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思政课“四史”教育中的文物教学思考
2018-02-20赵卫宾
赵卫宾
(新疆警察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文物教学是历史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历史教育学界关于文物教学在历史教育中的价值和运用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少有关注文物教学在新疆高校思政课“四史”教育中的价值和运用问题。笔者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提高新疆高校思政课堂关于新疆“四史”教育的实效性为着眼点,来研究和探讨文物教学在新疆高校“四史”教育中的价值和运用问题。
新疆“四史”,即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文明融合史。加强新疆“四史”教育,对增强新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筑牢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思想政治基础,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价值和意义。因而,在开展新疆“四史”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实际教学效果,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深入挖掘和发挥好文物史料在新疆“四史”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新疆文物史料蕴含的教育资源及其价值
直观性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原则。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中即将直观性教学视为一条金科玉律,认为:“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并进一步指出,“每一种艺术都应当包含在最简短和最实用的规则里面”,而每一条规则“都应当用最简短和最清晰的字句表达出来”,并且“伴同许多例证,以便逢到新的事例时,规则的用法一看就明白”。①[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56、110.文物一般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文物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可以直接表明在其时代背景中的位置,并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宗教、艺术、习俗等内容。作为历史的见证,文物能更直接、更真实地反映历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文物还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②王鹏辉.历史教育中的文物教学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I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3,(1):119—121.文物不同于文字记载,它给人以立体感,直接可供观察,加强形象思维,借此以想象古人生产、生活和战斗的情景。文物作为史料价值的不可移易性也正在这里。①赵恒烈.文物和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1984,(7):46—49.因此,文物在直观性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文物本身不会说话,过去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那些极富情趣、生动感人的历史故事,需要人们用历史的方法去挖掘和还原。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其间,在提高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十字路口的我国新疆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与历史演进中,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物。截至2015年底,新疆有文物点9 54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0处。拥有各类文物藏品总量为128 894件(套)。尼雅遗址、营盘墓地、小河墓地、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吐峪沟石窟寺遗址、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等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年鉴(2016)[M].乌鲁木齐:新疆年鉴社,2016:321.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遗物,不仅为我们深入研究和了解新疆历史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是我们在新疆“四史”教育中运用文物教学手段的资源宝库。比如轮台县境内的汉代西域都护府遗址以及楼兰海头城遗址、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北庭故城和伊犁将军府等城址遗存,不仅是从汉代至清代中央政府设置的西域管理机构的驻地,更为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论断提供了有力佐证。再如,楼兰简纸文书、吐鲁番出土文书等众多文物史料,为我们研究和了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西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社会生活等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又如,小河墓地神秘而夸张的生殖崇拜、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阿尔泰的草原鹿石,以及和田、喀什、库车、吐鲁番、伊犁、乌鲁木齐等地的佛寺洞窟遗址和麻扎、清真寺等伊斯兰教文化建筑等,则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新疆宗教演变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物实证。此外,还有如“一炮成功”炮台、大银行旧址、毛泽民故居纪念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以及各地州县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也为我们直观认识和了解新疆地方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正是由于新疆文物史料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和价值,使得在新疆“四史”教育中运用文物教学手段成为了可能。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新疆高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历史教育,主要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而部分理工类学生的历史认知只停留在《历史》(必修I)的层面上,缺少对新疆地方历史的学习。因此,可以说新疆高校大学生对新疆历史缺乏较为全面地认知和了解,部分学生甚至存在错误的认识。但新疆高校学生特别是新疆本地学生,又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认识和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所以,对于缺乏基础乃至零基础的新疆高校学生来说,深入挖掘和发挥新疆文物史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充分运用好文物教学手段,以更为直观和形象的方式,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和文明融合史知识,进而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筑牢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
二、文物教学在新疆“四史”教育中的运用
在新疆高校思政课的“四史”教育中运用文物教学手段,任课教师一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学和考古学知识基础,以便能够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解读文物史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另一方面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客观条件来选择不同的文物教学方式加以运用,一般来说分为文物实物(模型)、文物图片(视频)和实地参观(文物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形式。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准备工作,课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讲授解读、分组研讨等多种方式,或以文物史料导课、或穿插使用、或互动提问、或学生演讲,服务于具体教学目标。课后教师注意布置好实践作业,复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一)运用文物图片(视频)
