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加强民族团结关系探析∗
——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视角阐释
2018-02-21李晶晶
李晶晶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丰繁多样,中华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筑牢需要文化认同,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根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多元一体文化传统,包容开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让民族团结的精神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
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概念辨析
(一)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延绵流长,文化也一脉相承。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周易》首次同时使用了文与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①此一名论,观察“天文”(自然规律),故知时序,观察“人文”(人间条理),教化世人,以此成就平治天下的大业。“人文化成”是中华先哲对“文化”的精辟诠释。
西汉末年,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将“文化”组合:“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②这里的“文化”与武力相对。总之,“文化”一词有着“以文化人”“文治教化”的意味。
而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包括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 而狭义的文化仅仅是指人的精神生产活动的成果。本文中讨论的文化使用的是狭义的文化含义。
民族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体,著名学者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③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共同体,即多元一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族实体和文化意蕴协同发展,在民族发展过程中,文化和民族发展如影随行,相伴而生。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也决定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格局也是多元一体的,不同文化在发展中既相互碰撞,也在相互交流中向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而且从历史角度看,相互融合的趋势是主流,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的文化根源,是中华民族的深厚基因和有力支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化构筑中华各民族的精神命脉,让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加强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二)中华文化的多样多元性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56个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百花齐放的“百花园”。作为承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精神意蕴,中华文化孕育、生成、发展在中华民族这片沃土上,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稳定的文化气质,形成了多样多元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之所以多元化,其影响因素是多样的。
1.中华民族的物质实体——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衡
现实的社会物质条件对文化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现代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多万平方千米,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13亿多的人口,而古代中国由于疆域辽阔,交通不便,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社会政治文化等的发展水平也各有差异,因此形成了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区域,这种文化区域孕育了不同民族,构成了不同的文化格局。
2.中华文化自身的独特性,中华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包容性
儒家文化自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历经上千年的世事变迁,虽然期间有发展、辉煌、低谷,但是其文化精髓仍然留存于世,更是在现代中国散发出勃勃生机。同样,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还表现在少数民族的丰富文化上,“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敕勒歌》之所以流传后世,是因为充分表现了草原民族的生活和文化,当然还有农耕民族、渔猎民族的文化,这些不同风格的文化流传到现在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也不表明是一成不变的,其发展还具有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体现在和其他文化交流发展过程中可以接受、容纳并吸收成自身文化的一部分,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中华民族的开放性、创造性
中华民族是最具智慧的民族,善于学习并创新,在和外来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更具有生机与活力。佛教源于印度,东汉末传入中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中国传统儒学相互影响、相互吸取、相互融合,在改变自己中得到了发展,也使中国文化发展到新的阶段——形成了儒、释、道三大文化体系。尼采曾经评价希腊文化,希腊文化在遭遇强大而优越的东方文化时,并没有成为“机械混合的文化”或“装饰性的文化”,而是牢记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弄清楚自己的真实需要,并没有长久追随东方。可见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需要在和外来文化交流中,坚守自己的文化精髓,发挥创造性进行文化结合,在现代社会,中国人有智慧并且有能力进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中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虽然中华文化多元多样,但是纵观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交融一体是文化发展的主流,同时,中华文化的交融一体化有利于深化民族团结。中华文化交融一体化趋势主要和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1.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实现统一后,汉族和少数民族间虽然有冲突和战争,但是统一是国家发展的主流,边界的“茶马互市”“马绢互市”就是很好的例证。唐朝时期不仅任用大量少数民族官吏,而且采取“民族平等”的民族政策,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参与管理的局面。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得各民族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逐渐形成了呼吸相关、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是文化间的认同学习和吸收转化,是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融,才使得中华文化逐步走向交融一体的格局。
2.文化自身的发展特性推动了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自身有其发展规律,在历史上,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存在落后文化向先进文化学习的现象。在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过程中,游牧民族向中原人学习先进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乃至改变生活习俗,促使自身的社会形态发生历史性的飞跃,而中原人向游牧民族学习骑射技术,文化在学习互鉴中实现融合。在整个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互派使者、和亲、通商等方式,中原带给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技术、知识和文化。各民族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的照搬照抄,而是结合自身民族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吸收外来文化以适合自身发展,抛弃不适合自身发展的内容,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从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3.我国向来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从古至今,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有过分裂混乱,但是大体上是统一的国家。现如今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政策,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尊重差异的同时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合和”的体现,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政治主张统一并实现统一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在政治尊重和保护的情况下实现文化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关系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是民族的精神起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深受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内容和发展离不开民族团结,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统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发展阶段与各民族的团结交融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各民族加强团结交融的过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各民族都对其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④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多姿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各民族的团结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是华夏文化,“华夏是多源汇合体,主源是夏人、商人、周人等,支源是苗蛮、百越等民族。华夏族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周边少数民族彼此交往,相互融会。”⑤“华夏族”是多民族相互融合的民族,在团结交融过程中孕育了自己的经济、政治制度,并形成与其相应的文化集合——华夏文化。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青铜工艺,集大成的散文与诗歌——《尚书》和《诗经》,具有哲学气质的古籍——《周易》,这些文化都展示出华夏文化在华夏族团结交融一体的过程中形成的壮美身姿。
2.各民族的团结交融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各民族在交融发展过程中的集大成,有着丰富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尚合和”等内容。以“尚合和”为例,和是指对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著名学者钱穆研究合和文化时,不否定文化冲突和变异,但更强调中国文化的融和。他说:“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⑥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团结统一是主流,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政治上互通有无,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民族间的团结统一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特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合和”的传统可以窥见中华民族团结交融的主流趋势。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各民族的团结交融
