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在质检机构的应用探讨①

2018-02-19吴齐伟

现代冶金 2018年4期
关键词:诚信机构检验

吴齐伟

(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07)

引 言

质检机构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安全的忠实守卫者,诚信对其而言尤为重要。诚信是质检机构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应贯穿于机构的所有活动中,诚信不仅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一个质检机构的根基和灵魂。中国的质检机构诚信建设虽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仍然存在,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违背承诺、虚假报告、商业贿赂、不实宣传等现象时有发生。

为树立检验检测行业的良好形象,增强检验检测机构公信力,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质检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参与起草了国家标准GB/T 31880-2015《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 ,该标准于201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主要从法律要求、技术要求、管理要求、责任要求等四个方面出发,综合运用了诚信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社会责任等理论,结合中国检验检测机构诚信水平和现实状况,同时依据国务院发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对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建设的要求和国家相关诚信法律要求起草而成。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和加强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建设,提高检验检测机构诚信水平,提高社会信任度、树立品牌效应,进而发挥省级质检机构在全国检验检测行业诚信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2016至2017年,省质检院就先后组成四个调研组,分赴福建、广东、深圳、湖北、天津、山东、辽宁和沈阳等省、市的多家质检机构,对各地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建设的进展和动向进行了学习和调研,并对学习调研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及应用探讨。

1 诚信体系建设概况

2012年4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质量诚信意识,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意见》提出了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十项工作任务。本次调研的检验检测机构对诚信体系建设大致归纳为以下两方面的状态:

1.1 关注度较高

部分质检机构对诚信体系建设有相应的思考和探索,积极开展工作。

制度方面:(1)诚信体系建设中应如何建立管理体系来进行支撑,对各个部门都要有一个执行依据。(2)建立诚信体系相关制度、准则及处分处罚规定。

业务方面:随着业务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每个专业领域内均会涉及一些延伸产品,这些延伸产品除需检测本专业领域项目外,还会涉及到其他专业领域的检测项目;为秉承勤俭节约理念,资源利用得到最大化,同时提高检验检测效率,单位积极鼓励各检测部门之间彼此开展合作。然而,各检测部门之间由于合作意识淡薄,往往出现诚信缺失行为。因此,应通过制定和完善诚信制度,规范各检测部门行为,防止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社会大环境方面:诚信还需要得到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只有全社会形成“讲诚信、爱诚信”的良好氛围,检验检测机构才能够更好发挥其社会价值。例如当前在招投标过程中,社会大环境下往往依靠低价竞争取胜, 然而低价所带来的往往是服务质量、诚信大打折扣,这又何来诚信而言?加之目前国内违反诚信的成本太低,诚信的执行还存在一定难度。

1.2 关注度较弱

就“诚信体系建设”方面还未进行专门讨论和研究,目前单位领导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来抓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针对诚信方面,主要是: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管理,下大力气抓监管、抓惩处来执行和保证。

2 认识和思考

一是作为质检机构都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要求,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检验检测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及中国资质认定行政许可的相关规定均建立了一套科学、公正、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成功有效运行多年,并在不断持续改进和完善。从检验检测机构的快速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虽然检验检测机构近年来在硬件条件和业务总量方面均有快速增长,但作为高技术服务行业的检验检测机构中却出现出具虚假报告、工作不规范等不诚信行为时有报道。各级主管部门也经常接到检验检测机构不诚信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导致国内检验检测机构的公信力严重受到质疑。

二是诚信本是检验检测机构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应贯穿于检验检测机构的所有活动中,但在实际管理中未将与诚信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有效管理,即未建立诚信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成熟的检验检测机构均具有一套运行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且均通过CMA、CNAS的认可,每年还需接受各种监督评审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针对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要素的识别,主要还是集中在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诚信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具有较多的重叠和共性,一手抓质量管理体系,一手抓诚信管理体系的推进和落实,两手都要硬,才能更好地持续提升检验检测机构公信力。

3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在质检机构的应用

3.1 倡导诚信文化、提升诚信环境

宣传教育是诚信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加强员工诚信培训,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既要靠社会的法律,又要靠个人内心道德信念的自律。从利益方面引导员工在工作中讲道德诚信,提高员工的自律意识,树立“诚信第一、品格第一”的理念。诚信,不仅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一个检验检测机构的根基和灵魂,还需要大家和社会各界长期不懈的共同坚持,大家都应该自觉承担起良知与责任的重担,为社会提供良好的诚信环境。

