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与纪实摄影变革

2018-02-19祁建滨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4期
关键词:客观性摄影艺术纪实

祁建滨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卫生部危重病急救医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92)

对于新闻摄影艺术而言,专业的设备和成熟的后期处理对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技术所引发的记录手法和图片处理上的变革则是重大而深远的,这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自从上世纪90是年代末,新的数字化摄影技术被逐渐的应用于专业的新闻纪实之中。然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新的技术为新闻摄影艺术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促进了新闻摄影从业人员对快速变化的社会文化的适应,突出个人的摄影风格和艺术特点;另一方面数字化的图像采集方式也使得图像的后期加工,编辑,甚至修改变得更加的容易。这种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既为专业的新闻摄影师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但同时也对新闻摄影的真实客观性以及摄影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1-2]。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关于纪实摄影真实性的讨论也由来已久。几年前,斩获新闻纪实摄影界最高奖——“荷赛奖”的年度照片《加沙葬礼》便早已引起了新闻纪实摄影师对于纪实摄影真实性与客观性的讨论。著名瑞典摄影师保罗•汉森拍摄的《加沙葬礼》画面记录了以色列轰炸加沙之后的悲剧:两岁的弟弟和他的哥哥以及他们的父亲均在轰炸中丧生,母亲重伤送院。叔叔们抱着他们的遗体经过一个小巷子前往清真寺举行葬礼,后面是挤满巷子的愤怒人群。发表的图片在气氛的烘托和表达上非常具有艺术性,画面本身也极具感染力。摄影师通过对图像的后期处理,保留了客观的新闻事件的基础上,通过光影对比度的再处理使得画面的动态效果被极大的强化,更真实强烈的放映主题。然而其发表的图片与拍摄原片在色调,曝光,以及暗角上的许多差异却遭到很多从业者的质疑,在新闻摄影界引起了关于HDR技术与新闻客观性的讨论。

近年来,数字化摄影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图片后期加工与处理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类似上述的争议与讨论。包括HDR技术作为数字化后期处理技术,通过改变画面高光和阴影部分的曝光,使高光部分有层次、阴影部分有细节,从而呈现大到突出主题、增加视觉冲击力等效果。虽然对于新闻摄影界对于所谓新闻图片“客观性”的定义存在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信息化技术对新闻摄影的客观性与艺术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可能性,同时也意味着变革与挑战。因此摄影师如何清晰地设定了后期加工的客观性,同时也给读者展现了视觉艺术的魅力,则成为新时代信息化背景下新闻纪实摄影的重要议题之一。

图片的后期处理可以追溯到摄影艺术诞生的初期。对于除新闻以外的其他摄影艺术而言,例如时尚,广告及艺术摄影,图像的后期处理早已被广泛应用。客观性作为新闻从业者的基本专业准则和道德规范,却始终将图片的后期加工看作是新闻事实和记者职业操守的威胁与挑战。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图像后期处理变得越来越简单且不易鉴别,传统的底片摄影逐渐被取代,有学者认为新闻照片的文化和社会可信度被大大的降低了。所谓新闻摄影与新闻事实之间本应有的忠实和客观的态度被屡屡质疑。

因此,什么是数字照片后期加工“宽容度”?基本的锐度,亮度,色温,饱和度甚至是高光和阴影的调整是否算作后期修改?如何确定评判后期加工?其实这个关于新闻客观性和摄影美学的争议已经由来已久。在二十世纪中叶,新闻摄影的不可加工性被高度的强调和规范,直至上世纪末,便有新闻摄影师开始尝试在新闻真实性和视觉美学之前寻求平衡。现如今。所谓的图片“再修饰”及合成技术日趋发达,图像的后期处理与编辑在数字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今的数字文化既包含了新闻报道主体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掺杂了摄影记者个人的观点与审美。尽管图片的后期处理普遍被新闻从业者所抵制,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之中却存在着大量的“被接受”的后期修改,但其中后期编辑的原则和尺度则千差万别。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新闻摄影艺术本身称作一门艺术,要求新闻摄影师从客观的角度,利用艺术的审美,将新闻事件通过影像资料以清晰,全面展现给观众,从而引起阅读者对事件本身的共鸣。这其中审美和技术作为一种突出摄影题材的手段,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然而核心问题是专业的新闻摄影师如何建立一套系统的评判标准,在后期加工的是与非之间画一条清晰的界限。

