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播脱口秀节目的发展瓶颈及应对策略
2018-02-21侯魏蔚
侯魏蔚
(作者单位:徐州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
广播脱口秀节目因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市场份额渐趋扩大,风头正劲。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广播电台涌现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脱口秀节目,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以徐州电台为例,徐州交通广播《一路好心情》、徐州新闻广播《93晚新闻》等一批脱口秀节目,都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益。在行业内外,广播脱口秀节目被视为对传统广播节目形态的一种颠覆和革新,受到重点关注。
1 脱口秀节目的定义和优点
据百度百科解释,脱口秀由 “Talk Show”音译而来,也称为谈话节目,是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在《简明广播电视词典》中,脱口秀被定义为“通过讨论对新闻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
以交谈作为形式的脱口秀,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却在美国得到繁荣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脱口秀节目渐趋红火。以美国为例,各种各样的脱口秀节目占到了电视节目总量的四成。
我国的脱口秀节目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同样迅猛。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类广播电视脱口秀节目开始大量出现,逐步迎来大繁荣、大发展的阶段。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上各类脱口秀节目大量涌现,助推我国脱口秀节目迎来发展新阶段。脱口秀节目受到大众欢迎,与其自身优点有关。
1.1 形式新颖
脱口秀节目一改传统的说教式播报方式,而改以轻松诙谐的风格说新闻、聊新闻。既可以是单个主持人做节目,也可以是多个主持人一起做节目,还可以由主持人邀请嘉宾、受众一起做节目。多元的形式风格,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的喜好。
1.2 选题精准
以谈话为形式的脱口秀节目,内容一般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生等方面,选题一般都是社会热点,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
1.3 分析到位
脱口秀节目不仅传播内容,还展开分析;不仅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还帮助受众拨开迷雾、正确看清事物本质,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不容小觑。
1.4 主持亲民
主持人摒弃了说教模式,与受众真诚探讨,让受众更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2 广播脱口秀节目面临发展瓶颈
广播脱口秀节目虽然发展迅猛,但也要看到,受创作团队自身观念僵化、融合新媒体的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其也面临着发展瓶颈。
2.1 话题选择大而空,不利于受众互动参与
有些广播脱口秀节目,话题选择大而空,既不适合主持人“秀”,也不利于受众互动参与。结果,话题一亮出,主持人“秀”得很乏味,受众的参与互动率也很低,传播效果不好。
2.2 主持人能力不够,亟需提升文化底蕴
广播脱口秀节目由于几乎都是直播,要求主持人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对各种意外情况能够应付自如。而实际情况是,许多主持人文化底蕴薄弱,知识储备不够,其语言肤浅、乏味,驾驭不了节目节奏。
2.3 表现手法单一,新媒体融合不充分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蓬勃发展,微信、微博、客户端(简称“两微一端”),成为不少电台的标配。新媒体平台具有参与方便、传播迅速、信息量大等优势,如果加以融合利用,一定会助力广播脱口秀节目发展。不过,目前很多广播脱口秀节目,还未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作用,新媒体融合的能力不强,白白错失了很多机会。
2.4 娱乐化过度,削弱节目公信力
广播脱口秀节目的本质不是为了娱乐化,而是通过主持人轻松幽默的话语来评述世间万象,让受众在愉悦中接受信息、受到教育。所以,广播脱口秀节目不能一味地追求娱乐化。眼下,不少广播脱口秀节目就迷失了方向,热衷选用一些恐怖刺激、骇人听闻的话题,主持人语调夸张、搞怪甚至低俗,挑战职业操守底线,严重削弱了节目公信力。
3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脱口秀节目的应对策略
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各类音频新媒体平台上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大量脱口秀节目,由于其定位精准、话题选择好、节目质量高,迅速抢占了收听市场份额,对传统广播脱口秀节目产生冲击。面对压力,传统广播脱口秀节目必须在更新节目制作理念、革新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加速完善主持人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突破,才能从容应对挑战,实现更大发展。
3.1 更新节目制作理念
新媒体时代,广播脱口秀节目的制作,必须融入互联网思维。具体来说,就是认真研究受众,细分受众,把受众变成用户。要增强用户思维,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脱口秀节目,我们就办什么样的节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主持风格,我们的主持人就要顺势而变。
但要注意,利用互联网思维制作广播脱口秀节目,并不意味着节目就可以过度娱乐化。对于广播脱口秀节目来讲,任何时候,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主旋律都必须坚守,这也是立身之本。
3.2 革新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
3.2.1 贴近大众生活选题
新媒体时代,广播脱口秀节目中设置的话题,不能仅仅根据节目创作人员的喜好而定,而是应围绕受众的兴趣和需求而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向受众征集话题,了解他们最关心哪些话题,然后再进行精心筛选,力争把绝大多数受众关注的话题都能挑选出来。话题选准了,节目就成功了一半。
3.2.2 注重碎片化编排
如今,社会节奏日益加快,让大家长时间守在收音机旁听节目已不现实,更多人已经习惯于伴随性、随机性收听。考虑到这一点,目前互联网上各类脱口秀节目都采用了碎片化的方式编排节目,节目时间不长,但传播效果很好。因此,广播脱口秀节目,也需要注重碎片化编排节目,实践证明,以每3~5分钟一个版块来编排节目,比较符合受众的伴随性、随机性收听习惯。
3.2.3 无缝融合新媒体
一方面,可以利用“两微一端”与受众互动,受众互动时形成的相关信息又可以再次成为节目内容,这样受众就成为节目内容生产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可以把广播脱口秀节目的精彩内容“二次开发”后,在新媒体平台再次上传播放,获得更优的传播效果。此外,在节目直播时,也可以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同步传播,以形成叠加传播效应。
3.3 加速完善主持人培养体系
对于广播脱口秀节目来讲,主持人是灵魂和核心。广播脱口秀节目要想逆势崛起,需要优秀的主持人作支撑。而要确保优秀的主持人不再成为稀缺资源,就需要加速构建和完善主持人培养体系。一方面,可以引导主持人增强自我学习意识,多读书、多学习。另一方面,单位要为主持人提升业务水平提供支持,可以邀请专家来单位授课,也可以把主持人送到知名院校和先进电台学习。
4 结语
总之,曾创造过辉煌的广播脱口秀节目,有其自身优势,也存在发展瓶颈。如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正面临压力,亟需从更新节目制作理念、革新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加速完善主持人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突破。唯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挑战,实现更大发展。作为广播人应增强信心,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打赢这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