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即兴口语表达
2018-02-21张梦醒
张梦醒
1 即兴表达与广播新闻类节目的关系
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沟通、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的、更广泛的交际作用。而广播节目中的即兴表达,对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兴表达能力一般是在主持过程中受到某些事物的刺激或在谈话时联想和诱发出来的临时性表达。有的即兴脱稿一般事先会写出稿子大纲,有时会是依托采编提供的采访内容等,边说边看,但不会简单进行只字不落的宣读。如果主持人的语言能够把新闻事件、人物内心和节目要评论表达的实质准确地在直播节目中传达出去,这就需要较好的综合素养。
从宏观来看,当前媒体竞争的激烈格局决定了即兴表达能力在广播中的分量。自媒体与网络媒体不断发展,广播媒体信息资源要想继续挖掘出更大潜力,就要求主持人对信息进行及时解读和评论,提供视角和观点。节目中,怎样和听众沟通,怎样处理好突发事件,怎样解答听众的棘手问题,又怎样和嘉宾交流协调、并组织好嘉宾与听众的沟通,这些都需要主持人在节目中掌控的能力,并将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放在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笔者从事广播十多年,无论是主持“三农热线”还是“行风热线”,节目内容都是以关切民生为宗旨,以舆论监督、服务民众为目标。每期节目以邀请嘉宾(从不识字的农民,到律师、专家、教授、政府官员)接听群众电话为主要形式,旨在做好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和各服务行业沟通的桥梁。因为节目形式不同于一般新闻资讯播报,所以深受百姓的关注。从“户内”到“户外”、从“综合式”到“主题式”、从“电台直播”到“电台网络并机直播”、从“当场受理承诺答复”到“提前受理、当场答复”,也可以看出受众对于节目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且只有当节目能够不断变化适应受众需要时,才能得以壮大发展。由于这一类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一直在做“桥梁”的工作,比其他类型节目的主持人更贴近群众,所以即兴口语表达的要求也就更高。
2 广播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存在的问题
为体现新闻监督类节目特有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作为这一类型广播节目的主持人,除流畅的语言表述能力外,还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扎实的新闻实践功底以及娴熟的现场应变技巧,不仅要熟悉政府部门和各行业的职能,还要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清楚这座城市或是当地镇(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热点、善提的问题,加以总结完整复述,不说外行话、不敷衍听众,这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基本要求。但对于有准备的情况下按照预计思路走,节目效果还是可以达到,一旦遇到突发问题,多数情况下节目质量就大打折扣了。总结发现多数存在两方面问题。
2.1 语言表达缺少深度与广度
广播语言表达讲究口语化。但很多时候口语化被错误的理解并运用为“随意化”“词语化”。所谓“随意化”就是语言运用中太过于随意,张嘴就来。“词语化”就是所用的词语比较笼统,没有指向性,表达上也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甚至也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和要害。
有稿播音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胸有成竹,但即兴表达出的内容却没有回旋的余地。因此,无论主持人对问题持有怎样的看法,在直播的特定时间内,谈论的内容有限,应尽量言简意赅。
2.2 播音主持以外的专业知识匮乏、心理存在表达障碍
一些主持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少有专业知识的积累,碰见阅历丰富的嘉宾或听众,知识储备远远不能应付临场发挥,说外行话,问外行问题,于是节目冷场,没话聊,一味地让嘉宾表达,掌控不了直播节奏。甚至心理上存在表达障碍、怯场,把话筒前的语言和状态与生活中混淆在一起,全然不顾声音和形象。
3 广播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即兴表达应具备的素质,如何提升
3.1 要有较高的新闻素质
新闻素质包括主持人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这种素质需要主持人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接触新闻事件,去感受去积累,能够做到准确判断一条新闻价值的大小,从而展开合适的即兴评论和讨论。主持人的即兴表达能力是建立在对各项政策、法律法规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的,只有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才能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应对突发、化解矛盾和尴尬气氛。
3.2 说话要有逻辑性
对即兴口语表达来说,思路整理非常必要。直播过程中,主持人针对嘉宾不同论点及涉及的事例,要在之前做好相应的案头工作,了解和判断嘉宾表达内容的重点或提纲的大致内容,总体思路要清晰,并通过即兴表达合情合理地、合乎逻辑的融入节目之中。有时,主持人在评述过程中所持的观点是正确的,细听其每一部分的论述也是有道理的,但从整体上来看,有些论述只是想哪说哪,没要整体性。再如,听众正在说一件事情,主持人自以为听明白了,或是觉得听众语言表达不顺畅,在没有把存在的问题说清楚之前,硬生生打断并马上开始下结论、评判,有时听众往往不知道主持人到底在说什么,一来二去便耽误了直播的有限时间。还有时,主持人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且自己对此进行了大段说明和解释,描述半天也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更不会帮助听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会给人带来结构不完整和目的不明确的感觉。
