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写看云
2018-02-19
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海边的云幻异,渤海和南海云又各不相同,正如两处海边的人性情不同。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產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四川的云与湖南的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论色彩丰富,青岛海面的云应当首屈一指。有时五色相渲(xuàn),千变万化,天空如展开一张张图案新奇的锦毯。有时素净纯洁,天空只见一片绿玉,别无它物,看来令人起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一年中有大半年天空完全是一幅神奇的图画,有青春的嘘(xū)息,煽(shān)起人狂想和梦想,海市蜃(shèn)楼即在这种天空下显现。海市蜃楼虽并不常在人眼底,却永远在人心中。
——节选自《云南看云》
沈从文先生的《云南看云》作于1940年的昆明,当时正值抗战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在战乱中讨生活。“卢先生却来昆明展览他在云南的摄影”一事拨动了作者敏感的神经,他借看云抒发了内心强烈的爱国激情,成就了这一名篇。
对比——挥洒式铺陈
云,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景物。“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落在笔端,一般呈现云的变化多端与瞬息万变,表达对神奇的大自然的赞美,对世事无常的感叹。而选文却用对比的手法,从云的色彩、云的形态、云的风度几个层面,写出了云的地方性特征。相互对比,既表现出了各地风土人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丰富的阅历。
联想——全身心投入
作家往往都是性情中人,看到的是眼前之景,联想到的却是心中之情。作者写云,用形象的比喻调动了全身的各种感官,“天空如展开一张张锦毯”,“只见一片绿玉”,“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无论是视觉、触觉、听觉,都是一种享受。文中还用“活泼”“粗中有细”等词语,赋予云以人的性格与个性,拟人手法的运用也是情感的投入,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