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广播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技巧

2018-02-21高丽娜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电视节目广播电视

高丽娜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

1 播音主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用语与网上流行的网络用语有很大的不同。广播电视用语较为文明规范,其主要是通过一些文明用语来传达社会正能量,从而进行文化传播;而网络用语则主要通过一些幽默风趣的文字来表达当代年轻人对社会的一些看法。视觉功能是相对静止的,看不明白的东西可以想一想、查一查、看一看。然而,听觉功能却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广播电视的传播速度快、灵活性高并且易于变化。所以,广播电视主持人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1.1 语言是广播电视主持人开展节目的重要载体

当代社会上有一种前卫的无线电特征程序,它由纯声音组成,也包括大量图片、声音和音乐。但需要提出的是,这类节目不能表达丰富的信息,而且对大众的理解力和欣赏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当前大量电视节目均离不开语言。主持人主持节目也是为了减少由于大众只能接触广播电视而造成的不便和远程的不足而建立起来的。通过主持人与观众的沟通来拉进彼此的距离。主持人在播音过程中需融入自己的情感,并依靠语言将不同节目有机联系在一起,也可以与新闻事件有关人员直接交谈,但广播电视主持人必须要具有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能力。总之,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发表意见、与观众交流等均需借助语言来进行。

1.2 语言表达是实现节目传播目的、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因素

广播电视主持人将各种节目连接在一起、与观众开展信息交流均需借助语言来进行。所以对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主持人必须善于使用语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要想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离不开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当中涉及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指的是主持人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语言表现能力。如在主持音乐节目时,有的主持人不能准确分辨音乐中的快板与慢板,认为其等同于曲节节目中的快板与慢板,最终只能引起观众哄堂大笑,甚至对一些观众产生错误引导。有的主持人具有较为坚实的音乐知识,但说话时语气慵懒散漫,模棱两可,使节目枯燥乏味,不易展现音乐中含有的情感,这种效果不能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不利于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有的主持人在接听热线电话时或与嘉宾共同主持节目时,由于不善于总结观众意见或不善于组织问题,说话吞吞吐吐,不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遭到了很多观众的吐槽。观众收看电视节目,是为了真正了解节目内容,感受到节目带来的乐趣。但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观众能在节目过程中倾听主持人的话语,观察主持人的行为,也能理解和正确评价主持人,甚至像主持人一样更加关注广播电视节目;相反,如果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表现不佳,会使观众失望,从而失去对节目的兴趣,进而影响节目的收视率。因此,具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主持人会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而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主持人,则会对收视率有一定的影响。再者,假如主持人徒有其表,可以勉强组织语言,但不能对事物进行深入分析,或者交谈内容过于肤浅,也不利于得到观众的认同。因此,主持人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才能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吸引更多受众。

1.3 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反映播音主持人的文化素养和魅力

有人认为,语言表现着一个人的思想。语言不但是主持人主持节目过程中的工具,而且展示着主持人的文化素养。通过语言实现主持人与观众的交流。分析主持人的语言能力要着力于两个方面:第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必须具有一定的传播能力;第二,只懂得说话,但不善于组织语言也是一名不合格的主持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代表着本身的道德水平、知识素养、表达能力、个性化特点等。观众在与主持人交流时可以发现主持人的人生态度、个人修养、道德等级等。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会在主持过程中始终充满激情,并善于通过语言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能够精确表达节目内容。他们或者在画龙点睛处略加点评注,或者对事情娓娓道来,或者表现得相当得体大方。这样,观众在欣赏语言魅力的同时,也可以从主持人的思想文化中获得益处。

2 提高播音员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2.1 标准语音,规范用语

广播电视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语言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对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观众来说,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语言应该是标准的。标准指的是在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语法、语义、发音的准确性。为了赢得广大观众的认同,主持人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发音训练,保证自己拥有较为宽广的发音范围,提高自己的声音质量。不同类型的节目具有相同的语言规范。播音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语调与语气,以确保语言的正确使用。再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持人语言要简单明了,不能反反复复,更不能啰啰嗦嗦。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进行普通话培训,并与经验丰富的主持人进行交流,以提高语言标准。在主持节目过程中,不管主持哪种类型的节目,主持人都必须要保证发音标准,再根据不同地区的方言特点引入当地语言,有利于提高主持质量。此外,在各种语言的组织和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节奏感,以无形的方式来表达一些信息。一般来说,直播节目对播音主持的语言技能有更严格的要求。在现场直播节目中,播音员应注意直播环境,注意形态和语音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同时,广播主持人还要控制协调全局形势。

2.2 提升播音主持人运用语言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笔者对我国优秀主持人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主持人均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品质均源于主持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与理解。要想提高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要关注播音主持人的文化内涵和品味。“文化内涵与品位”实际上是一个抽象概念。就播音主持人来说,文化素养与个人品位是其内在涵养。如观众一旦对某个主持人形成固定印象,那么短时间内不易改变。考察一名主持人是否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只需看其是否掌握着坚实的文化知识、是否拥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是否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文化观。在广播技能训练中,提升播音主持人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是非常必要的。提高广播主持人在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内涵和品位,需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具有符合广大人们群众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第二,形成与众不同的语言品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文化修养,为观众展现更为丰富的节目内容;第三,直播节目与视频节目要善于根据观众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另外,有一点要记住,提高文化内涵和品位,不是要求播音员咬文嚼字,也不是炫耀知识,而是观众通过看节目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拓宽自己的视野。

2.3 提升真诚情感的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广播和电视节目的观众是数以千万计的人。主持人不仅在语言上要与观众进行交流,在情感上也需要与观众进行沟通。只有主持人的语言充满情感、真情、热情和激情,才能缩短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才能使主持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爱戴。作为播音主持人,我们应该关心社会,关心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苦难,不断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准确地将情感因素运用到节目主持中,并通过一定的身体动作和庄严的表情来感染观众,为节目创造强烈的情感氛围。另外,作为播音主持人,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节目前期的采访和编辑环节,以便更好地了解新闻的来源,了解新闻当事人的情况,以便自发地进入节目主持过程,从而提高新闻质量。

2.4 形成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日趋激烈,广播电视节目的种类也各不相同。广播电视企业要想在这个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突显自己的节目特色,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然而,个性化主持风格是很难形成的。只有不断规范广播电视的专业术语,提升广播电视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才能形成自己的特点。个性化对外代表着主持人文化知识水平与道德修养,形成个性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大量因素均会影响主持人个性化的形成,如主持人的个人修养、兴趣爱好、语言特点等。所以,广播主持人要想形成一定的特点,则需在主持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个性,并尝试应用不同风格的语言。纵观中国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比如鲁豫、杨澜、白岩松等,他们都是主持界的精英,具有独特的主持风格。另外,作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我们还应考虑节目的整体情况,避免出现发音模糊、语言不畅等状况。

3 结语

随着广播电视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主持业需要拥有高水平的广播电视主持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需加强学习与锻炼,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不但要使用标准语言、善于展现自己的能力,还要注意主持人的感情色彩和个性风格,从而做一个广受大众喜欢的播音员。只有提高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语言素质,才可以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品位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需求,促进广播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电视节目广播电视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