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与现实意义

2018-02-20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协商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政党协商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接上期)

(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民主政治理论

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是党的人民政协理论的思想源头和理论依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独创性地探索出中国发展民主政治的组织形式及其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继续深化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协商民主理论。这是对党的人民政协理论的重大发展。

一是科学阐明了“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他还说,“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过程。”这是对协商民主内涵的深刻揭示。从总书记的论述看,这一概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协商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协商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其次,协商的主体是人民内部各方面。第三,协商的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第四,协商活动应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第五,协商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二是作出了“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的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是对中国人民民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它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在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协商,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

三是深刻揭示了我国协商民主的人民性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还是国家机关施政,都必须坚持贯彻群众路线”。明确了人民性是我国协商民主的本质特征,并进一步阐明了协商民主与党的群众路线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提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的重要论点,强调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只有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并在协商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才能使所作的决策和全部工作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反映了新时代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要求,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协篇”,对于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为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伟大的实践孕育和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和指导伟大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实践中形成的。这一重要思想一经形成,便反过来对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创造性运用,在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基本特征的深刻把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为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人民政协、怎样建设人民政协的时代课题,是新时代统揽人民政协各项工作的总纲。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和使命任务的科学揭示,对人民政协重要原则、制度架构和能力建设的深刻阐明,对协商民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系统阐发,以及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和发展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的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为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为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思想引领

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独特的角色定位,担当着特定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就要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民主协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要求我们在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在每项重大改革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中,都要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协商,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使改革事项的决策过程和实施过程真正成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过程。“这样做起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才能具有深厚基础,也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人民政协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有效组织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商国是,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为人民政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战略指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阐明实现中国梦重大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指明了实现这个梦想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路径。他不仅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而且还深刻阐明了凝聚中国力量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而凝聚中国力量,就需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实现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而要实现这种大团结,人民政协具有独特优势,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作为其中的一大工作主题,人民政协的团结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大团结大联合。致力于这种大团结大联合,是人民政协为实现中国梦有所作为、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特征。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同时,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具有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独特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任务,赋予人民政协不可懈怠的神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冀望人民政协,要坚持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团结联谊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

(四)为人民政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更好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深入思考人类历史命运的基础上发出的时代最强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全球性挑战,把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大势,阐明了政党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与美好为目的,已被许多国家公认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推动这一事业,当然离不开政党这一重要力量。

政党要在治国理政或构建国际关系中更好发挥作用,必须要有更好的政党制度作保证。究竟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更能适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许多追求人类文明进步的国际人士都在思考和探索。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倡国,中国为人类对更好政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共商共治为核心理念的这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当代全球治理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它创造了全新的政党制度模式、全新的政党关系和全新的执政方式,已在中国显示出了巨大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但是,“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愿同世界各国政党加强往来,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开展文明交流对话,增进彼此战略信任,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强调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作为运作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专门机构,人民政协要自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和指明的方向,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履行好职能、不断谱写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的同时,利用各种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政治对话平台,广泛开展国际范围内的对话与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政党分享治党治国经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全文完)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政党协商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