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幸福感
2018-02-20郝艺
文/郝艺
在这个越发注重生活品质和内心感受的社会里,幸福感成了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每年大大小小的幸福感调查以及基于幸福指数的各种定量分析便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对于处在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一大目标的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居民而言,感知幸福“别有一番滋味”。
幸福感都包含啥?一项相关调查将居民收入、生活品质、城市向往、旅游向往、就业、生态环境、交通、教育等囊括在内。有人认为,幸福其实很简单,抬头能看见蓝天就是幸福,上班路上不超过一小时就是幸福,在老家也能找到好工作就是幸福。
这样的期许正因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逐渐变成现实。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被提出后,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多个地级市参与其中,为全国的区域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如今的京津冀,在交通方面,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正在布局形成;在产业方面,京津冀三地相互投资比例正在提高,产业深度融合势头更加旺盛;在公共服务方面,医疗一体化已先行,不少大医院正在“下行”,教育一体化正在推进,优质的教育资源正从北京向周边蔓延……
变化已然存在,感知是否到达?不少河北居民为便捷的交通、优质的医疗服务、因产业转移“空降”的就业机会等点赞,不过,还有不少京津冀地区居民认为,这份幸福感还不够扎实,甚至有些飘忽。
由新华社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显示,成都、杭州、南京、西安、长春、长沙、苏州、珠海、北京、上海十座城市被推选为“2016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从推选结果看,在京津冀地区只有北京上榜。虽然居民幸福感无法由抽样调查一锤定音,但该结果至少说明,一些地区居民的幸福感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其中,雾霾恐怕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去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多地PM2.5指数爆表,在一轮又一轮雾霾的强袭下,京津冀地区居民甚至将饭后户外散步、冬天不戴口罩这样小小的幸福感,都寄托在了“等风来”。还有,一项由百度发布的针对全国50个城市上班距离及时间的排行榜中,北京以平均距离19.2公里、耗时52分钟“夺冠”。可见,虽然京津冀一体化在惠民利民上大动脑筋,但居民的幸福感仍待扎实。
这就需要政府在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从区域内居民的幸福感需求出发,随时随地以居民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指标作为依据,使京津冀一体化工程真正成为惠民工程、为民工程,让蓝天白云等期待从梦想照进现实。只有这样,幸福感这样的主观感受才能变得扎实,幸福指数这样冷冰冰的数字才能变得温暖可人。
其实,大多数普通百姓理想的幸福感未必复杂,好的环境,好的教育,“多睡一会儿不是梦”,仅此而已。联合国大会曾宣布: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这样的目标和期望,在搭乘了区域一体化列车后,才能更快到达幸福感一体化的理想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