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享发展研究*

2018-02-20

学术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产力共同富裕马克思

刘 灿

共享发展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剥削和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式的科学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共享的文化意蕴和理想追求。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邓小平逐渐形成了其共同富裕的思想,清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共享的理想追求逐步实质化。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适应新的发展需要首次提出了共享发展的新发展观。这是在继承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深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引领中国发展的思想指南。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

(一)共享发展与自由人联合体、命运共同体

在人类历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可以找到共享发展的思想渊源,“共富”、“公平正义”、“共同体”这些概念都与共享发展这一理念有关。最早提出共同体概念的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他从社会契约论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契约一旦缔结,“就意味着每个人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由人民结合成的集体,因此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也就是服从自己,人民则是这个政治共同体的主权者。”a卢梭 :《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页。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共享发展、共同富裕、公平正义都是这个理想社会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用“真正的共同体”概念来表达,并提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a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3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是一种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没有阶级,没有民族国家,没有私有制和压迫。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不仅实现了各个人的真正联合,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建立在共同发展之上,而且个人的发展又是全面的、自由的。

共享发展理念作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先进理念,体现了在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人的共同意志和人的主体性地位。共享发展理念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不相容的,这是因为资本主义不可能内含共享发展所需要的价值取向和生产关系特质。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与之适应的市场体制,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支配着所谓“理性经济人”的行为, 劳动“异化”和资本强权等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个人的生活生存特质。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所有制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广大人民需要的充分满足以及公平正义的普遍化,生产关系的主体的生存特质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社会成员在有自身个人利益的同时,又成为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主体,共享发展有了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提供的条件,又成为这一社会生产关系的特质。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资本主义向未来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实践表明,这一过程中还要经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以及在社会主义发展中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论及未来的新制度及其形成,马克思是这样描述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5-306页。

(二)共享与分享

麻省理工学院的马丁·魏茨曼提出了著名的分享工资理论。分享工资是指对生产单位——企业的利润分享,也可以看作是分红工资,它是工人的工资与某些经济效益指标挂钩、随经济效益水平而同比例增减的劳动报酬制度。分享工资制是对资本主义传统工资的一种改良,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企业中的劳资对立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进入20世纪后经济停滞、通货膨胀、企业效率下降等顽疾的出现,分享制在企业中被广泛运用。分享制对20世纪西方劳动经济学和工资理论有重要影响,它与“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劳资谈判工资理论”成为主流的工资理论。与20世纪开始流行的“企业员工持股”一样,分享制成为企业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劳资关系的重要手段。

(三)共享与公平正义

共享与公平正义在社会价值追求上是一致的。人们对公平问题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从古希腊的卡克利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的西欧思想家,及至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及其以后的马克思、恩格斯等,都对公平问题作了许多阐述,形成了丰富的有关公平的思想。17、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格老秀斯、霍布斯、伏尔泰、卢梭等都是“天赋人权论”的提出者和发展者,他们的公平正义思想代表了当时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追求所谓“社会理性”,即捍卫公民自由,反对封建主义专制。如格老秀斯认为,基于人类共有的理性,人们所拥有的符合人性要求的自然权利是公正的、公平的。19世纪,不少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与自然法思想相异的公平思想,如边沁认为,公平的要求在于为社会谋福利。马克思认为,公平正义虽然代表了一种价值判断,但它是现实经济关系的反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利益代表者对公平正义范畴给与了不同的内涵,因此,公平正义范畴本身是“历史的”。公平正义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分配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但马克思认为公平分配原则和方式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抽象的。分配公平与否取决于它是否与一定历史阶段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相适应。马克思指出,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

二、共享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探索

(一)共享发展的深刻内涵

共享发展首先是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多层次性,共享发展分为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方面是指多个发展主体在发展结果分配上,拥有平等索取权;量的方面是指平等不等于等量,平等地享有权利仅仅是指资格的平等,并非等量的平均索取权。共享式发展在质与量上定义应更加精确化,可分为非等量式共享发展和等量式共享发展。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条件下的共享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在按劳分配下有劳动质量的差异,在按需分配下有需求能力的差异,共享更多是指机会和资格。在基本生存必需品方面是等量共享,由于人的需求、才能、个性、偏好的差异,在发展品和享受品的共享方面,只能是相对共享。a李红梅:《共享发展的理论来源、科学内涵和实践维度》,红网:http://ldhn.rednet.cn/c/2017/07/12,2017年7月12日。共享在经济学意义上是共享经济。共享经济表达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人们在开展经济活动的思想认知上具有共识性,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具有共同管理的原则,而在经济活动的成果占有上具有共享性的处置方法。因此,共享经济涉及主体、组织、机制、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共享特征,我们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所包含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正是对共享理念深刻内涵的科学概括。