从直观性原则来看,图片不如实物。由于条件有限,在新疆高校思政课堂上运用文物实物或者文物模型开展教学具有一定的困难。不过,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下载有关新疆“四史”的文物图片或者视频影像资料,如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栏目以及新疆卫视《丝路发现》栏目,就有不少关于新疆历史文物的视频资料。历史纪录片作为以真实历史为创作素材,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并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因其特有的直观形象性、真实性和艺术性,应该可以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但切忌以视频教学代替课堂教学,教师万万不可成为视频影像资料的附庸。此外,吐鲁番出土文书作为反映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西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原始资料,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和原初形态,向我们不断诉说着古代西域与中原内地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进而一再证实了新疆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代表性的有《交河郡长行坊支贮马料文卷》《开元二十年石染典过所文书》《唐景龙四年卜天寿抄本论语郑氏注》等。
文物案例1:马料账上的将军与诗人足迹——《交河郡长行坊支贮马料文卷》
《交河郡长行坊支贮马料文卷》1973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506号唐代墓葬中,内容为公元754-755年(唐天宝十三载至十四载)交河郡长行坊和驿馆上报的马料收支账,详细记录了往来于交河郡长行坊和驿馆之间的马匹使用和马料消耗情况。交河郡原名西州,天宝间改州为郡。长行坊是唐朝政府机构为服务军政事务、官员往来、公文传递而设立的马坊机构。长行坊及其下属各驿馆所管理的马匹达上千匹,随时准备提供给官员和信使骑乘。吐鲁番地处西域交通要冲,自唐贞观以来,就设置有许多驿馆和长行坊。交河郡长行坊即是交河郡都督府下设的马坊机构。从文书上可以看出,公元754年,交河郡长行坊共有马匹226匹,可谓盛极一时,从侧面反映出西域边陲与内地往来之密切。《文卷》正面分别盖有天山县之印、高昌县之印、西州都督府之印、柳中县之印、蒲昌县之印等朱红印钤。令人惊奇的是,《文卷》上还记录了郡坊迎送“封大夫”和“岑判官”时使用马匹的情况。
“封大夫”即封常清,为唐代名将,曾任安西副大都护、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等职。“岑判官”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曾两次出塞,先是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又在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任判官,在西域生活近5年,留下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句。《文卷》生动再现了唐代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和治理。
文物案例2:学生作业中的文化交流——《唐景龙四年卜天寿抄本论语郑氏注》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言行,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和古人的道德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样的影响,也流传到了西域。1959年至1975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群发掘出土了20多件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残卷。这些残卷虽然内容多有重复,但笔迹不同,上面写着“高昌县学生贾忠礼写”“学生李会藏写”“私学生卜天寿”等。专家推断,这些纸张大概是当时学生的抄经作业,墓主可能是这些学生的授业先生。一同出土的还有《尚书》《诗经》《孝经》等抄本,大多是学生所抄。专家推断,唐代西域虽然属于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但《论语》已成为吐鲁番官塾、私塾学生的必修课。
在这些残卷中,以《唐景龙四年卜天寿抄本论语郑氏注》最为有名,1969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残卷长5.38米。该卷《论语郑氏注》抄写完毕于景龙四年(710)三月一日,写书人是“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学生卜天寿”,年十二岁。20世纪以来,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了不少《论语郑玄注》的残本,使这部失传已久的书大部分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卜天寿的这个抄本是这些残本中保存较好且长度最长的一件。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论语》等知识点,都是学生们在中学时代就耳熟能详的内容,在新疆高校思政课“四史”教育中选取与之有关的文物史料,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陌生,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实地参观
与文物图片或视频影像资料相比,实地参观是更为直观的文物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实地触摸和感受更为真实的历史。储量丰富的文物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教育资源散布于新疆各地州县市,但受课时、经费等条件限制,在新疆高校思政课的“四史”教育中不能常用。教师一般可以利用节假日学生返乡或周末休息等课余时间,开辟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提前做好实践教学预案和知识储备,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工协作,做好实地参观学习,写出学习考察报告,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演讲汇报,并进行评比,作为课程考核与评价的重要参考值,从而进一步丰富新疆“四史”教育中的文物教学手段和内容。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地区博物馆、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鲁番郡王府和苏公塔、哈密回王府和回王陵、巴里坤古城、吉木萨尔北庭故城、伊犁州博物馆、霍城县伊犁将军府旧址和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札、库车王府、克孜尔千佛洞、苏巴什故城、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喀什阿帕克霍加麻扎和艾提尕尔清真寺以及和田地区博物馆、热瓦克佛寺遗址、丹丹乌里克佛寺遗址群等众多文物古迹,均可作为学生实地参观的文物教学场地,并由学生选择指定的代表性文物做重点考察和演讲汇报。
文物案例1:稀世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①于志勇.新疆尼雅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织文初析[J].西域研究,1996,(3):43—46.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为汉代蜀锦,是国家一级文物,位列我国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首。1995年10月出土于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长18.5厘米,宽12.5厘米。除文字外,还用鲜艳的红、白、黄、绿四色在青底上织出典型的汉式图案:云气纹、鸟兽、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尺寸不大,内涵丰富,方寸之间把阴阳五行学说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属罕见。
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故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出土和发现,不仅展现了汉代中原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和影响,更是以铁的事实再次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物案例2:各民族共同建设边疆的历史见证——刘平国治关亭诵刻石①王炳华.“刘平国刻石”及有关新疆历史的几个问题[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3):56—63.
