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民族经典 助推民乐发展
——《国乐大典》节目分析

2018-02-21叶辰禹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0期
关键词:竞演国乐民乐

叶辰禹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8年上半年,似乎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两档偶像竞演养成类真人秀,《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上。当《偶像练习生》选出的组合出道还没有半个月,《创造101》便旋即掀起了另一道巨浪。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档档由内地原创的综艺节目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如《声临其境》《演员的诞生》,等等。节目《这就是街舞》更是冲出国门,将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十多个国家播出,创下了国内网综海外版权的价格新高。在众多原创综艺节目中,由广东卫视和山西卫视联合制作播出的《国乐大典》以“聆听盛世国乐,奏响永恒经典”为宗旨,使民众增进对于民乐的喜爱,增长有关民乐的知识,并通过节目探讨在当下环境中民乐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在当下的中国,越来越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实际上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但实际上,国乐所面临的困境,又可以说是所有音乐从业者和爱好者有目共睹的:老一辈的民乐爱好者逐年减少,仅仅凭着他们的支持,无力供给底层民乐艺人和团队的生存与发展。年轻的大众群体,还没有能真正形成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即使近年来,年轻群体中大量出现所谓的“古风”歌曲,也与真正的民乐存有很大差距。可以说,如今的民乐,与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样,看似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对于它们的了解依旧停留在一些浅表细微的层面,在根本上依然持续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作为一档民乐类的节目,除存有对当下困境的分析和关于如何发展的探讨,更多的则是将节目本身作为出发点,通过其中的选手竞演、专家点评等角度,更好地助推民乐发展。

1 风格多元的乐队竞演

《国乐大典》的比赛规则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十分简单:每场有六支不同风格的民乐团进行竞演,经过两期共十二场的对决,由现场观众投票排名,两期排名相加,淘汰一支排名在最后的战队,被淘汰的一组将由新的战队补位。《国乐大典》虽说是一档民乐的竞演类节目,但其实节目的“火药味儿”并不浓重,更多注重的是对于民族音乐的展示。第一季的十二期节目中,共有六支首发战队和四支补位战队登台演出,每支战队都希望能让更多人听到我们民族的音乐。但由于各自情况不同,所以对于如何发展民乐的思路也不尽相同,导致他们在乐曲的选择和效果呈现上,各有千秋。

首先,在选曲的方向上,不同类型的乐团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倾向。晋风乐团、海上城潮乐团作为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型乐团,为观众带来的更多是如《画眉跳架》《大得胜》《八仙欢宴》《老鼠娶亲》等名作,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经典曲目的认识。而与他们维持传统音乐的情况有所不同,为著名歌唱家龚琳娜老师伴奏的龚锣新艺术乐团,每一期竞演的曲目都是由龚老师的丈夫——德国作曲家老锣重新作曲编曲带来的现代中国音乐,如《水样年华》《侠心飞白》《青竹》等,他们的音乐脱离了经典的“束缚”,而是结合当下社会的语境创造符合这个时代的民乐。正如鉴赏团嘉宾吴彤所说,经典无非是一次演奏被记录下来而成为了经典。每个时代都会有经典,只有源源不断地创新与创造才能使民乐不断发展。与此同时,由年轻人组成的南亭会乐团和符生乐团,从小接受了很多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并加以了解吸收,融合到民乐中,从而赋予老歌新的生命,同样带来了很多让观众耳目一新的作品。

虽然民乐只是一种听觉艺术,但在当下以网络和电视为主要媒介的情况下,表演形式的内外改变也都很有必要。神骏乐团来自内蒙古,以马头琴作为其主奏乐器,进行了“站着拉马头琴”的改变,引起了不小的议论。但用团长朝鲁门的话来说:有争议,马头琴就有新的火花。与神骏乐团相类似,女子水晶乐坊这支纯女子组合也希望通过最简单、最直观的外形改变达到吸引人的效果。她们的乐器与传统的木制乐器所不同,均由水晶制成,在舞台上确实给人一种与木制乐器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在第七期的表演中,来自山西的晋风乐团用音乐与孝义木偶相配合,既为演出增添了乐趣,也更好地传达出乐曲想要表达的内容。月之源乐团和赤焱乐团,都在他们的演出中加入了京剧这一同样拥有深厚底蕴的民族艺术,但并没有将器乐演奏变为戏曲唱腔的伴奏和配角,而是二者互相配合,更好地为乐曲的主旨和氛围服务。

节目中登台的很多音乐家,不仅仅自己演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民乐领域的引路人,用自己毕生所学引领更多的孩子走上学习、了解民乐的道路。赤焱乐团是以在香港教学的雷群安老师作为团长,而其余的团队成员均不固定,有时是全国各地的名家助阵,有时是她在香港的学生上场,每一场演出者都不同。在第七期中,她的美国学生也与她一同登台演出,讲述了他与中国音乐的结缘过程,并表达了对中国音乐的喜爱。这样身体力行的教学,也许更能激发参与者对于民乐的了解兴趣,进而产生更多愿意为民乐发展而奉献的人。在第十二期的节目中,月之源乐团团长俞冰的父亲和儿子都来到了现场,在小的时候,是俞冰的父亲引领他走上了民乐道路,尽管练琴的时光异常艰苦,但他却十分感激。现在,他的儿子也步入了学习民乐的行列,祖孙三代同台演出,正如俞冰自己所说:“民乐工作者不仅要在舞台上演出,更重要的是要去传承。”而这也正是民乐传承不息的最好缩影。