(二)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指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它既是人们追求的梦想,也是实现后的一种状态。因此,共同富裕的内涵中必然包含共同享有。关于共享和共富的关系问题,学界有较多的讨论。如邓鹏(2016)指出共同富裕侧重物质财富的增加,共享发展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成果的全面共享;他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阶段性基础。b邓鹏:《论共享发展理念的民生伦理意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第5期。刘武根(2016)认为共享内含共富,并为共富的实现提供动力,共富指引着共享,共富是目标,并为共享指明方向。c刘武根、艾四林:《论共享发展理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期。余源培(2011)认为共享突出的是分配问题,具体化为处理好“先富”、“后富”和“共富”的关系,关键是初次分配、再次分配都要讲公平,实现分配正义;共享发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深化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共享发展的宗旨在于缩小收入差距、消除两极分化。d余源培:《以共识、共通、共容、共享引领社会管理创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8期。胡培兆(2006)认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就是让人民大众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逐步扩大社会福利。e胡培兆:《贫富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财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不公的根源在于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性变化,f程恩富、张建刚:《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促进共同富裕》,《求是学刊》2013年第1期。卫兴华(2012)认为,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搞好搞活国有经济,为全国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增加全民的利益,g卫兴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年第1期。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内含了所有个体的发展,人的自由发展必须以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且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本身,h李雪娇、何爱平:《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到共享发展》,《经济学家》2016年第12期。共享发展中的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新成果。范从来(2017)认为,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道路的新阶段,现阶段的共同富裕就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a范从来、谢超峰:《益贫式增长、分配关系优化与共享发展》,《学术月刊》2017年第3期。

在推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共享是共富的基础,为共富提供动力,共享的目标是共富;共富在发展阶段上包含着先富以及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从共享自身的内涵看,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或少数人,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都有平等的资格和机会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共享不等于共有或均享,不能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和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共享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公平正义、共建基础上的共享,即建设越多、贡献越大,享受发展成果的能力和机会也越大。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共享,但不是共享的唯一内容;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不是只解决基本社会在社会主义民生问题,还包括满足人民的精神层面需求,包括干净的空气、丰富的闲暇休息和文化生活等等,即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在内的全面共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条件下,但不能实现全方位、全领域的共享,而是“渐进共享”和“有条件的共享”,并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建立秩序和规则,为共享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预期和长期的制度保障。从这几个方面的意义上讲,共享与共富有着相同的涵义,因此,共同富裕必然包含共享共富。

(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追求共享和共富的实践探索

1.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国体和政体,经过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为共同富裕理念奠定了制度基石。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纲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符合共建、共享、共富等社会价值的追求。1953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为着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前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进行艰辛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在分配领域,通过实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采取均等的按劳分配方式尝试共享和共同富裕。

2.邓小平时代(1978—1992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同富裕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和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领路人。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关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方面,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即“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b《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4-255页。在共同富裕的实施路径上,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c《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5页。邓小平时代沿着这样的思路对经济体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开始发展商品经济,同时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鼓励东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等。在分配领域,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公平,通过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至十七大)。1992年以后,党的领导集体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共同富裕思想。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的方式,以及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追求分配共享;促进区域平衡发展,追求区域共享。党的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兼顾效率与公平,指出共同富裕思想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大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种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多方面需求和全面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共享和共富的内涵。

4.习近平新时代(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要求,明确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深刻体现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坚定“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构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长效机制。党的十九大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定位,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最根本的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划分为两步或两个阶段,突出提高人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任务,立足改善民生、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三、共享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理论价值

(一)共享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a《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二是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财富拥有的丰裕程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享”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因此,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征,从质的规定性上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二)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了根本条件

在现实中是不存在抽象的财富分配,它们总是同特定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关系结合在一起,而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基本属性规定了只能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充分的实现条件。马克思讲到,只有在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的私有制社会被一个新的“联合体”代替后,即一个新的社会制度产生后才能实现。这就界定了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生产资料占有不公和由此导致的分配不平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顽疾,只有消除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消除剥削和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社会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办法,都无法消除内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现象。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共同占有和管理社会共同财产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确立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目标的根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追求,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条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用国家干预和社会福利政策来调节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但是要看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贫富分化和社会利益结构失衡是由它的基础生产关系决定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限制了对财产和收入分配结构调节的力度及范围。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为经济增长已付出巨大的代价(不平等和社会分裂),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避免资本主义制度最有害的和破坏性的特征出现。

(三)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享共富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深刻地揭示并突出地强调了人类物质生产力及其发展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理解为人类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而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力,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一般的主要目的和动机,就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物质利益。生产力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最重要的基础和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未来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被动地、强迫性的服从旧的社会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现象才能消失;在这个基础上,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随之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在这个基础上,被市场等价交换原则和资产阶级权力所束缚的个体才能得到解放,多样性、平等性、自由性的个体特征才能出现,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

(四)共享发展理念的当代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共享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二是共享发展理念本身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具有重大的方法论价值;三是共享发展理念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是整个体系得以形成和展开的核心。这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共享发展的制度保证;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共享发展的层次和范围;生产力发展是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共享发展的出发点;企业及个人的微观主体地位、市场要素的决定作用以及政府调控的主导作用,是共享发展的基本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是人类发展的本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目标。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发展道路

