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唯物史观阐释

2018-02-19秦书生张海波

学术探索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产力文明绿色

秦书生,张海波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1]时代是社会存在,思想是社会意识,思想、理论总是一个时代和实践发展的产物。“时代是思想之母”体现了习近平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并不是凭空出现的,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于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之中,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向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奋进。新时代呼唤新理念,新理念引领新发展,这就要求在全社会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引领绿色发展的精神动力。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避免和遏制对自然资源进行毫无节制的攫取和掠夺的行为,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使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在支撑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实现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社会经济在良性的循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习近平还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3]他明确指出,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4]生态文明理念只有入心入脑,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打上烙印,才能转化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动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行为。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就是让人们深刻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绿色消费,承担生态责任,推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迈向新台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这是习近平基于我国当前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的客观实际,着力解决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提出的论断。中国改革开放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也显露出严峻的环境问题。毫无疑问,环境问题是新时代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其中包括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的社会,任何领域存在短板,都难以保证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新征程指明了方向。

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习近平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3]生态环境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其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习近平的这一观点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利用、改造自然以适合社会需要、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生产力是人类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总和。[5](P36)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6](P53)在马克思看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而以自然因素存在的劳动对象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客体对象,离开了自然界,人类无法施展自身的劳动能力,更不能发挥自身的创造才能生产和创造出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据此,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7](P662)在整个生产力体系中,人的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界的自然生产力也是同样起作用的。

习近平关于生产力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论述是对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观的丰富和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生产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自然生产力,表现为一种生产资料,能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优质的水源以及丰富的森林、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为人类从事实践活动创造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极大的社会财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资源条件和环境空间,创造更高的自然生产力。优美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涌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劲。再次,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人,应该说,劳动者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直接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劳动者只有在舒适宜人的环境中从事生产工作,才能身心愉悦,热情高涨,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然而长期以来,人类一直以 “主人翁”的身份凌驾于自然之上,以至忽视了自然生产力的存在,淡化了自然生产力的特有功能,未能足够重视生态环境带来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习近平关于生产力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论述,阐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如果发展造成资源承载力不足、环境恶化,那么人类社会就不能持续发展。习近平关于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关系的重要论述,着眼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摒弃了工业文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把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摆到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位置,强调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利共荣。

三、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就是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环节和某些部分,消除原有体制的弊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新形势下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举措。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但是,我国资源危机、环境恶化形势日益严峻。尽管党和国家提出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但是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局势未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所以,必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习近平就如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态度坚决、部署精细,为构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他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8](P108)“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8](P104)习近平的上述论断,昭示出党中央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调整生态领域内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某些旧体制,废除那些不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和藩篱,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就是要形成由源头保护到过程补偿再到末端修复全过程制度保障体系,建立由政府管理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社会治理机制等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2]形成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良性运转的合力。

建立和完善环境法律制度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而且是重要突破点。“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穿透力。”[9](P52)习近平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要加大环境督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10]实施严格的环境法律制度,必须做到科学的环境立法、严格的环境执法、规范的环境司法和坚决的守法护法,保证各环节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的严密体系,这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首先,要重视和完善环境立法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有序进行提供权威性、科学性的保证。其次,严格环境执法,加大处罚力度。环境执法是建设生态文明,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环节。再次,规范环境司法实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环境司法是推进生态法治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防线。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习近平指出,“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8](P105)要“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8](P105)“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3]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再次重申:“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2]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管制度、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只有通过制度建设加强自然资源的产权、使用及监督管理;通过制度建设科学合理地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积极防治环境污染、设定生态保护红线,才能从源头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的生态政绩考核制度。习近平指出,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8](P104)针对一段时间以来部分领导干部片面追求GDP的总量与增速,习近平指出,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8](P104~105)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11]建立领导干部生态政绩考核制度,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利于生态文明政策贯彻执行,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需建立领导干部生态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生态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对没有履行或没有很好地履行相应的环境保护职责的领导干部追究其行政责任。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生态利益,盲目决策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对此,习近平指出,要建立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8](P105)对不重视环境保护,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领导干部,要严格责任追究。2015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对党政领导干部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做了详细的规定,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实质问责阶段。生态责任追究制度应充分体现敢于追究、终身追究的原则。在生态责任追究的态度上,一旦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出现问题,就必须严格地按照相关制度法规追究其生态责任。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态幸福,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是发挥制度的引导、规制、激励、约束等作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环境保护部针对一些生态文明领域内的改革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基本完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习近平提出的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为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治理环境污染、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破解绿色发展难题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2](P375)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可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后果。为了规避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要求大力发展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技术,这种科学技术就是绿色科技。绿色科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习近平十分重视绿色科技对推动绿色发展的作用,他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13]事实上,早在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就提到,“要加快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为亚洲各国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14]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化,必然要求科学技术的绿色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要论断,明确了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环保产业,以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思想。