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识别码和身份证,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各民族的团结交融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向来是具有创造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历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间的团结交融,有利于创造主体——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其次,各民族团结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为文化的繁荣创新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各民族有着相同的中华民族创业史,共同创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随着民族的团结发展生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内涵和意蕴。
(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1.弘扬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人民的情感认同
“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是中华民族深厚传统和文化自信的历史来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向全世界人民彰显中华民族是团结统一的,也有利于中华各族人民增强情感上的认同,找寻团结统一的历史基因,增强民族团结的历史厚度和文化根基。
2.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加强民族团结,必须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四个认同”⑧。其中基础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⑨而中华文化的来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认同感,才能巩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全球化的21世纪,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和国防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兴未艾,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全面提高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话语权,因此,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之伟大在于各民族的团结,中华文化之丰富在于各民族的创造,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坚定民族团结、砥砺前行的决心。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缔造的,博大精深,连绵不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⑩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以爱国为例,爱国是热爱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家是政治层面的概念,虽然世界朝全球化方向发展,但是国家仍然是最基本的单位,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加强各民族的团结,最基本的要有国家意识,热爱自己的祖国,文化没有国界,但是创造文化的主体有祖国,因此加强民族团结必须以热爱祖国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维护国家统一、开发边疆、抵御外辱的共同奋斗中形成的,尤其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多年间,在中国屡造外国侵略、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是各民族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辱,无数次的浴血奋战凝结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底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爱国相契合,爱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三、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视角下加强民族团结的途径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从多元角度看,56个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从一体化进程来看,各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发展脉络、相同的历史经历,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气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起点,已经融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血液。加强民族团结需要充分考虑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尊重文化差异、发展文化多元、结合时代特点、实现一体交融,为民族团结筑牢文化根基。只有通过民心所向、文化所驱,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才能坚不可摧,越筑越牢。
(一)加强民族团结需要认可文化的多样性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加强民族团结需要尊重民族发展的历史,认可各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尊重首先应该是政治上的尊重,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平等不仅包括各民族主体的平等,还应该有各民族文化间的平等,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没有优劣之分,加强民族团结应该尊重文化差异,坚决摈弃大汉族文化思想和文化狭隘观念;各民族共同繁荣包括文化的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块头小,抵抗市场冲击的能力弱,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严重,国家应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大力发展符合实际的文化产业,“通过政策支持,深化战略部署,强化法制保障,完善政策体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少数民族文艺繁荣发展。”通过政策保障、经济扶持、产业多元,缩小各地区的差异,尊重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繁荣文化市场,让每一个民族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中找到归属感,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全面的宣传和继承自己民族的文化,这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优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瑰丽的宝库,民族团结需要各民族在文化领域找到归属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并不冲突,相反会促进各民族平等的交流,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巩固民族团结的文化基因。
(二) 加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交流,推动中华文化一体化进程
虽然中华民族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但是基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加强民族团结,需要加强各民族优秀文化间的交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关键是“要正确认识交融、切实尊重差异、逐步缩小差距。”正确认识交融,交融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迁徙、贸易、通婚甚至是冲突、战争等过程中实现的,每一个民族追溯其历史发展过程都可以找寻到和其他民族交融的影子,要尊重各民族文化特色,尊重各民族各方面的差异,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加强各民族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逐步缩小差距,这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现阶段国家加强了中西部地区的建设,但是我们仍要看到,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仍有差距。缩小差距,应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互帮互助,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东部地区可以为中西部地区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中西部地区可以吸引东部地区旅游消费,实现地区间的文化互助,优势互补。
通过正确认识交融、切实尊重差异、逐步缩小差距,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各民族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各民族的血液中,实现民族团结。
(三)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和现代社会的先进文化达成共识。如爱国精神,明末,顾炎武曾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被梁启超以八字成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代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孙中山振臂高呼“振兴中华”,这种爱国精神从历史中走来,并将走向未来,并有长盛不衰的价值魅力,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到现在又有了新的内涵,并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弘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在个人层面进行弘扬。加强民族团结,不仅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活力,使之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从各民族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共同构建、共同享有的,代表着整个社会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四)加强民族团结要做好文化工作,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人的工作
加强民族团结,需要在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视角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交融一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我们应该注意,无论是民族团结工作还是文化工作,这都涉及到工作的主体和客体——人,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做好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了解各民族成员所想所需,运用各种形式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了解群众思想动态,提高各民族成员的整体素质,让每个民族彼此开放包容、尊重差异,面对问题敢于思考和判断,激发创新活力,让每一个成员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充分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感受到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让每一个人有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进而为民族团结凝聚人心,收获后备力量。
注释:
①《周易·贲卦·彖传》。
②《说苑·指武》。
③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④⑦⑧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
⑤冯天瑜:《中华文化生成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93页。
⑥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162页。
⑩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