2 阵容强大的国乐鉴赏团

与其他很多竞演节目不同,《国乐大典》并没有一个放在正中的“评委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3—4人组成的国乐鉴赏团。其中有两位是常驻嘉宾:文史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郭冰茹;琵琶演奏家方锦龙。他们并没有承担投票打分的任务,更多的是在为观众服务,抛却那些对普通观众来说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运用自己的音乐和文化修养,对台上乐团的演出进行介绍、分析和点评,让这档节目的观众不只限于民乐爱好者,能够覆盖所有群体。

郭冰茹教授本身对音乐虽然不是十分精通,但民乐能流传至今,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一个艺术本身,更多的是因为它和民族文化的紧密结合。郭教授对于乐曲背后文化内涵的解读往往能让观众对一首曲子的理解更深刻,如龚锣新艺术乐团演奏的《逆水行船》,郭教授给予了这样的点评:“我们说逆水行船非常的艰难,就好像时光不可逆一样。可是,尽管时光不可逆,但是有很多东西是可以被留下来的。那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勇气,我们对我们理想的坚守。所以刚才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还真没有听到那个纤夫,我只是看到滚滚的流水和一些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坚守着、始终前行的人这样的形象。”一下子就抓住了乐团创作这首曲子的意图和思想,使观众加深了对乐曲的了解。方锦龙老师是一位琵琶演奏家,同时对于其他很多乐器都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在节目中,音乐家们所使用的乐器并不全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乐器,如二胡、古筝、笛子、琵琶、阮、马头琴之类,还会有各种如编钟、箜篌、簧等只闻其名却很少听到演奏的古老乐器,甚至是一些像图瓦鼓、筚篥(bìlì)、锯琴这样一般人闻所未闻的乐器,方老师主要就是在向观众解释并演奏这些或是在表演中被使用、或是由他自己带来的乐器,担任一个科普者的角色。两位嘉宾分别从乐器和文化上进行解读,很好地拉近了观众与“阳春白雪”之间的距离,使人们能够从自己所能达到的水平欣赏和理解台上的音乐。

其余嘉宾则是只出席一到两期节目,如著名作曲家、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者何占豪老先生(第九期),扬琴演奏家、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团长张高翔(第八期),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吴玉霞(第五期),格莱美奖获得者、笙演奏家吴彤(第十二期),都是在国内民乐圈中的顶尖人物。他们拥有丰富的演奏经验和创作经历,对民乐有着充分理解,更能给台上的乐团提出令人信服的分析或建议。而从他们带有一定深度的评价中,具有一定音乐知识基础的观众也可以与自己对乐队演奏的观点相互印证。可以说,他们作为鉴赏团的成员,无疑是节目专业水准的一种保障。

国乐鉴赏团的设置,一方面通过鉴赏嘉宾的分工合作,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对于节目的观赏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台上的演奏者很多是国内顶尖的民乐演奏家,很多人彼此熟识,将投票打分的权利完全交给观众,也不失为一项稳妥的举措。

保持传统还是开拓进取,这是一个持久且难以产生定论的话题,但是,民乐的振兴也不仅仅是民乐相关行业的人们的事情,正如德国作曲家老锣在节目里所说:“但是怎么传出去,那首先第一,中国音乐要变的很国际化,所以我们要很努力地把注意力转移到中国音乐上。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观众要很努力地学习,真正要理解中国音乐的美在哪。”当下,观众对于民乐鉴赏能力的缺乏,音乐教育的缺失,是一个无关改变的问题,而是需要一点点由外而内由浅入深地普及和熏陶。而这,也正是《国乐大典》节目的意义所在。

3 多平台多角度的互动宣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早已取代电视机本身,成为电视综艺节目宣传、播出的主要媒介。在宣传方面,《国乐大典》前期先在网络上放出一段嘉宾方锦龙的演奏视频,并紧密结合“民乐”这一话题进行宣传,激发了观众对于节目的好奇和期待。而互联网平台播出方面不仅仅是和爱奇艺、荔枝网等传统的视频网站合作,同时也和如“bilibili”这种以年轻人作为主要受众群体的平台进行合作,并在网站上与节目同期投放官方制作的花絮,试图全方位展示节目本身而不仅仅是舞台上的演出,让每支乐团的每位成员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化形象,从而获得更大的关注度和观众粘性。

同时,节目利用网络平台与观众、特别是使用网络的年轻观众形成互动。首先,现在的视频网站,大多会有“弹幕”这一内容,让观众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得以表达内心看法,而这一点在年轻群体中尤为明显。作为一档国内原创的综艺节目,《国乐大典》很多时候并不像引进的外来节目那样完美,存在各种各样的小瑕疵,也不断会有人在“bilibili”上发送弹幕吐槽。但令人感到赞赏的是,观众往往会发现,之前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可能在不久之后的几期节目里,就会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节目组邀请了在微博向节目组喊话要求上节目的b站up主“陆二胡”上台演出,补位乐团符生乐团的琵琶演奏也是b站的另一位知名up主“音若子兮”。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年轻观众对于节目的关注,从而达到宣传民乐、推广民乐的目的。

4 结语

引进国外成功节目流程,以流量明星带动节目的收视,是目前很多综艺节目的常规思路。而在《国乐大典》中,所有一切的鉴赏团嘉宾和乐团成员,都只是通过节目和音乐本身来吸引观众,并非他们个人的话题和形象。虽然作为一档原创的音乐节目,在很多地方还存有不足,但作为民乐节目的勇敢尝试,无疑让很多从业者看到了希望和方向,这也是这档节目从开播前就聚集了无数关注,开播后更获得无数顶尖行家持续关注的原因。

猜你喜欢

竞演国乐民乐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开心麻花年度大戏《竞演州长》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调查
大雪里一枝月季走过的倩影
“国乐改进社”的历史回顾
我,民乐高手
抗战时期新国乐思想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