应该说,有理有据的表述才能使听众信服。主持人在节目中对话题的参与及讨论、所表达的即兴观点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能无凭无据、武断蛮横地反驳嘉宾或听众的不同意见,让对方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比如,国家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本来是对盘活农民手中的土地资源、提升土地资源效益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好事。但这项重大决定实施的前提,首先是清晰农民的土地产权,而国家对农村土地进行产权清晰并允许承包权流转,意义非同寻常。甘肃宁县焦村乡任村民生专业合作社,是当地率先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上的鲜活事例。而发现盘活土地经营方式在宁县正是通过首个土地股份合作社来让越来越多农民以契约的形式,把世代耕种的土地自愿交付给种田能手或龙头公司经营,自己告别土地,进城务工。虽然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整体上还没有真正启动起来。有些地方的农户为完成定购任务或避免抛荒,把承包地无偿甚至“倒贴”转包给别人,土地使用权流转不仅没有收益,反而成为一种负担。有农民打进热线反映此事,可当时笔者不完全清楚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节目中不知道如何作答和了解这件事的要害,紧张之余及时留下了这位村民的电话,之后的一周时间里大量了解这些土地流转的典型事例,并就土地流转承包中存在的问题和流转过程中注意的事项,邀请到了曾获得“全省农村土地承包规范化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土地承包政策专家进行了解答。节目中后续连线了甘肃省社科院院长就土地流转的深远意义和土地流转的紧迫感做了深层次解读与剖析,节目最后就土地流转本质是“财产性收入”的这样一个问题做了即兴简短的点评,深化了主题。
言之有理、考之有据的表达,将其引领到节目的主题上,听众往往会很容易接收到主持人的观点和所传递的信息,忌信口开河、高谈阔论。可以说,没有组织和节目的驾驭能力,就不能有效组织语言表达。
3.3 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主持人的知识储备不丰富,往往会出现重复使用雷同的词语来说不同的事情,如“我觉得”“我认为”等枯燥的表达时常出现在评述中。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知识储备是多方面的,除为本期节目搜集资料外,日常政策类常识和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几年前,笔者为办一档农业节目曾经去吉林省台学习考察,受到不少启发。吉林当时12316新农村热线的信息服务给“三农”带来了技术、市场价格、政策等咨询服务,通过参观吉林省“12316新农村热线”综合服务平台,“12316新农村热线”数据整理及分析中心、吉林省农村多媒体制作中心和吉林省农业数据备份中心,发现吉林“12316”新农村热线已不仅仅是一部热线电话或一个服务平台,而是成为吉林省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著名品牌,通过“电脑、电视、电话、电台”四电合一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已经在当时最大可能地满足了农民的多样性、多渠道的信息需求,也为当时办好《12316“三农”热线》节目提供了知识储备。后来,笔者主持的这档节目在甘肃省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其中,拓展的一期节目关于全省发展《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科教节目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评选的全国科技好新闻奖。
3.4 要注重语言的口语化,切忌随意性
语言口语化,书面性不要太强。这是即兴评述跟评论文章写作差别最大的地方。除引用名言典故外,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口语化会让听众听起来更贴近、更易懂,但切记口语化不是低俗化。把精深的道理通俗化需要更强的语言功底。现在有一些新闻播报类节目听起来轻松、舒服,但某电台一档新闻节目中播报完一则新闻内容后,女主持人随口评论到:“哎,这新闻没什么意思,我们换下一条……”这样的即兴口语化表达有失分寸。尺度的把握,适度的调侃都要依据一个“度”字,而不是信口开河,胡言乱语。
3.5 情感要丰富,态度要诚恳
新闻监督节目首先要保证节目顺畅,之后才能让节目生动、圆满。新闻节目主持人立场要客观,内心情感和想法要想在节目中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不能缺少表达技巧的支撑。例如,笔者有一次主持农业节目,听众打进热线上来就问:“主持人,你们是不是啥都懂,啥都能解决?”听到这话当时笔者心中一惊,万一节目里解决不了听众会不会在节目中说些不该说的话,于是,告诉这位听众:“要不您先说说您的问题,直播时间有限,回答不了或者不能解决的,节目以外的时间我们专家一定会尽其所能。”听到这儿,听众态度突然舒缓了,非常自然地说出了他遇到的问题。其实,每天热线过程中类似这样的事不少,即兴要及时,表达要在“点儿”上,如果话赶话,语气态度不合适,就有可能会给节目造成恶劣影响。
另外,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评述过程中也要有所体现。评述过程中,思维不活跃会影响丰富的程度,情感不充足则会影响评述的灵魂,给人以有形式没生命的感觉。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新闻的敏锐力非常重要,评述过程应能触碰自己内心深处,平实、客观。既不矫揉造作,也不冷漠无情,否则会影响听众对主持人素质构成的评价――因为较强的感受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是有声语言艺术训练的基本素质和重要方向。
4 结语
拥有较高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是主持人工作的制胜法宝也是广播事业中对主持人的要求。而准确把握广播媒体的方向和舆论导向,恰当的口语表达,特别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即兴表达,能够为塑造节目品牌和主持人形象、提高节目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1]付程.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鲁景超.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