3.1.1 教育培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开设诚信教育课程,邀请“诚信”突出的员工或“诚信”专家讲解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履行诚信;签订“个人诚信承诺书”,并进行“诚信宣誓”仪式,从思想上加强新员工的诚信意识。老员工可定期开展诚信座谈会、讨论会,就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对诚信的认识彼此交流探讨;单位工会可组织诸如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员工对“诚信”的重视;单位办公系统中设立“诚信专栏”,其内容主要包括全社会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典型诚信范例”、单位内“诚信模范个人”及“诚信模范部门”的事迹、诚信案例课堂等内容,以方便单位人员自学;充分运用新媒体,例如微信群、QQ群、微博等,建立“诚信微讲堂”,让单位员工可利用点滴时间提高自我诚信素养,同时通过朋友圈、微博等多种社交渠道将“诚信微讲堂”的内容进行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相关内容。

3.1.2 内部宣扬

设立“诚信模范个人”、“诚信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对于在诚信方面表现优异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嘉奖,并在单位办公系统、网站、公共媒体平台等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对于违反诚信原则的个人和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处分等处罚,在质检机构内部形成“争当诚信人”、“抢做诚信事”的良好氛围。

3.1.3 外部引导

应向社会和监管部门提交诚信报告,确保遵守诚信要求,做出公正保密承诺,包括:不与本检验就够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存在不正当利益关系,不参与任何有影响检测判断独立性和公正性的活动,不参与和检验检测业务有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谋求不正当利益、威胁诱骗或者利用欺诈手段影响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不出具虚假数据和检验结果或不客观报告数据和结果等具体内容。应向公众明确检验检测活动、服务和运行对质量安全、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公共卫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确保公众知情权。通过身体力行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的社会公信力,以期得到更多的认同感。

通过定期开展“质检诚信活动日”、“质检诚信进社区”、“质检诚信进企业”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为社区、企业提供专业的检验检测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内涵;同时,邀请电视、网络等媒体对此跟踪报道,发挥质检机构的率先垂范作用,倡导身边更多人加入到“诚信”的公益活动中,逐步扩大影响范围和效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诚信、人人爱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3.2 建立诚信管理制度

成立诚信监管部门,制定《诚信工作准则》和《违反诚信处罚规定》,由各部门配备诚信监督员或由质量监督员兼任,组成机构诚信委员会。诚信委员会及其负责人直接对最高管理者负责。诚信管理制度主要涉及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样品管理等方面。

3.2.1 人员管理

建立“人员诚信评价制度”,将“人员诚信等级”与人员的绩效考核、年终考核、晋升等方面挂钩,以制度约束迫使单位人员强化诚信意识,对检验检测工作各环节涉及到的人员区别管理。

业务人员的诚信管理:与客户洽谈检验项目、接受客户委托检验检测工作时,应充分识别客户需求(如可以通过建立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制度,对客户的要求、标书、合同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保证客户提出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合理、明确),并如实告知客户或者在所制作标书上写明本质检机构的检验检测能力、资质范围和业务状况,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不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弄虚作假,确保合法、准确、准时完成合同约定的检验检测任务;若由于未预料的原因(如工作量大、需要更多专业技术或暂时不具备能力)或持续性的原因(如通过长期分包、代理或特殊协议)需要将工作分包时,应事先获得客户书面准许再分包给有能力的分包方;业务人员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附加签订“双方诚信承诺书”,并规定违反诚信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诚信监管部门可定期或不定期、随机对客户进行回访调查,以调查回访结果作为业务人员诚信等级的主要考核依据。

取(抽)样人员的诚信管理:取(抽)样人员所取样品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明确规定取(抽)样人员在取样过程中应遵守的诚信准则,如严格按照程序文件和作业准则取样,严禁与委托方产生不正当利益关系;应利用视频、拍照等方式记录取样过程及取样样品状态;对于不同取样人员和取样地点,可采用取样人员和委托方双向随机配对的方式,避免了取样人员和委托方可能因长期固定合作带来的“利益捆绑”、“不诚信”等隐患,客观上提高了取样人员的诚信;诚信监管部门可不定期、随机对客户进行回访调查、对样品状态抽查,以调查回访结果和抽查结果作为样品人员诚信等级的主要考核依据。

检验人员的诚信管理:应明确规定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的人员资质和能力,检验人员需经考核后方可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检验人员应对检验检测全过程(包括样品来源和流转过程)进行真实记录,不随意编造、更改或者销毁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应完整、真实和可追溯,并得到妥善保存和管理;建立检验检测项目不定期核查制度,并将核查结果作为诚信评价的指标,包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报告的正确性、检验报告的时效性等。

3.2.2 设备和环境管理

设备采购初期,应如实了解供应商提供的仪器设备信息及所能提供的相关培训和设备维护服务,签订“诚信服务承诺书”,明确规定违反该承诺书所应承担的后果,以保证不因供应商提供设备的质量问题对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设备投入使用后,应建立检验检测设备定期检定或校准制度,实行部门负责制,将各个设备及设备责任落实到小组或个人;若发现设备运行故障,应予以明确区分、标识,并及时上报进行校准、维修;建立设备不定期核查制度,诚信监管人员不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核查,以确保检验检测所用设备在规定的检定和校准周期内功能正常、运行有效,避免因设备“不诚信”导致检验检测结果的“不诚信”;对于因“设备”问题导致检测结果不正确的,部门负责人和该设备管理小组或管理员承担相应责任。

