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的创新
——以《轻芒杂志》为例

2018-02-21任丽姝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0期

任丽姝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我国首份《中国城市阅读指数研究报告》(2015年)中显示,随着手机等阅读介质的兴起,阅读外延明显扩大,网民阅读的第一途径是手机。从报告中的“网民阅读指数”来看,手机作为新兴移动阅读方式,影响力已远超纸质书。基于庞大的用户群,作为数字出版市场细分的结果,阅读类手机应用便应运而生,并不断涌现。阅读类手机应用作为用户进行移动阅读的重要入口,为适应和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自身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化,但目前仍存在很严重的内容同质化问题。在这当中,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迎合了后现代阅读方式而发展起来,并且在阅读类手机应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位。后现代阅读方式下,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的产生不足为奇。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满足了用户的碎片化阅读行为,适应着用户对于内容多元化和兴趣指向的需求。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中的个性化推荐也是满足了后现代阅读环境下,用户比较懒惰,不太喜欢自己搜集整合的特征。目前国内针对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的研究还没有起步。现有的研究都是关于手机阅读应用的宏观研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用户行为和运营模式的研究上。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只被归类为手机阅读类应用开发的一个创新类型,尚未进行系统化的分析研究。但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符合阅读类手机应用发展趋势的一种类型,具有其研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 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

兴趣阅读类应用是与当下后现代阅读方式的相呼应而产生的一种手机应用类型,兴趣阅读类APP基于读者兴趣点整合内容,界面设计与杂志排版类似,内容涉及音乐、文学、旅行、摄影、漫画、新闻等兴趣领域,以初始feed流和信息流式布局为主要表现方式。满足特定群体的小众需求,也为阅读类APP市场细分开创全新的视角。

尽管兴趣阅读类应用目前尚无确定的定义,但与其他阅读类APP相比,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1 内容资讯化

兴趣阅读类APP以资讯的集合为主,区别于图书类阅读APP和期刊类阅读APP。内容比较偏向生活化,涉及音乐、文学、旅行、摄影、插画、漫画、新闻等兴趣领域。兴趣阅读类APP的内容大多抓取自微信公众账号或其他平台,其目的是吸引用户来到他们的平台上进行阅读。兴趣阅读类APP的内容像是手机中的生活杂志。

1.2 个性化推荐

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是基于兴趣的内容阅读,所以背后需要不断依靠升级搜索技术来支持,以满足用户所潜藏着的兴趣关系链阅读需求。

兴趣阅读类应用具有强大的内容推荐系统来按照用户兴趣关系链来进行内容的推送,主要有三种内容推荐系统,即人工推荐、社交推荐和基于算法的智能技术推荐。一般而言,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会基于以上三种推荐系统将高质量内容推送给用户。

1.3 社交化互动

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很注重社交功能的设置,为用户提供了分享和创造的机会。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一般会将用户以相同的兴趣为纽带而连接起来,形成一定的兴趣小群体。目前,在手机应用市场发展比较好的几款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有:《ONE·一个》《好奇心日报》《知乎日报》《Light》《唯物》和《轻芒杂志》。

2 《轻芒杂志》的创新之处

《轻芒杂志》是豌豆荚的联合创始人、产品负责人王俊煜于2016年7月推出的一款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目前仅有iOS版本可用。自发布以来,除了iOS版本获App Store首页推荐外,小程序版本一经推出,即连续六周蝉联[知晓程序]周榜内容资讯类第一名。

作为一款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能够在之前已有的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中脱颖而出。《轻芒杂志》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2.1 内容上的创新:兴趣杂志

“兴趣杂志”,就是将用户感兴趣的主题分类后进行整合,以杂志编排的形式将内容呈献给用户。目前,《轻芒杂志》里包含了160多本兴趣杂志,其中14本兴趣杂志由轻芒团队精选而成,剩下的140多本则全都由机器推荐生成。用户可以在“穿搭”“家居”“健身““电影”“咖啡”等上百个兴趣杂志中选择订阅。为了让用户快速上手,新用户打开APP时,产品会先系统默认订阅了接近20个兴趣杂志,然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保留或删除及添加其他兴趣杂志。而且,《轻芒杂志》在产品规划中还提出了“兴趣树”的概念,将人们的兴趣由浅入深,进行层次划分,将人们的兴趣主题立体化和组织化,以便实现更加精准的内容分发。比如说在“咖啡”这个大主题之下,又细分出“星巴克”“手冲咖啡”“意式咖啡”这样的小主题。

