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问答社区
——“知乎”的内容生产与舆论功能研究
2018-02-21王殿慧
王殿慧
知乎于2011年1月26日正式上线。2017年11月8日,知乎入选“时代影响力-中国商业案例TOP30”,目前,知乎已成为我国高质量社会化问答社区的代表。
1 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的内容生产特点
与传统的“百度知道”等网络百科不同的是,知乎侧重的不是概念性的解释,而是多样化的深入浅出的回答。作为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的内容生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用户生产内容
用户生产内容是知乎最大的特色。从提问到回答,都是用户自主完成,内部管理人员不参与也不提供任何专业回答。用户不仅是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众。很多人已经把看知乎作为了一个日常习惯,久而久之也有了自己回答问题,与众多知友分享自己的经验、见解的欲望。
1.2 专业性与权威性
虽然在知乎上人人都可以来提问与回答,但是可以看到,点赞数高、被收藏次数多的高票回答均是详尽的专业回答与论证。很多优质回答包含了图表、数据、外部链接等方式,力求回答严谨缜密。
1.3 内容的广阔性与包容性
知乎里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大到国家政治、教育问题,如“中国的性教育为何如此匮乏?”小到生活小窍门、各类情感问题,如“如何健康有效地减肥?”“鸭肉怎么做好吃?”“分手后怎样快速走出阴影”等各种话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很容易找到感兴趣的话题,所以知乎用户群体包含各行各业。
1.4 社交因素突出
用户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话题和回答者,并且可以通过私信、评论等方式与回答者建立联系与交流,甚至建立线下的社交关系。在知乎上,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甚至可以与其成为朋友。
2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分析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用户使用知乎主要为了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2.1 获取知识,满足认知的需要
获取知识是很多人使用知乎的一个重要动机。获取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动态、寻求深度分析、拓展知识面三个方面。和泛泛的获取信息不同,大多数用户使用知乎是为了寻求有价值、有深度、理性和专业的分析,想要获得高质量的回答。
2.2 用户共鸣,满足情感的需要
情感的需要大致包括寻找感情共鸣、感情支持、应对情绪三个方面。知乎用户在知乎上寻求各种帮助,包括相关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帮助,满足情感的需要。
2.3 社交圈子,满足社会关系的需要
社交动机包括找寻新朋友、找寻三观相同的人、同其他人交流讨论、和朋友分享这四个方面。在知乎中,用户的主要动机是在知乎上寻找与自己三观相同的人进行交流讨论。
3 知乎在公共事件传播中的舆论功能
3.1 设置公众议程
在多起公共事件的生成及爆发中,知乎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最典型的是“魏则西”事件。魏则西是知乎的活跃用户,他在知乎上讲述了自己患病及治疗过程的相关经历,在知乎上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波。
3.2 普通意见领袖的成长,促进平民话语权的崛起
知乎中意见领袖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既有李开复等互联网大V,也有张译等演艺明星,还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也有一些亲临事件现场的当事人或者各类事件的经历者。众多知乎中的意见领袖作为普通的大众,向人们讲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对待事物的态度,说出了普通群众的心声。
3.3 与其他社交媒体形成舆论共振
魏则西事件中,先是知乎活跃用户魏则西将自己的经历在知乎上讲述,受到很多人的关注。随后,有知名媒体人将此事发表到微博和微信,舆论在这两大社交媒体迅速发酵。随后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迅速将魏则西事件的舆论推向高潮。
[1]茹西子,胡勇.知乎——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理性试验田[J].新闻爱好者,2016(2).
[2]王秀丽.网络社区意见领袖影响机制研究——以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4(9).
[3]林芷羽.网络问答社区用户生产内容筛选机制研究——以知乎网为例[J].新闻传播,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