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塞尼卡谷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8-02-20杭柏林李杰
杭柏林 李杰
猪塞尼卡谷病毒病,又称猪原发性水疱病、猪原发性疱疹病,是由小RNA病毒科塞尼卡病毒属中的塞尼卡谷病毒(又称塞尼卡病毒A)引起的豬的一种新发传染性病毒性疾病,跛行、厌食、嗜睡、发热,口、鼻吻、蹄部冠状带等部位出现水疱,与口蹄疫、猪水疱病、猪水疱疹和水疱性口炎在临床上难以区分。2007年,加拿大发现了塞尼卡谷病毒引发的猪原发性水疱病临床病例。2015年以来,该病在巴西、美国、哥伦比亚、澳大利亚和泰国时有发生,并有蔓延之势。近年来,我国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均有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应引起国内养猪行业的高度关注。
一、诊断技术
1. 流行病学诊断
病猪和亚临床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猪的鼻吻、蹄冠、口唇等部位的水疱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目前尚不清楚猪塞尼卡谷病毒能否通过直接接触病猪、污染物、气溶胶、昆虫(作为传播媒介)等方式进行传播,但有人认为病毒可能通过尿液进行传播。猪是塞尼卡谷病毒的易感宿主,牛和鼠可能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因为在牛和鼠的血清中检测到该病毒的中和抗体。断奶仔猪及保育、育肥和繁殖各年龄段的猪均可发生该病。母猪的发病率高达70%~90%,但死亡率可低至0.2%左右,10~15天后症状得到缓解,病猪逐渐康复。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4日龄新生仔猪的发病率可达70%,死亡率为15%~30%,仔猪群临床症状和高死亡率可持续2~3周。猪群发病4~5个月后,几乎不再有新病例。猪塞尼卡谷病毒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在春秋季节发生。
2. 临床症状诊断
该病的潜伏期为 4~5天。猪感染后通常表现为急性、自限性水疱症状。繁殖母猪和公猪的鼻吻、口腔黏膜(任何皮肤黏膜交界处)会出现1个至多个大小不一的完整或破裂的小疱或囊疱,蹄冠状带和蹄壁周围发红或热烫,有时破溃后呈溃疡状或糜烂状,10~15天后结痂,同时伴有跛行、厌食、嗜睡和发烧(39.5~40.5℃,高时可达41℃),偶见腹泻。新生仔猪体态虚弱,嗜睡,不愿吸乳,呈急性死亡,在蹄掌部可见部分化脓性小疱。成年猪通常呈亚临床感染,大多数成年猪感染后预后良好。
3. 病理变化诊断
个别病猪可见浆液性纤维素性腹膜炎、心包炎,局部空肠炎和局灶性胃溃疡。显微镜观察,远端肢体、口腔和鼻吻病变中可见角化、角化不全及角化过度症、表皮增生、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纤维蛋白渗出、水肿、急性出血和出现核碎片。偶尔可见溃疡性胃炎、淋巴浆细胞性肝炎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 实验室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目前,用于猪塞尼卡谷病毒病诊断的实验室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病毒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免疫组化、间接ELISA、竞争ELISA、常规RT-PCR、实时荧光RT-PCR、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新型RNA原位杂交技术等。其中,ELISA方法可用于常规动物的筛查,其他方法可用于进一步确诊。取样检测时要注意时间,水疱出现时检测最敏感,结痂后检测敏感性降低。
5. 鉴别诊断
该病在临床症状上与口蹄疫、猪水疱病、猪水疱疹和水疱性口炎等水疱性疾病很难区别。确诊还得依赖实验室诊断。
二、防治措施
1. 预防措施
疫苗免疫应该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法。虽然有公司和研究院所开发出猪塞尼卡谷病毒相关疫苗,并已申报相关专利,如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明的A型塞尼卡谷病毒样颗粒疫苗和A型塞尼卡谷病毒灭活疫苗,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塞尼卡谷病毒疫苗可提供高效的保护力。然而,这几种疫苗还没有商品化。
认真做好猪场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防范措施。因猪塞尼卡谷病毒与口蹄疫病毒的结构特性相似,一般认为两者具有相似的理化特征,在消毒时可采用相同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如用2%乙酸、0.2%柠檬酸、2%氢氧化钠、4%碳酸钠、醛类消毒剂、次氯酸盐等对猪场环境、防护服和车辆等进行消毒。在引进种用家畜(如猪、牛)及其遗传物质(如胚胎、精液)时应做好检疫,严禁将流行毒株传入猪场。
曾发生过该病的阳性猪场,应提高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对猪舍、设备和工具严格清洁和消毒。
2. 治疗措施
猪群一旦发生水疱性临床症状,应立即报告当地兽医部门,暂停养殖场一切动物移动,等待调查检测结果。建议参照口蹄疫防控技术规范和防控应急预案进行猪塞尼卡谷病毒病疫情处置。当确诊疫情后,最好实施严格的封锁与扑杀措施,捕杀病猪及同群猪,向上溯查病毒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该病不同于口蹄疫,因此有条件时可进行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对感染猪进行相应治疗,如补充营养、给予退烧药、水疱部位的护理等,同时应注意防止继发感染。
(作者联系地址:杭柏林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邮编:453003;李 杰 河南省新乡市农牧局 邮编:45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