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18-02-20
我国启动“天河工程”星箭研制
11月5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我国目前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天河工程”卫星模型将在11月6日至11日在珠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
据天河卫星总指挥刘伟亮介绍,“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总研制,计划于2020年完成“天河一号”卫星首批双星发射,开展“天河工程”的应用示范;计划于2022年完成六星组网建设,届时将实现三江源地区1小时(24次/天)的卫星监测重访能力,为构建“一带一路”水汽传输的“空中走廊”提供技术支撑。
我国科学家王光谦院士团队研究发现,在大气边界层到对流层范围内存在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可将其称为“天河”。三江源地区的上空,存在来自西印度洋、东印度洋、云贵高原、中亚等方向传输过来的水汽通道,空中云水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依据“天河理论”提出的“天河工程”,是一项创新性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专项工程。将通过科学分析大气中的水物质分布与输送格局,采取新型人工干预技术,实现不同地域间空中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的统筹调控和利用。
“天河工程”将通过“天河一号”组网卫星和地面实施系统,共同构建“天地一体”的空中水资源开发与应用总体作业格局。“天河一号”卫星将作为我国首个应用于空中水资源探测的专用星座,为“天河工程”实施提供天基保障。
我国启动“天河工程”星箭研制
我国868种学术期刊实现网络首发
11月3日,从中国期刊协会获悉,为确保学术成果的首发权与快速有效传播,目前我国已有868种学术期刊实现学术论文第一时间网络首发。
为促进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规模化转型升级,经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2017年11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正式上线,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中国各学科学术期刊文献。1年来,已有《财政研究》《科学通报》《经济研究》等868种中国学术期刊(中/英文版)加入,实现学术论文网络首发。
据介绍,投稿一经审定,无需按照纸质刊物出版时间就能通过网络首发平台,将优质学术成果第一时间刊发,并在国际学术界迅速传播。网络首发不仅可以发布与印刷版相同的传统论文,还可以配发相关文字材料、数据表格、图形文件、音视频文件等,有利于作者充分表达学术思想,同时让读者借助数字资源更全面理解和使用研究成果。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2018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等专家表示,网络时代数字化出版正在成为学术期刊的主流形态,网络首发平台开辟了优秀成果快速发表的“绿色通道”,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学术话语权。
“上海光源”首条光束线站顺利出光
11月2日4时,我国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首条光束线站——硬X射线通用谱学线站完成首轮调试,同步辐射光顺利到达实验站,标志着“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正式进入调试出光阶段。
11月1日上午8点半,新建16条光束线站中,第一条进行调试的线站——硬X射线通用谱学线站上,科研人员完成了调束前的一切准备工作。12点开始正式调束,通过16小时的努力,入射X光依次通过准直镜、单色器、聚焦镜等关键光学元件,在光束线出口铍窗处观测到了同步辐射光斑。
硬X射线通用谱学线站是一条基于弯铁光源、以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为主要研究方法的通用线站,能够对固态、液态、气态中待测元素的原子近邻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行研究,具有其他X射线分析技术(如衍射和散射等)难以替代的优势,是目前涉及学科面较广、用户较多的同步辐射实验方法。
硬X射线通用谱学线站全部由“上海光源”设计、国内自主加工完成。下一步,科研人员将不断优化线站参数,使线站尽快达到验收指标。“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将按照计划的6年工期于2022年12月竣工完成。
全球科研城市50强北京居第一
我国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17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
这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这颗卫星除提供基本导航服务外,还将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短报文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更先进的短报文服务和星基增强服务,按照国际民航标准为飞机提供更高精度的导航。据介绍,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将进行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16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适时提供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特有的短报文通信能力。根据计划,2018年年底前还将发射两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到那时,中国北斗将建成基本系统,开始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用户。
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0次飞行。
中国10城入选全球科研城市50强
11月1日出版的《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展示了全球城市在科研表现上的变化,并指出了有可能影响这些城市科研发展轨迹的潜在社会因素。最新自然指数数据显示,中国北京依然是位居全球第一的科研城市,居于其后的前5位城市分别为美国纽约都市圈、大波士顿地区、旧金山—圣何塞地区、巴尔的摩—华盛顿地区。
自然指数追踪了全球82种高水准科研期刊所发论文的作者信息。根据自然指数,中国除北京之外,其他许多城市在过去6年对高质量科研的贡献都不断增加。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共有10座中国城市:北京(第1)、上海(第7)、南京(第12)、武汉(第19)、广州(第25)、香港(第26)、合肥(第27)、杭州(第33)、天津(第35)、长春(第42)。美国有19个城市位居全球科研城市50强之列。在全球10强中,日本东京位居第6,法国巴黎第8,其他均为中国和美国的城市。这显示了中国和美国在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上的主导地位。
此外,增刊还着重介绍了南非开普敦、美国旧金山、德国慕尼黑、中国武汉和巴西圣保罗这5座全球科研城市,它们都是所在地区的佼佼者,并由此揭示了这些城市在保持其科研热点城市地位时所面临的挑战。例如,旧金山高涨的住房价格可能会损害其作为创新引领者的地位;武汉则受压于中国城市之间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
自然指数创始人David Swinbanks说:“在观察全球科研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时,当地因素与全球趋势都起着相同的作用。本期增刊揭示了一些值得政策制定者和科研机构密切关注的问题,如高涨的房价、社会不平等、设备获取的便利等。”
除此,增刊还显示相互间有科研合作的城市通常都来自于同一国家,因为前25组最主要的科研合作城市中,只有北京和纽约这一组来自不同国家的城市。北京最主要的国际科研合作城市为旧金山和波士顿,最主要的国内科研合作城市为上海,其次为南京和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