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
2018-02-20冯子珈
冯子珈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时代特征,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发表了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习近平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新的重大认识,体现了习近平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展示出其鲜明的特点。
一、“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评价
怎样看待和如何评价传统文化是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首要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同。习近平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特点,在继承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就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本质、历史地位以及当代价值作了进一步全面且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论述。
(一) 客观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物质生活的反映。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这一基本观点,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其本质来讲,是封建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产物,代表封建时代的文化,他继而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的立场上对封建时代的文化进行了具体分析。毛泽东指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我们要注意区别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时期的东西。当封建主义还处在发生和发展的时候,它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1](P225)也就是说,封建时代的文化并非完全是不好的东西,也包括积极的、进步的、体现人民智慧的内容。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2](P708)在毛泽东看来,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糟粕也有精华,虽产生于旧时代,却并不是与现代文明截然对立的范畴,需要我们给予科学分析和正确对待。
习近平继承了毛泽东上述思想,并对传统文化的本质进行了更深入的论述。他讲道:“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3]但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3]因此,习近平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和启示价值,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也包含一些落后、过时或腐朽的思想,这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应把握好传统文化的这一本质,对传统文化的成分作具体的分析,而不是片面地盲目自信或割断历史、丢掉传统。若对这一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无从谈起。
(二) 深刻揭示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自小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他始终坚定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正视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有机地汲取和吸收传统文化当中的营养和智慧。毛泽东高度赞扬中华文明的璀璨成就,充分肯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2](P533~534)“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2](P623)“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4](P4)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自信,将其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和价值源泉。
与毛泽东一样,习近平也十分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独特价值。对此,习近平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论述。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5](P16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3]中华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符号和个性,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闪耀着与众不同的璀璨光芒。我们之所以能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跟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标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区别于其他发展道路的独特标识。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想要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守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第二,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五千多年来,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地奋斗、传承、发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指出:“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3]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可贵的精神品性,培育了中华儿女崇高的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赋予了中华民族强劲的生命力和不懈的精神追求。在习近平看来,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第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血脉和根基。所谓血脉和根基,是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存续的关键。世界上很多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或是没落或是消亡,唯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并仍熠熠生辉,这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得以一脉相承和绵延不断的精神内核。正如习近平所说:“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6]习近平一再强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这个充满文化激荡的世界中站稳脚跟、屹立不倒的根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习近平认为,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和积淀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中,才能够不断滋养和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因此,不能丢掉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丢了根和魂。只有延续中华民族的这支文化血脉,在继承发展中前进,才能干好中国今天的事业。
“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5](P155~156)习近平的这“四个讲清楚”充分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
(三) 系统阐释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毛泽东所处的时代,正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自然也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条件。毛泽东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2](P533)毛泽东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对于革命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有力的精神武器,有助于推动革命运动走向胜利。他同时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2](P707~708)毛泽东认为传统文化除了对中国革命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还对于发展新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具有重要价值。
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作了系统的分析和阐释,实现了对毛泽东上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源泉。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5](P171)他提出,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会缺乏生命力和影响力。因此,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5](P164)习近平的论述,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虚幻的臆想和不切实际的空谈,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来自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它体内蕴含着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都具有一致性。因而,习近平将中华传统文化看作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源泉和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价值追求,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中进行传承和升华,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
第二,中华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不单单是因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也不单单是时代凸显了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更关键在于我们的文化自信是有底气的,我们的文化是最应该自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厚植文明基因、凝聚精神动力、共筑价值追求,赋予了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深厚的历史源流。习近平强调指出:“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会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基因。”[7]这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对中华文化高度的文化自信,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实根基。坚持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构建文化强国。
第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文化支撑。在对外交往过程中,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助于获得世界其他国家的尊重与信赖,有助于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地位,增强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习近平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8]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和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和”文化,他在多个场合深刻阐述中华民族“和”思想的内涵。他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9]从古至今,无论是历史上开辟的欧亚丝绸之路,还是如今“一带一路”倡议,都凸显了中国传统“和”文化的魅力,可以说这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价值理念。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而面对别有用心的“中国威胁论”的说法,习近平坚定地指出,“中华民族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9]当今世界面临各种各样的亟待解决的难题和困境,中国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塑造良好的大国形象,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传播中国能量。
第四,中华传统文化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10]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安身立命的根基,更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母体和力量源泉。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总是以其文化的兴盛作为支撑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倒。因此,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托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
二、“术”: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方法论原则以及实践路径
以何种态度、原则和方式对待传统文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课题。毛泽东和习近平根据时代特征都进行了探索与解答。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毛泽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他历史地具体地分析传统文化中的有益精华和消极成分,分析实践特点和时代特征。毛泽东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2](P707~708)这里深刻揭示出毛泽东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批判的继承。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态度,毛泽东对于主张全盘西化的“文化虚无主义”和主张全盘复古的“文化复古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11](P860)