刘平国治关亭诵刻石,位于拜城县黒英山乡玉开都维村北约1.5千米处的博孜克日克沟沟口西侧崖壁上。这一摩崖石刻,刻于东汉桓帝永寿四年(158年),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西域长史所属龟兹左将军刘平国带领工匠及百姓在此凿石筑亭、修建关城的事迹。
为保护道路交通安全和稽查来往行旅,东汉政府在西域交通要道和险关要隘,设置城垒亭障。亭为秦汉时期地方基层管理机构,在中原内地主要负责缉捕盗贼,维护乡里治安;在边疆地区则主要负责稽查行旅、警备候望,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刘平国治关亭诵刻石所在地博孜克日克沟沟口,宽仅六七米,两侧峭壁嶙峋,形势险要,谷内山峰耸峙、水流湍急,为龟兹北通乌孙的必经之地。由博孜克日克沟谷向北翻越天山阿克布拉克达坂,经天堂湖、科克苏河、包扎墩达坂可抵达伊犁特克斯县,史称“乌孙古道”。为确保这条道路的往来安全,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于158年9月5日(永寿四年七月廿六日)带领汉人孟伯山及羌人程阿羌等6人从龟兹出发,前往北部山区修筑亭障。经过勘察地形后,刘平国等人选择在博孜克日克沟沟口修建关城。9月11日(八月初一日)正式开工,刘平国等人凿山钻孔,垒石筑墙。经过十天的艰辛劳作,亭障修筑完成。两日后,京兆长安人淳于伯隗作诵,并刻石以示纪念。时至今日,刻石崖壁上仍留有多处凿孔,沟口以北约50米处还有卵石堆积的关隘遗迹,靠近崖壁西侧的卵石堆积长约15米、宽约10米、高约4米。刘平国治关亭诵刻石,不仅验证了汉朝在经营西域时修筑亭障设施的历史,更为自汉代以来新疆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了历史明证,同时也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新疆历来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新疆各民族都为开发、建设、保卫新疆作出了重要贡献,都是新疆的主人。
刘平国刻石后因当地修渠灌溉而被渠水淹没,在千余年的自然侵蚀下,刻石字迹斑驳。至1879年(光绪五年)夏,左宗棠幕僚浙江乌程县人施朴华跟随西征大军追讨阿古柏侵略军来到阿克苏,有军人经过此地时发现石壁上有残字,遂向施朴华禀报。八月,施朴华带人前往察看,并制作了拓片。拓片问世后,刘平国治关亭诵刻石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文物案例3: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吐鲁番郡王
吐鲁番郡王,全称吐鲁番回部札萨克多罗郡王,是清代新疆吐鲁番维吾尔世袭贵族。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为平定准噶尔叛乱进入吐鲁番,额敏和卓率众投归清朝,并协助清军平叛。雍正九年(1731年),准噶尔派兵进攻吐鲁番,额敏和卓率领鲁克沁城的维吾尔军民配合驻军,坚守待援。清朝援军到达后,额敏和卓及全城百姓出城迎接,欢庆胜利。雍正十年(1732年),为配合清军平准战争的整体战略,额敏和卓毅然率领万余名部众东迁至甘肃瓜州(今安西)居住。雍正帝诏封额敏和卓为扎萨克辅国公。乾隆二十年(1755年),额敏和卓带领300名亲兵随清军征剿准噶尔叛军,立功受封为镇国公。次年,率部返回鲁克沁,受命管辖吐鲁番地方事务,并晋封为固山贝子。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准噶尔叛乱被平定后,额敏和卓又率众随清军挺进天山南部,参加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额敏和卓被任命为参赞大臣,并晋封为多罗贝勒。在攻打叛军据守的库车城时,64岁的额敏和卓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为此负伤。乾隆帝表示:“朕因额敏和卓老成谙练,故命其参赞军务,并非欲伊身在行间,亲当矢石也。今闻奋勇得伤,深为轸念,嗣后惟尽心协力,相机办理,不可冒险攻战,致有疏虞。”②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704.年底,额敏和卓随兆惠进攻小和卓据守的叶尔羌城。在长达三个月的黑水营防御战中,额敏和卓与兆惠一起奋勇杀敌,一直坚守到援兵到来,表现极为突出。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以后,额敏和卓因功勋卓著被晋封为多罗郡王,并受命留守叶尔羌,管理当地事务。额敏和卓在叶尔羌期间,安置流民,垦荒种地,兴修水利,为当地社会安定和经济恢复作了大量工作。为表彰额敏和卓的功绩,乾隆帝在中南海紫光阁为其挂像。