然而相比于技术上变革,数字信息化所引发的文化冲击对新闻纪实摄影的发展则更具深远意义。这种文化的变革突出表现为新闻摄影艺术的平民化及扁平化趋势。新闻纪实摄影被定义为一种领域。所谓领域的概念意味着一种匿名性,即基于一种动态的社会空间关系建立起来的学科。所谓的匿名性也意味着公众参与性。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社会参与者和文化的载体,同时成为文化交流传播的一部分。他们生活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同时也以社会参与者的身份重新塑造广义的社会文化和艺术。

这种所谓的公众参与性在新闻摄影被定义之初便已存在,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工具的兴起,这种公众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iphone,ipad等高分辨率便携式通信工具的普及,使得普通民众获得了高效便捷的拍摄新闻图片的能力。传统的复杂沉重的设备被极度的简化了,对普通民众而言,新闻摄影和纪实在设备和技术上的门槛被大大的降低了。虽然简易的智能手机在照片质量和后期制作的空间方面与传统的新闻摄影设备有较大差距,但在新闻的即时性方面却有很突出的优势[3]。智能手机便携性的特点使得广大百姓可以在第一时间在时间发生地点迅速的获取最直接的影像资料,记录发生在身边的新闻[4]。考虑到某些突发的新闻事件具有极强的不可预测性和瞬时性,专业的新闻记者很难在事件发生事亲临现场进行记录,而平民的新闻摄影记录则大大弥补了这一缺陷。现如今包括CCTV,CNN,BBC等国际主流媒体都逐渐接受了来自民间的新闻摄影资料,并在核实之后将其作为事件报道的重要来源之一。

除了技术设备方面,新型多样的新闻传播平台也为新闻摄影的平民化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今微信,微博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平面媒体,成为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媒介。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平台大大给予了普通的平民百姓发声的机会。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发表自己的摄影作品并将自己的经历与公众分享。这种非正式的新闻平台,其影像资料虽不及传统的平面媒体全面客观,但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更新性,更好地适应了新时代较快的生活节奏,更好地满足了大众对于新闻多样性的渴望。

关于专业摄影与平民摄影的讨论由来已久,在数字化摄影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专业与非专业的新闻摄影的边界日渐模糊,甚至有相互竞争,互补,促进的趋势。正如法国摄影师Bourdieu在《眉梢间的艺术》中所论述的那样,尽管所谓的专业与非专业的艺术摄影起初均服务于工业产品的广告推广与传播,然而后来它们逐渐深入到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产生了相互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也在重新定义摄影艺术的概念与范围[5]。

这种由数字化革命和摄影平民化所引发的挑战同时也意味着由非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参与的新闻采集逐步地被社会所承认并接纳,并成为当今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这也预示着普通民众积极参与社会文化传播的热情以及社会新闻的民主化,从一方面来说这是对专业新闻摄影的一种公民监督,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摄影工作者不断地提高学术修养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动力。可以肯定,这必将是未来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件幸事。同时这种变革也给新闻摄影艺术带了了诸多的挑战。如何从专业层面回应这种由新闻摄影平民化所引发的不确定性。如何在传承传统的新闻摄影美学基础上从文化层面回应当今的视觉文化艺术的动态化,是值得每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深思的话题。

[1]王乔富.“读图时代”摄影新闻的真实性[J].新闻战线,2007(6):67-68.

[2]姚宏.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探究[J].新闻天地月刊,2010(11):33-34.

[3]周浒,金宏奎.浅析社交媒体时代的手机新闻摄影传播[J].新闻知识,2013(3):92-93.

[4]逯明宇,刘畅.新媒体时代的手机新闻摄影[J].青年记者,2014(20):79-79.

[5] Bourdieu,Pierre,and Luc Boltanski. Photography:a middle-brow art.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猜你喜欢

客观性摄影艺术纪实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砚边纪实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论摄影艺术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新闻纪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