习近平继承了毛泽东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论智慧。习近平指出,我们在学习、研究和运用传统文化时应“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3]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5](P164)习近平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明确阐明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并且多次强调时代和实践的重要性。习近平在山东曲阜考察时指出,研究孔子和儒家传统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进步作用。习近平认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方法,强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对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对待和有扬弃地继承,以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需要。他同毛泽东一样,旗帜鲜明地批判了直至今日仍存在的“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大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3]“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更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12](P202)在习近平看来,我们既不能故步自封盲目自大,又不能抛弃传统照搬西方,应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血脉中探索前行,在当代视野中批判继承,发展创造。值得注意的是,继承和发展本身不是目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成分和精神价值,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精神力量。
为此,习近平提出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进行了极大创新。习近平就此进行了专门论述:“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发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12](P203)即要根据时代发展特征和现实生活需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元素,对其进行现代话语重构,增添新内容新表述,目的在于让中华传统文化与新的文化发展、新的时代需要相协调相适应,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光彩,铸造新辉煌。习近平强调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这就意味着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传承、发扬还不够,对传统文化改造、创新、发展还不够,需要我们利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这个新高度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特别注意的是,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辩证统一,在明确二者内在区别的基础上,不可将其割裂开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除了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释,还包括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对此,习近平也有过相关论述,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和道路。
三、“势”:从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中看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特点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其诸多讲话中,对文学经典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善于从历史典籍的精粹中汲取营养,用名言名句阐述其治国方略,既高屋建瓴,又直白通俗,给人以思想启发和精神鼓舞,语言极具特色和风格,充分展现出习近平厚重的国学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治国方略之中,已然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智慧锦囊与显著特色。习近平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创新,与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相比,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更进一步赋予了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与活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习近平自身鲜明的文化性格密切相关。
(一) 历史性与时代性:清醒的历史自觉,高度的时代站位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在习近平看来,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经验和智慧的总汇,要培养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做决策要有历史眼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会随意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都是同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紧密相关。习近平充分重视传统文化在文化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洞见科学评价传统文化的价值,以清醒的历史自觉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思考判断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方位,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在坚持历史视野的同时,习近平牢牢把握时代主旋律,深刻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积极顺应合作与共赢的时代潮流。回溯历史、不忘本来不是目的,适应时代、面向未来才是文化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习近平在十九大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迎来新的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要被置于新的历史方位来考察。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本身必须要加以改造,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范畴当中。增强文化自信,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复兴也不是简单的传统文化复兴,最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振兴。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富有当代价值和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充分体现了习近平高度的时代站位。正如他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所讲:“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13](P350)
(二) 理论性与实践性:坚定的理论信仰,求是的实践品格
习近平在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出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除了时代之维的考量,实质上这是“科学对待中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命题”。[14](P161)当谈及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就会涌现很多诸如新儒学思潮等复兴儒学的思想,这类思潮无法揭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自然也无法揭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实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实质,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否则它就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更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者和践行者,他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论述无不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无不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习近平系统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他认为,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精神滋养,马克思主义为传统文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如果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做支撑,就无法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习近平始终坚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维度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治国理政的新的伟大实践中。从文化向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进行的文化探索、文化选择和文化创造,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说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与实践要求。当前,我们正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种价值认同,如果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缺乏认同与自信,那么就无法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法从文化价值视域审视与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就无法强化新时代特征下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便无从谈起。“离开了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13](P350)
(三) 民族性与开放性:自信的民族气质,通达的世界眼光
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很多民族和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或是没落或是消亡了,只有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多年,生生不息,延续至今。中华民族在薪火相传中创造的中华文明,成为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得以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核,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屹立不倒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离不开中华优秀文化给予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呈现交流交融交锋的趋势,西方国家仍然掌握话语权,中国需要依靠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民族生命力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需要树立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感召力与影响力。习近平深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多元文化发展中所具备的独特优势,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基于传统文化的根脉,必须要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认同。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中华民族历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善于吸收世界上优秀的物质文化,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习近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他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以文明的交流共存超越文明的隔阂冲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在他看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文明都有其自身特点和存在优势,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置于世界视域中,善于汲取人类文明创造的各类有益养分,以不断丰富发展自身。不能对自己的文化盲目自信,一味地排斥拒绝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自卑的表现。习近平指出:“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13](P340)由此可看出,习近平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起来,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同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四) 人民性与整体性:深切的民本情怀,宽广的全局视野
习近平指出,要让人民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主体,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5](P161)习近平在其讲话中多次引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名言,饱含着他深切的民本情怀。在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将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国家的文化生活当中,始终坚持关注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可以说,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习近平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不断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旨归和落脚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5](P19)将“四个自信”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从宏观的视角和整体的战略布局来看待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相较于其他“三个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而使坚定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战略性、方向性、关键性问题。要实现文化自信,就无法绕开中华传统文化。可见,习近平同毛泽东相比,他有一种更为宽阔的全局视野,他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思想有机融入治国理政的具体方略之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层面,而是具有鲜明的全局性特征。
“道”为本,“术”为用,“势”为导。习近平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在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基础之上,对如何科学评价中华传统文化、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课题,进行了极具习近平文化性格特色的探讨与创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