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研究
2018-02-20郝敏姝
郝敏姝
(晋中市榆次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山西 榆次 030600)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用高消耗和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给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成为世界上能源损耗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即将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为抢占新一轮竞争的先机,我们正逐渐抛弃落后的工业发展模式而走向生态工业的绿色发展道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高效、节约、绿色、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 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现状
传统产业是指煤炭、钢铁、纺织、机械、化工、造船和建材等工业行业。技术改造是改造传统产业的有力抓手,对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对调整产业结构、振兴传统产业意义重大。
要进行技术改造,就存在一个技术源问题。从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道路和实践经验我们可以看出,不外乎两个主要的技术源:一个是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另一个是引进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为己所用。这两个技术源都要求企业对获取的技术来源进行合理搭配,使其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而起到提升企业的规模与效率的目的。但核心技术不会被轻意地引进,需要靠自身研发[1]。
多数地区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问题现状是:一是虽然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过重视,但切实改变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仍然薄弱。二是由于很多技术重复引进以及重复开发,使企业的同质化与过度竞争现象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企业长期的发展,不利于产业发展与市场培育。三是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项目改造难度大、投资回报率低,很难吸引投资,造成了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少、投资小。重大工业技术改造项目的缺乏,使得工业投资增速较慢,发挥作用不明显。
2 技术改造的新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为代表,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一些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传统工业发展正逐步萎缩[2]。这种形势要求传统工业必须进行技术改造才能发展生存,技术改造是加快传统工业优化升级的有力杠杆,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成功经验。下面介绍几种技术改造方式:
2.1 围绕绿色制造实施技术改造
1)余能发电。我国水泥消耗量巨大,1 t水泥熟料需消耗120~130 kg原煤,熟料烧结过程中大量的余热通过窑头篦冷机和窑尾预热器耗散。通过目前已成熟的纯低温余热发电,1 t熟料发电量约 23~30 kW·h。采用纯低温余热进行回收发电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智海企业集团榆次水泥有限公司拥有两条2 500 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热量配套建设9 MW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年发电量 4 656.4×104 kW·h,年总收入2 200.14万元,年节约标煤1.8万t。余能发电技术技术在钢铁、化工等工业也有很高的研究及推广价值。
2)固废利用。2015年我国城镇固体废弃物超过20亿t,如何有效利用城镇固体废弃物是一个难题。2006年中信重工开发了利用水泥窑消纳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将垃圾处理系统与水泥生产系统合二为一,在垃圾焚烧炉中分解和防止有害气体的二次生成。燃烧废气还可进入回转窑废气处理并进入余热发电系统回收发电,替代部分煤用量。通过收尘器将飞灰和灰渣通过煅烧和水化反应固化在水泥中,作为水泥原料再次利用,实现可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该技术的水泥产量与垃圾消纳质量比约为10∶1,并可节煤9.6 kg/t熟料。
3)热电联产。城镇居民冬供热主要采用区域燃煤锅炉、地热、燃气壁挂炉等方式,但具有污染物排放严重、难于控制、热效率低等缺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低真空供热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将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成为热电联产厂,既减少冷源损失,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采用高背压乏汽余热利用技术,增加供热能力,供热面积达 1 600 万 m2。
4)节能减排。瑞光热电完成了多次技术改造,形成了集中供热、高背压乏汽余热利用、超低排放、城市中水回用及废水处理、全封闭煤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亮点。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均优于国家新的火电厂排放限值。2016年4月国家能源局授予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全国煤电节能减排示范电站”称号。
2.2 围绕新产品开发进行技术改造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这就需要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增强企业生命力。山西方盛液压设备有限公司以新产品新技术为引领,自主研发四大新产品:液压私服控制无箱式垂直分型造型线、液压比例控制脱箱式水平分型造型线、1250液压比例控制双压头有箱式静压造型线、铸造生产专用六轴打磨机器人。在新产品的带动下,企业打破的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从原来的以液压系统、液压元件为主转向以液压技术为核心的液压机械装备为主,企业向高端装备制造方向迈进。
2.3 围绕工艺技术进行技术改造
山西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性的开发出一种生产无砟轨道板先进的工艺方法设备:采用固定工位流水作业法,即一个工艺节点对应一个固定工位、产品(轨道板)流动的作业方法。新设备的特点:工位自动化升级投入低,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相对于原工艺同等日产量,可节约40%的土地面积、50%的厂房建设、70%人员、70%的起吊设备、50%的土建,转场成本可降低50%。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先张法固定工位自动生产线的生产制造,为我国当前自主知识产权高铁的建设以及未来高铁技术走出国门提供装备技术保障。
3 山西要以技术改造为抓手改造传统产业
1)充分运用技术改造手段。煤、焦、冶、电是山西的传统工业和支柱产业,尽管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较快、发展态势良好,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如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薄弱、人才的技术的制约等,仍难以成为我省的主导产业。经济新常态下,山西应充分运用技术改造手段,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传统产业从低端领域向中高端领域配置,以《中国制造2025山西行动纲要》为指引,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实现新旧动能相互结合、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3]。
2)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山西省多数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高。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薄弱仍然是制约我省产业升级的重要瓶颈。2015年,山西省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132.5亿元,比上年下降1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137亿元,增长率为-0.74%,与发达省份存在很大差距,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
3)完善体制和机制。要完善山西省加快推动企业技术改造的体制和机制,优化投资环境,需要山西省政府的政策支持。因此,2018年6月《山西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2018年山西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规模达到了20亿,比上年翻了一番,可见山西省委、省政府对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转换增长动能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以《山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为统领,在技术改造行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要围绕关键技术和项目来发展,加强统筹协调,高效利用有限资源;同时要实现系统功能的互补与耦合,有效形成合力,避免出现影响项目建设的短板。
4)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和项目。要紧紧围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重点技术和关键项目来具体实施。如太钢不锈钢冷连轧工程采用新工法、新技术,吨钢综合能耗下降6.55%,回收能源增加6.8%,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生产铁路、汽车、石油化工等各行业所需的系列高端不锈钢材料。该工程工艺技术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2018年月2月捧得“国家优质工程奖”。2015年底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在晋中竣工试生产,标志着我省拥有了第一条全流程轿车生产线,投产后的两年时间内,吉利公司又进行FE-7升级改造项目,实现了FE-3Z电动车、FE-5汽油车、FE-5甲醇车及FE-7汽油车混线生产的新格局,工厂整体产能从原有的12JPH升级达到24JPH;实施的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为10万台新能源汽车配套零部件制造,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