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边缘人群”形象报道探究
2018-02-21何鹏程
何鹏程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日益突出,在以“边缘人群”为代表的报道引导中出现了诸多违背新闻伦理的不正之风。“边缘人群”主要指被社会忽视或极少关注的群体,他们往往缺乏话语权和社会地位,如同性恋群体,无业人员等。近年来,当报道对象为该类人群时,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会因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主流价值观的存在受到影响,媒体内容报道的失范造成了其形象的日益矮化。
1 “边缘人群”报道的伦理失范表现
1.1 符号化:窄化报道领域
当下,媒介对“边缘人群”形象的新闻报道存在主题单一、报道领域窄化的问题,在对社会群体进行选择性分化的前提下,媒体“界定了”有悖伦理和身份不受认同的群体,通过报道领域窄化产生群体间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将反常的、吸引眼球的少数群体划入“边缘人群”范畴,受众对该群体产生预设的框架和刻板印象。
1.2 歧视化:矮化报道用词
由“边缘人群”歧视报道引发的问题屡见不鲜,新闻报道者在新闻撰写时不能平等对待报道中的“边缘人群”,造成了资源不能共享、定性价值判断不公等。以北漂为代表的外来务工群体报道为例,媒体对其身份的用词使用“盲流”“打工仔”等,对其用词也多带有痛苦、难过的灰色情调,或是进行外来务工人员的“成功生涯”报道进行对比,矮化其之前的形象,被矮化的形象极易被影射至该群体的其他成员,存在直接的歧视性用词和话语不平等。
1.3 炒作化:过度煽情娱乐
媒体对“边缘人群”形象报道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存在误区,通过赚取受众眼泪以提高受众市场和点击率,而非真正挖掘现象背后隐藏的具有新闻敏感点的深度新闻,流于表面的报道方式不仅容易将报道对象的隐私置于“红线”附近,同时某些新闻也存在失实、夸大的情况。留守儿童忧郁情绪的特写照片、农民工归乡垂泪、北漂人群的艰难历程报道等,媒体多选择进行煽情娱乐,而未进行深度持续报道。
2 “边缘人群”报道的失范成因
2.1 传播地位的不对等
媒体报道服从于公共利益和公众意志,大多数受众是为主要的市场人群,决定了少数人群在话语权争夺中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边缘人群”被排斥在主流话语之外,其本身缺乏传媒活动的参与,媒介话语权被间接的剥夺和忽略,使该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
2.2 传媒报道的商业化
广告商是媒体的主要经济来源,媒体报道必须考虑信息有效接触的受众群体的身份和数量,而“边缘人群”一般缺乏媒介话语权,且其自身购买力和经济能力有限,往往不在广告商的考虑范围之内,“边缘人群”数量相比主流群体也较少,使传媒不会成为“边缘人群”的代表为其主动发声,造成形象过分矮化,对“边缘人群”权利和社会和谐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媒体报道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与商业化之间的矛盾,成为急需考量和解决的问题。
3 伦理重构的对策性探究
3.1 跳出刻板:延伸报道视角
在社会分化和多元程度日益加剧的当下,媒体在受众市场日益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传播,“边缘人群”久存的刻板印象以及相应的调查成本较大,造成视角的单一,面对当下媒介报道的简单化倾向和笼统整体的报道角度,在稳定数量的同时提升相应内容质量,延伸报道视角。总体而言,对“边缘人群”的关注角度不应仅仅停留在当下存有的社会认知之中进行“标题党”和“蹭热点”,更多的应克服自身的简单化思维,挖掘“边缘人群”的更多视角和真实生活,扩展反映其真实需求的主题范围,媒介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和均衡化。
3.2 编营分离:改进部门分工
面对媒体的商业化市场运营,媒体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常有冲突成为影响新闻工作者新闻价值选择和报道倾向的主要因素,面对冲突选择,媒体应当从内在结构进行改进,尽可能分离采编部门与经营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免为采编人员带来过多的经济和效益的双重压力,产生内容偏离主题或拉低质量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