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如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2018-02-21陶维兵

学习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村民传统

●陶维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实现乡风文明作为总要求之一,体现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多元力量的参与、社会组织的发达、优秀传统的回归和“文化+”效应的外溢,更离不开文化自觉意识的培育。

一、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乡村文化保护需要依赖政府的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因此政府推动在乡村文化保护与振兴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保护传统文化依赖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政府的这种决定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政府可以为合理利用传统文化提供基础设施、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政府具有相对更高的权威来确保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免于遭到人为破坏。

尊重村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乡村文化保护的可持续性。西方发达国家在推动乡村文化发展中比较重视发挥村民积极性。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我国的政治优势。乡村文化振兴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最大的力量源泉是农民,最终的评价者也是农民。乡村文化保护中,虽然必须引入外来创新力量,但是归根到底必须依靠村民,充分发挥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激发出乡村文化振兴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任何排斥村民、忽视民俗商业开发与原住民共赢关系建构的保护利用模式,注定不能长久。推进乡村文化保护,既应重视村民意愿,努力动员和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传统文化保护中来;也应通过乡村文化保护,改善和提升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努力把更多的村民变成自觉的传统文化传承人。只有这样,乡村文化振兴才能真正见成效和可持续。

此外,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有利于实现乡村传统文化大保护、大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既需要政府扶持,也需要村民参与,还需要社会支持,三个方面的力量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从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社会支持主体主要包括商业机构、公共组织、科研机构等,主要提供的则是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唤起以及资金、技术与创意的注入。国内如,广州市深井村活化改造中,由中山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提供的创意和技术支持至关重要;上海市三林镇在完善社区文化空间中,由民间力量举办的西城隍庙庙会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江苏、浙江的古村落民俗文化开发利用中,民营企业则厥功至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乡村民俗文化保护中,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表现得更为明显。英国政府的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政策及其实践,是在英国乡村保护协会等社会团体的直接推动下才启动和实施的;德国乡村衰败所引发的要求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乡村人文传统的社会思潮,对政府的乡村发展政策产生重要影响;法国“最美乡村协会”的成立及其活动,促进了政府维护和提升乡村历史文化遗产品质的系列政策实践;美国纽约的阁楼保护和再造运动,则展示了个体艺术家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建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客观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渐进性和长期性

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农村文化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如,德国乡村文化发展受到整个德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影响的特征非常明显。在二战后持续近二十年的“黄金时代”,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追求导致对乡村文化风貌特色的忽视和破坏。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乡村历史文化特色保护的重要性才逐渐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其后,德国开始了乡村整治的规划及其实施。我国乡村传统文化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政治运动中受到巨大冲击,一些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被无序解构,在改革开放以后又进一步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很多乡村风貌损毁比较严重。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速放缓,人们对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步提高,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日益成为政府和公众层面的共识。当然,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总体意义的历史性和阶段性特征,并不必然排除其跳跃性。由于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形成更早,其成功经验的示范效应极易与中西部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追求达成一致,从而使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民俗文化保护跨越发展阶段的限制。近几年,陕西、贵州、云南等地非常成功的古村古镇开发案例,即是这一特征的例证。

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乡村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要在现代条件下传承和保护好农村传统文化,也必须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准备。实践证明,很多经典的乡村文化保护案例,都是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持续努力下才最终取得成果的。如德国的“美丽村庄”运动和法国的乡村文化复兴运动都持续了50多年,日本合掌村的保护开发从二战前即已开始启动,并且直到现在其保护策略和政策工具仍然在不断改进之中。

三、合理选择乡村文化振兴策略和政策工具

由于不同乡村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地域文化等不尽相同,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策略和政策工具必然表现出差异性。我国广大乡村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传统文化保护策略选择应取决于当地文化遗存和历史文化资源的现实状况,特别是应立足特色和发挥比较优势,以提高保护和利用效果。从目前国内的相关案例看,有些地方简单复制其他地方的做法,却“画虎不成反类犬”,其原因就是脱离了自身特色优势。同时,在选择保护利用策略时,应把本地特色和比较优势与受众消费偏好、市场发展趋势等因素结合起来,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从静态展示阶段向活态传承、动态体验阶段转变。

从提高乡村文化振兴策略的效果看,静态展示与动态传承、活态保护的相互结合至关重要。乡村传统文化既包括物质形式的历史遗存与传统建筑风格,也包括非物质形式的传统人文生活景观和文化遗产,其保护利用的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区别。如对于具有历史价值、不可复制的历史遗存和文物,以及村落的传统文化风貌,应坚持原生态保护,切忌先拆真文物,再造假文物。对于一些与生活关联性较强的民俗文化形式,如传统居住形式,可尝试采取动态性保护、创造性保护的途径实现更新与保护目的。有些古民居如海南黎族茅草屋确实有保护价值,但是其维护成本高,居住功能和舒适度相对现代建筑又大大逊色,因此很多由于长期空置年久失修,濒临损毁。解决这个保护难题,就必须通过开发民宿、保留外在建筑形式与提升内部功能等途径进行创造性保护,促进古镇古村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休闲方式有机接轨,让村民从传统生活方式中获利,从而提高村民保护积极性。日本合掌村乡土文化保护的成功之处,即在于以多种形式保护和展示原生态茅草屋建筑样式,并适度开发利用合掌民居。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手工技艺,可探索通过生产性保护模式实现传承与利用。近几年,《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本草中国》、《手造中国》、《百心百匠》等非遗技艺纪录片大热,表明传统手工技艺的动态展示更能引起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兴趣。因此,依托古村落传统手工技艺复原传统手工艺制作流程,为游客提供观赏、体验、购买的生动文化生活场景,将是乡村传统文化动态传承与活态保护的一个可期待的有效途径。

四、不断提高乡村振兴的文化自觉

乡村文化振兴归根到底要依靠村民,因此培育乡村治理主体和常住居民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与内在文化自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果把乡村传统文化比作鸡蛋,要使鸡蛋孵出小鸡,不能单纯依赖从外部去打破它,必须依靠具有从内打破鸡蛋壳的生命力,因为从内打破才是成长,才是接续。乡村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渐积淀而成,同时也仍然处于不断的重构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来都是存优去劣的历史过程。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标,是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代际传承的健全机制。然而现实的困窘在于,过去那种基于农耕模式和血缘关系的生活型代际传承体系已遭到严重冲击——父代与子代生活空间不一致,父代与子代之间的权威发生转移,处于主导地位的子代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更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唤醒乡村内在力量的文化自觉,就必须建立学习型传统文化代际传承体系。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介入和发展传统游学体验,提高少年儿童对乡村民俗文化的认知,培育他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意识,提高其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开发和民俗文化社会宣传,激发社会公众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参与保护的热情。近年来,我国也日益重视民俗文化意识培育,出现了一些效果较好的传习案例。如2017年10月非遗技艺纪录片《寻找手艺》上线后,首月网络播放量即突破200万,既扩大了民俗的传播范围,提高了民俗文化的影响力,也创造了可观的收入,表明形式活泼、制作精良的民俗文化传播作品,可以在帮助公众了解传统文化和重拾文化自信、发挥社会功能与获得市场认可、创造经济效益这二者之间实现平衡。

进入新时代,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和文化软环境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农村居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通过不断提高乡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合理选择乡村文化振兴策略和政策工具,则乡村文化振兴前景可期。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村民传统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