2.2 形式上的创新:个人定制

《轻芒杂志》可以像 RSS一样根据关键字创建自己专属的杂志,实现用户个人兴趣信息的自聚合,进一步满足了这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个人定制还体现在《轻芒杂志》对用户的精准化的内容推荐上,人工编辑由负责的是十几个精选兴趣杂志的内容推荐,剩余的杂志内容推荐由机器人“小花主编”根据兴趣关键词抓取内容,然后经过算法选取后呈现。

2.3 用户体验上的创新:细节美学

《轻芒杂志》在用户经验上的创新体现在其细节的设置。首先是信息流(内容类产品的首页)的杂志感设计。其排版风格也很简单、舒服、杂志风,力图与其产品定位一样能给用户杂志般的阅读体验。其次,用户在阅读完《轻芒杂志》所提供的文章内容后,可以撤销已读。这种类似“阅后即焚”的方式,也是对用户隐私的一种保护。如果不撤销已读,用户还可以收藏该文章,并在文章中进行一定地批注,并可以看到其他用户之前的笔记。最后,《轻芒杂志》很注重用户体验和用户黏度,不仅在上述的细节上下了功夫,而且会人工定时与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答疑解惑,保持良性沟通关系。

3 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的发展现状

3.1 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同类产品涌现

尽管像《轻芒杂志》这样的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已经是一种很有创意的产品,但我国内容产品一直面临“僧多粥少”的尴尬现状,世面上的手机应用很多,不可避免会产生同类产品的同质化。特别是当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悄然兴起,势必又会带动新一批产品介入进行市场的争夺。产品的同质化是兴趣阅读类应用发展中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3.2 用户规模较小,发展缓慢

以《轻芒杂志》为例,目标受众和其核心用户定位是关心品质的年轻人。这也反映了《轻芒杂志》本身定位是从个性化和小众化出发,避开了主流大众市场,对自己的受众群有意识地进行了选择。对小众群体需求的满足,必然会面对用户规模优先,发展缓慢的情况。再加之目前我国移动阅读市场发展繁荣,各种阅读类手机应用层出不穷,用户的流失也是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必须要考虑的情况。

3.3 缺乏深度和原创内容

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的内容大多都抓取自微信公众账号或其他平台,满足的是用户基于兴趣的浅阅读需求。这种缺乏深度的非原创内容,很容易在产品迈入中长期发展的时候显露其短板,也会造成一部分追求内容深度的用户的流失。

4 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的发展路径

4.1 差异化生存

未来阅读类手机应用市场细分将越来越精细化,迎合用户一般兴趣的阅读类手机应用的发展将遇挫。因而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必须要走差异化生存路线,通过提供与竞争者存在差异的产品或服务以获取优势的战略,找准自己的产品定位和目标用户群。

4.2 培养用户黏度

对用户黏度的培养一方面要使自身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就要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与沟通,是用户对产品产生归属感。用户黏度的培养和用户的进一步开发还可以通过产品的积极宣传来增强。以《轻芒杂志》为例,运营者积极与知名作家陶立夏合作,不仅跨平台在知乎live开直播,而且还由陶立夏本人主编兴趣杂志。通过粉丝效应,即增加了品牌影响,又为用户提供了知识服务和交流活动。

4.3 均衡阅读类型,提高内容深度

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分割。从用户心理角度分析,面对信息的海量冗杂,用户会转向对其感兴趣的精品内容的渴求。因此,兴趣类阅读手机应用要在内容运营方面有所调整,均衡用户阅读喜好和传播深度内容的关系,在满足用户群体特有阅读喜好的同时做到引导用户摆脱浅阅读困境,继续发掘基于用户兴趣的精品内容,坚持以“内容为王”,打造产品品牌。

5 结语

阅读类手机应用作为移动阅读的重要入口,已经面临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阶段。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阅读类手机应用趋向个性化和小众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兴趣阅读类手机应用仍面临着产品同质化、功能设置趋同等问题,一方面需要运营者推陈出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也需要用户和研究者们积极参与其中,献言献策,共同推动阅读类手机应用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