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晏子对齐侯问为例论古人“和”思想
2018-02-18刘迪帆
刘迪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2-0-01
晏子对齐侯问是左传中一篇较为精悍的文章,文章主旨集中、结构合理,以层层递进的语言,引领读者逐步领悟和而不同的寓意。在内容上,作者善于运用比喻论证的方式,用具体的事物解决抽象的问题,并通过与君主所处的位置结合加深读者的理解力。言辞之间充满逻辑性,極具理趣之美。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品读到“不辞辛勤育桃李,用我血汗育芬芳”的师者之光,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君主疑惑,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暗之变所带来的豁然开朗,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君子执着,然而更多的则是‘和而不同[1]的‘和思想。
晏子对齐侯问文体结构严密,层层递进,前后呼应,颇具逻辑之美;同时又用简单的语言,阐述了两种和的思想,给人一种海中寻珠,满获珠玉之感。文章的起初,作者用三言两语淡淡的描述,讲述了对话发生的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即齐景公打猎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望着快马加鞭驾车赶来的梁丘据,齐景公发出感慨说:“唯据与我和夫!”翻译成现代的话语是“只有梁丘据和我互相协作(和)啊。”寥寥数语,却展示了齐景公的‘和理念,即上令下行,千人一念。
作为一名智者,晏子在朝局上看的更为清楚和深远[2]。他深刻的体会到,如果朝廷上都是梁丘据这样的人,那么整个朝廷就会成为一言堂,最终朝局无法控制,只能走向滑落的深渊。于是晏子答道:“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执以薪,宰夫和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梁丘据不过是与您相同而已,协作(和)还是谈不上的。”并用比喻论证的方式为齐景公讲述了和而不同的理念。晏子说所谓的和就像是炖汤一样,既要放入梅菜、肉干、醋、酱油、盐等多种调味品,也要用水火来调和。总之一份味道不错的汤,定然是众多自然物互相调和出来的结果。虽然对于各个物体来说,可能对于与自己不相同的成分,会有稍微的排斥,但从总体上来说目标相同,功能相补,是以能呈现出分外味美的汤。与之相反,所谓的同,就是单纯的往水里加水,虽然彼此之间不会排斥,但是却也不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变化,水就会一直是水。所谓同是物以类聚,彼此功能重叠,而所谓协作则是为着同样一个愿景,彼此各有差异,互相配合。
文化如水,涵养其德;文化如雨,时润万物。这篇文章亦是如此,通过简单的故事,阐述了和的理念。我国是一个崇尚‘和的国家,翻开史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和”的理念源远流长,古人对‘和这一理念有颇多论述。在《辞源》里,和文化就曾多次出现,其和文化多有“调”、“谐”之意。在郑语中也有颇多关于和的描述,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提法,并进一步说明“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和的思想不只是和而不同,更是和育万物。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曾对和生万物进行了相关探讨,言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指明万物所生所成必须“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而这也就是和生万物的思想。同时,老子还将‘和进一步托形于水,定格为‘不争的思想,言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并进一步将其上升到参天而行的高度,言道:‘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并有所发挥创新。庄子在其《庄子》一书中指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强调了和的内在属性之同,主张“天人和合”境界,而这也成为天人感应的先河。同时在其齐物论中,也透露出万物一体、和谐共处的思想。
除了道家老庄等对和的思想极力倡导外,墨家也有相关论述,其‘兼相爱、交相利、非攻的论述就是‘和思想的具体阐述。在墨家看来,人与人之间应以‘和的精神相处,并通过‘和达到最大的凝聚力,通过互帮互助,最终呈现出‘交相利的良好局面。
儒家对‘和也有着大量的论述,其中主要便是‘仁和思想。在论语中孔子对‘和多有提及,在他看来,君子应当“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同时孔子认为‘和是先王之道美之所在,虽然如此,他还是强调,和是一种自然状态,不主张‘为和而和。
道、墨、儒三家都极为倡导‘和,可见‘和思想在我国国人基因中的文化地位。纵观国内外,非但我国,其他国家也十分注重‘和这一理念。汉唐时期传入我国的佛教也注重倡导和,提出‘不杀生等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虽然古人对和有着诸多论述,但是我还是很喜欢‘晏子对齐侯问这里面阐述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在我看来,其生动而具体,同时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就像是听到了一首绝妙的乐曲,虽然觉得精细和美妙,似乎已经领略了乐曲中所有的滋味和元素。然而回头一想,或者偶然再次品味,就会又有新的发现,似乎不论自己感触多深,都无法将作者的情感全部穷尽一般,大概这就是作者为我们开的小小玩笑吧,就如经典的茶饮一般,茶水虽尽然茶味经久不散,‘和的滋味一直在舌尖回旋。
参考文献
[1]吴显庆.“和而不同”的多重辩证和谐内涵及其当代意义[J].学习与探索,2018(01):13-20.
[2]贾海鹏.晏婴与《晏子春秋》述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4):73-79+84.
[3]文选德,周建刚.“中”“和”思想:特质、传承与当代价值[J].求索,2014(1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