乾隆三十年(1765年)春,乌什发生叛乱。七十岁高龄的额敏和卓听闻消息后,立刻上奏请旨赴乌什作战。额敏和卓和两个儿子苏莱曼、茂萨在各地奔走,为平定乌什叛乱作了很多工作。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年老多病的额敏和卓不幸病故,享年83岁。其郡王爵位由儿子苏莱曼承袭。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诏准世袭罔替。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及其家族的事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爱国爱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叛乱的坚定决心和信念,同时也说明新疆各族人民与中原地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共同生产生活,结成了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
通过学生选取家乡附近的文物古迹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开辟文物教学第二课堂,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了解和认知,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爱国爱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从而以更为直观有效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文物教学需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紧扣教材,精益求精的原则
在新疆“四史”教育中运用文物教学手段和选取文物史料时,务必坚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精益求精、优中选优的原则,一方面是因为新疆文物史料很丰富,而课堂教学时间又十分有限,所以一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及学生易于接受的文物史料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另一方面是因为文物史料是为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内容的理解而服务的,所以不能脱离教材去谈文物教学,绝不能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而将课堂文物教学变为一场搜奇猎艳的探险。
(二)坚持与时俱进,科学严谨的原则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关于新疆历史文物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走向深入。因而,在新疆“四史”教育中运用文物教学一定要注意跟进学术研究新成果和考古新发现,并注意去伪存真、考镜源流,切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坚持与时俱进、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将正确的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新疆宗教演变史和文明融合史知识传递给学生。比如在讲述汉代西域都护府的历史时,很多教师都会引用由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在阿克苏新和县玉奇喀特古城采集到的被释读为“李崇之印□□”的汉代铜印,这枚铜印一般被认为是西汉王莽时期最后一任西域都护李崇的私印,并作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文物实证。但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朱玉麒教授的最新研究显示,印文内容并非是“李崇之印□□”。朱玉麒教授从印学史的专业角度考察后,认为这枚铜印应当释读为“李忠之印信”,从文字、章法、钮式等等的风格来看,它应是与都护李崇同期戍守西域的普通将士所佩印信,“由李崇而改为李忠的解读,不仅符合于其本来面目;而且这种改订,也无损这一印章对于两汉时期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考古学印证,相反,由于李忠身份的低下,更增加了我们对印章作为信物在西域历史中影响力的确认”。①朱玉麒.所谓“李崇之印”考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4):8—15.再者,根据新发现的悬泉汉简,匈奴日逐王降汉系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秋,郑吉护送日逐王至长安觐见,11月下旬路过敦煌悬泉驿。三年春抵达长安。四月,汉宣帝俱封二人为列侯。随后,首任西域都护郑吉才西域设府施政。②殷晴.悬泉汉简和西域史事[J]./刘国防.西域都护的设置及其年代[J].西域研究,2002,(3):18—22.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于新疆历史文物的认知,更使得关于新疆历史的若干关键史实更加清晰,也应该被引入课堂教学当中,以彰显新疆“四史”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与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