绿色技术是构筑绿色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绿色发展的技术依托。在全球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压力下,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开发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废物再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绿色技术,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只有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才能破解绿色发展难题,才能形成绿色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习近平强调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通过促进科学技术生态化,走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化发展道路,说到底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生产方式。绿色发展生产方式需要运用先进科技,转变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将废弃物排放量和污染程度降到最低,使技术朝着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良的方向发展。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破解形成绿色发展生产方式的难题。绿色发展生产方式要求既重视经济利益,又考虑生态效益,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形成绿色发展生产方式,要求创建绿色企业。创建绿色企业,解决企业绿色发展的难题,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是关键。

习近平强调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要建立市场倒逼驱动机制,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环境治理体系的主体,成为推进绿色发展的主体。企业要改造传统工艺,改进传统技术,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替代清洁能源,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绿色生产,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应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在重点领域做好节能减排以及治污防污的工作,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通过推广绿色技术、低碳技术、循环技术,开辟出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在服务业领域,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打造现代服务业,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为技术转型作承接。习近平关于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的论断,紧紧抓住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吹响了科技工作者向绿色发展领域进军的冲锋号,对于从源头上扭转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的问题,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他的环境民生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习近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生态环境视为改善民生的重点,他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出发,为了把人民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好,把人民群众渴望和诉求的生态利益维护好,提出了一系列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的生态民生建设方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真挚为民的民生情怀。他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明确指出:“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2]习近平从实现人民群众追求生态幸福的目标出发,大声疾呼:“民有所呼,我有所应!”[8](P111)习近平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视为改善民生,他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5]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又是人民群众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上已经得到解决。人民群众开始重视生态、环保、健康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人民群众期盼天蓝地绿、渴望山青水净,对新鲜的空气、优质的水源、湛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的诉求和呼声越来越高。习近平的环境民生思想,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生态幸福的美好愿望,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只有把“环境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16](P236)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民心、顺民意,把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才能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人民才能在优美的环境中丰富精神世界,美化心境、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切身体验到环境效益带来的生态幸福,实现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如果不能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就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民众的生态幸福感就会大大降低,单纯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有可能演变为环境群体性事件,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生态兴则百姓福,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民群众享有优美宜居的生态生活空间,人民群众才能实现生态幸福,社会才能安定有序。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决定了人民群众既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同时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热情。2017年3月29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全民义务植树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大家都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4]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合力作用,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上,习近平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局势持续蔓延,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正因如此,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对话越来越频繁,各国人民呼吁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世界各国人民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合力作用。只要各国人民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够“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建设美丽世界的目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唯物史观原理。新时期,在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02).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02).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001).

[4]张晓松,罗宇凡.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 把造林绿化事业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N]. 人民日报,2017-03-30(001).

[5]解保军. 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5).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0]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 人民日报,2016-12-03(001).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5-06(001).

[1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3]习近平.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6-06-01(002).

[14]习近平.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10-04-11(001).

[15]岳富荣,卫庶,张志锋.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N].人民日报,2015-03-09(013).

[1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生产力文明绿色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文明歌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