(一)发展只不过是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出发,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揭示了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状态,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按照人的个体发展的程度把人类社会分为依次递进的三种社会形态,其中最初的社会形态是指人的依赖关系,“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a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这种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身依附是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特征。人身依附关系完全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和生产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种社会形态,相当于马克思所讲的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物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对资本的依赖性。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巨大生产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b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6页。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了物质条件,但资本生产力本身又是在“异化”的形式下表现出来,其生产关系特征是资本以市场平等交换的假象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以及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c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它相当于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阶段,人类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以自由人联合体为基础,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在这一社会形态中,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异化劳动的扬弃,个人从权力和资本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实现了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马克思强调,“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准备条件。” 马克思所讲的条件既包括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也包括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方面的条件,如社会公平正义、按需分配、个人自由选择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充分参与等。在这里,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价值、理念,更是现实的社会实践。就物质资料生产、所有制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看,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马克思认为财产权和所有制不仅是一种与物质生产力发展有关的生产关系,它本质上包含着人的发展的基础条件,即能否突破旧的社会分工和机器大工业对人的束缚,消灭并剥夺任何人利用财产的占有权力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和自由人联合体,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发展只不过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什么?经济社会的发展怎样做到可持续?各个国家都必须回答这些问题。加尔布雷斯认为经济发展应当回到重视公共目标、重视人的发展的轨道;阿马蒂亚·森同样批评了将发展等同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或个人收入的提高,或工业化与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认为这些都是狭隘的发展观,最多属于工具性范畴,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经济发展是以人为基础又以人为目的的社会生产活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起点的。马克思认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开展社会生产活动的根本原因。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人是活动的主体,而社会生产活动又以人为目的,即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和工业化带来了极大的生产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料的丰富,物质化的发展观不断驱使各个国家走了一条偏技术而忽略人、忽略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方式长期的结果是造成社会差距扩大,社会分裂,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到21世纪,各国纷纷反思这种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形成新的共识,即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并且强调世界各国形成一套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动纲领,即自由、平等、共济、宽容、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责任。a李义平:《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个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理论框架》,《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11期。中国立足于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实践,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b习近平:《立足于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其关键是实现共享发展,体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二)以共享发展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增长理论与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长期经济增长关键是实现经济的转型,而其进程必然经历经济成果的分配过程,不同的收入分配必然造成收入的不同分布,并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福利。根据各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经济转型和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并非能自行解决收入的不平等问题。社会制度结构也会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如果经济增长的成果不能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而是被少数人或社会利益集团独占,经济增长将失去普遍的激励价值。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现代化以及成功转型,西方主流经济学根据西方国家经验开出了不少药方,而中国立足于自身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发展道路和成功经验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不应该忽视的是,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不平等问题与中国息息相关,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不平等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因为经济增长最终将不可避免地放缓。”c李实、岳希明:《〈21世纪资本论〉到底发现了什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年,第iii页。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的突出矛盾,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是来自深化改革,一方面来自发展过程。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改革,处理好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差距扩大的趋势,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实现共享经济发展。我们的道路选择应该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来解决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公平正义问题,稳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追求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在实践中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类社会不存在普遍的正义,正义是历史的产物。一个公平正义的制度,其作用是要形成一个让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感到满意,从而能激励他们的创造性劳动的制度环境,最终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任何一个制度作为生产关系的法定表现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在收入分配和财产权构建上,我们要选择的是这种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增进经济效率的内洽性。

(三)“包容性增长”和“益贫式增长”

经济增长的成果如何让人民共享,特别是让穷人受益,20世纪以来发展经济学根据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经验概括出“包容性增长”和“益贫式增长”的模式。“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它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最终目的是把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普通民众来受益。与此相关的是“益贫式增长”,它关注经济增长、不平等和贫困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实践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动惠及穷人,穷人的生活水平有可能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因此 “涓滴效应”并没有出现。在这个背景下,人们重新审视经济增长、贫困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达成共识: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对穷人有利的收入分配相结合能够导致绝对贫困下降的最大化,达到所谓的“益贫式增长”。a张庆红:《对“益贫式增长”内涵的理解:一个文献综述》,《经济学研究》2013年第4期。“益贫式增长”模式强调增长机会平等,对贫困人口给予更多关注,实现充分就业并使劳动收入增长率高于资本报酬增长速度。“益贫式增长”强调一国要实现较高且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率就要增加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增长过程的机会,提高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增长的能力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者,而不是单纯依靠社会保障和救济来帮助穷人。对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而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富农增收,是贫困减除和实现“益贫式增长”的主要途径。

共享发展作为中国道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包容性增长”和“益贫式增长”的意义,同时彰显了中国增长和发展道路的鲜明特色。实践证明,中国现代化必然要走、也正在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独特道路,在这条道路的特殊性内涵中,共享发展无疑是其中的核心价值之一。

猜你喜欢

生产力共同富裕马克思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像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