契机寻找绝佳突破口。如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报道,不能总是从建立了哪些规章制度、召开了什么座谈会、领导讲话提出了几条要求这些方面去泛泛而说,而是要找出能够吸引人、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并从关注的方面入手。如2018年会宁县东关小学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活动中,组织学生到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会宁县广播电视台一位记者在所有到场的新闻媒体记者按程序化的活动安排去采访和报道时,却细心地抓拍到了一位小学生掏出餐巾纸擦拭会师塔塔基栏杆上的一口痰渍的细小动作。他随机对这位小学生进行了采访,不仅在宣传这些活动中增加了亮色,而且随后深入该校及学生所在班级、中队,通过这件事情,全面、系列报道了这所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好做法,从而推动了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

2 用鲜活的细节强化内容的表现力

细节影响整体。电视新闻细节能够穿透表象,深化主题。对细节的捕捉和抓拍,对主题性新闻报道可谓意义重大。例如,会宁县为了确保铺膜任务落到实处,县上明确要求联系乡的县级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要进乡入村,蹲点实干。记者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其中有一条新闻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画面出现的是铺完膜,一位领导扛起铁锨准备收工时,看见一位同劳动的农民满身是土,他无意识间去给这位农民拍打身上的土,而农民指了指这位领导,把手伸向他满身是土的身上时,两个人都发出了真诚的笑声。一个细节,时间虽短,但都有力地印证了内容中干部转变作风与群众同吃同劳动的情景,其分量比记者说领导多扎实、作风多朴实要胜几倍。

3 用新鲜的事例强化内容的表现力

用讲实例、故事的方法,来代替说教腔、公式化的新闻报道方法。要想调动起观众更大的兴趣和关注,只有通过传播更多新鲜、生动的事实。2017年“七一”期间,会宁县广播电视台曾采访报道了一位村支书。镜头所到之处,他不是在群众的蔬菜大棚中,就是在谁家的羊圈内;不是在奔走的三轮车上,就是挥汗在乡村公路修建的施工现场,基本没有出现一个他看书、看报的镜头。但报道之后群众反映新闻报道真实,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应该体现在行动上,不能只表现在口头上和形式上。取得这样的效果就是因为有了实际的典型例子,才得到大家认可。

4 用深度的报道方式强化内容的表现力

观众对于流于形式肤浅的电视主题性报道往往不会感兴趣,这并不是观众不关心,而是报道没有贴近实际生活,没有做到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因此,主题性新闻报道要时刻做到贴近群众,符合群众的心理,要从群众想要了解的出发点来报道,要做到适应观众心理来创新新闻报道方式,并要保持内容的深度,让群众参与其中。同时,也要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要配合好政府的宣传,做好舆论引导,对社会不良现象要曝光,来弘扬社会良好风气。县级电视台主题性新闻报道,也要对国家新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做到及时有效的解读,让群众真正认识和了解。

5 用多元的表现手段强化内容的表现力

主题性新闻报道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创新,同时要重视形式和手法上的创新。近年来,新闻报道的形式已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步由单条报道转变为“组合式报道”“连续报道”“专题报道”。在结构安排上,也由最初单一的画面+同期声+配音,变得更加多元化。电视主题性报道的包装要综合利用特技画面、同期声、背景音乐等多种视听元素来实现艺术的表达。要做好主题性新闻报道,就要根据不同题材,不同拍摄要求,采取多种表现形式,运用多种新闻语言元素,进行打造“包装”。县级电视台要发挥好地域和心理上的独特优势,调用电视的多种表现形式和手法,精心制作电视主题性新闻报道,让电视新闻真正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

另外,县级电视台新闻报在前期策划、中期采拍、后期剪辑中要有“包装”意识,要有超前思维,跟上步伐,打好舆论主动仗,弘扬时代主旋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创造宣传效果。

6 结语

县级电视台作为基层传播主体,要发挥地域特色优势,扬长避短,紧跟形势,勇于探索创新,让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在群众中的公信力真正有所提高。

猜你喜欢

会宁县主题性宣传报道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刍议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开心农场”进校园——会宁县小学劳动教育见闻
更正启事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会宁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从报道全国两会思考主题性报道要有“高度”和“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