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系统构建
2018-02-18赵孟辰
赵孟辰
摘 要: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普及和应用,但是这项技术也是有利有弊的,如何防止其弊端对人类社会的消极影响,并且扩大其利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这就需要对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系统进行合理恰当的构建了,本文分别从人工智能编程程序中的安全隐患、防止人工智能的滥用、培育人工智能的安全防护方面的专业人才三个角度进行探索,试着分析和找出初期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系统构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人工智能 安全性系统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2-0-01
一、研究背景
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下,随着人工智能建设的全面展开和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它已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工智能已成为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之一。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性的同时,其安全性系统的构建因此也变得越来越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如果解决不好人工智能方面的安全性问题,人类可能会反受其伤害,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本文就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探讨和分析初期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系统构建对策和办法。
二、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系统构建首先需要排除人工智能编程程序中自身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对于人工智能自身来说,其编程程序还存在较大漏洞,而且计算机病毒也不断升级演变,现代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并且对人工智能程序代码进行篡改的恶意软件也不断升级,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并且从历史上看,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当中,网络攻击、黑客技术就相伴而生。世界上最早也是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互联网病毒是蠕虫病毒,在那个互联网还不算发达的年代,一次性就感染了近六千台计算机主机,占了当时世界上计算机主机数量的10%。2017年的名为“wannacry”的勒索病毒则导致全球20万台电脑中毒,这其中涉及了美國、中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这些病毒通过计算机程序的自身漏洞,来攻击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学习系统,让其不能产生正确或需要的结果,最终导致系统的瘫痪。人工智能的安全性构建首先需要排除人工智能编程程序中的安全隐患,修补程序自身的漏洞,并且运行过程当中不断保持对程序更新和维护,增强人工智能系统其自身安全防护的机制和保护效果。
三、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系统构建需要合理规划适用范围,防止人工智能的滥用
在当今社会,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人工智能涉及的学科和领域也越来越多,在我们生活中的各处都存在着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 主要涉及哲学和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等等学科和领域。研究领域和范围的扩大对于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人工智能技术也会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如今,互联网犯罪、互联网博彩等不健康的行业也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非法活动,这些活动严重地危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人工智能领域,应当重视和制定好人工智能适用范围的一些规则和法律条文,以协议的方式保障好人工智能技术不向非法领域延展,这是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系统构建,并且防止人工智能的滥用的关键举措。
四、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系统构建重点在于培育安全防护方面的专业人才
人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解决好人工智能防护安全领域的人才问题变得尤为基础和关键。张峥曾说过,中国人口基数多,对人工智能领域有强烈的需求,因此虽然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起步晚,但可以实现技术上的“蛙跳”。但我国人工智能行业领域的主要缺点在于,进行人工智能原创的人少,尖端研究和领域内的人才缺乏,这样就会造成一种情形:尽管比欧美国家落后得不是很多,但却怎么都超越不过。因此我国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系统构建重点在于培育安全防护方面的专业人才。有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安全防护技术,帮助解决人工智能安全性的问题。因此只有把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尖端人才培育好,才能保障好人工智能防护系统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能够使得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在面临外在威胁的过程当中,保护好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
综合来看,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系统构建一方面要解决好内部自身的漏洞,另一方面要解决好人工智能技术适用范围的问题,最后一方面要解决好人才的培育和建设问题,这个安全系统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需要在这个行业领域内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去保障好人工智能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去实现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系统构建,去实现更美好的人类家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圆. 银行智能机器人设计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7.
[2]闫志明,唐夏夏,秦旋,张飞,段元美. 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应用趋势——美国《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报告解析[J]. 远程教育杂志,2017,35(01):26-35.
[3]杨亮. 基于人工智能视角的水电厂二次系统构建[D].华北电力大学,2014.
[4].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J].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10,26(06):166-242.
[5]于丽颖. 马克思“人的技术化”思想视域下的人工智能风险[D].西南交通大学,2017.
[6]刘柱. 中山市公安案件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7]周雪军. 浅谈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 科技经济导刊,2017(34):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