3.2.3 样品管理

建立样品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所取样品在流转、储存、检验、留存等环节中的各项作业准则,做好样品标识工作,确保样品在标识、储存、流转和处理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因无效样品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并注意保存相关记录。对委托方或受检单位的相关技术信息及提供的检验检测样品信息承诺不外泄,严格保守客户秘密。

3.2.4 标准管理

建立标准使用确认制度,在样品检验检测过程中,对于检验人员使用的标准应先通过经验丰富并拥有相关资质的检验人员(至少两人)确定是否为最新标准、是否适用本样品,待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检验工作。检验检测方法如有偏离,应有相关文件规定,且该偏离需经技术判断、活动批准和客户接受方可执行。应定期组织检验人员学习、探讨相关检验检测标准,正确理解标准内涵,严格按照标准开展检验检测工作,避免因使用错误标准或对标准理解不够而影响检验检测结果。

3.2.5 记录管理

建立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管理制度,规范记录编制格式、定期审核和不定期抽查记录,主要包含合同评审记录、方法确认记录、标准方法变更记录、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包括抽样记录、样品流转记录、样品检测记录)、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记录、质量控制及评价记录等与检验检测活动相关的内容,确保数据有章可循,具备溯源性,体现数据记录的诚信性。

3.2.6 报告证书管理

建立报告证书管理制度,报告证书中应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检验检测结果,不得随意编撰、修改实验数据和结果,并符合检验检测方法规定要求;检验检测记录、报告、证书不应随意涂改,严格按照实验检测的数据和结果体现报告证书的“诚信”性。

3.3 改进检查监管机制

诚信管理体系由诚信委员会直接监督贯彻执行,按诚信岗位职责和诚信管理制度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自检和检查,部门和责任人签订诚信承诺书,并做好诚信记录、检查、反馈和改进工作。对外设立客户诚信监督举报信箱、监督举报电话,对内设立员工举报邮箱,设立申诉程序,如经核实无误,依制度严格处理。

3.4 建立评价公示机制

对各项诚信记录由诚信委员会组织进行诚信管理评价,并定期进行公示并附失信事实,对失信部门和个人采取不同程度的处罚。设立“诚信光荣榜”和“诚信黑名单”制度,对于诚信突出的个人或集体记入“诚信光荣榜”,对于失信的个人或集体记入“诚信黑名单”,并在单位网站上公示,做到奖惩分明,以实际案例向单位员工诠释“诚信”的深刻涵义。

3.5 建立诚信风险控制机制

强化诚信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外来诚信风险。应识别客户提供样品的真实性,对客户提供的电子、纸质材料等做好原件和备份工作,避免外来诚信风险。检验检测机构之间建立诚信信息共享机制,诚信信息定期按周期将诚信信息公开,降低获取诚信信息的成本,提高诚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推进外来信用风险的联合防控。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强化内部风险责任,建立诚信风险预警机制,控制潜在诚信风险。对检验检测环节各个风险点进行预警和监管,模拟讨论多种易于发生的风险点及由此可能造成的后果,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让员工对风险点以及风险后果了解于心,在日常工作中才能够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3.6 建立诚信信用联动机制

联手社会有关部门,构筑社会诚信风险管理网络,使失信者无处可遁。将人们的诚信等级与餐饮、交通、房产、保险、教育、医疗等部门互通,建立数据联网机制,不同诚信等级的员工在就餐购物、购房、乘车、住宿、保险、教育、医疗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待遇”不同,实现“得信者阔步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的局面,通过“联动效应”规范人们行为,强化诚信意识,塑造社会风气。

3.7 建立关键岗位制约机制

质检机构内部岗位设置上,在精简效能的前提下,坚持关键岗位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通过岗位之间相互牵制,提高本机构诚信水平。

3.8 “诚信”法制化建设

逐步推进“诚信”法制化,将“失信”行为所应承担的后果和“守信”行为所应得到的保障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使人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勇于坚守诚信,同时因畏惧后果而不敢失信;通过立法的形式将诚信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人们的守信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全体“守信”人能够得到坚守诚信所带来的红利,让“诚信”成为全社会的风向标和主旋律。

4 结束语

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是将与诚信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和持续改进,并有相关机构推进落实。作为每一位质检人,都积极推进和加强质检机构诚信体系建设在质检机构的应用和落实,是树立检验检测行业良好形象,提升检验检测机构公信力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猜你喜欢

诚信机构检验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