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2018-02-18

新闻爱好者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中彼此依存、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从本质来说,它的核心教学目标在于传承人类创造至今的文明成果,包括历史、文化、语言、制度规范、行为准则等,并以优秀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思想理念来实现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由石亚军编著的《人文素质教育》(2008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围绕我国人文素质现状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的专著,编者对人文素质的基本理论、历史演变、中西方发展对比、现实意义、社会价值等内容进行了综合论述,并从人文素质培养、人格重塑和人的全面发展等角度给出了切实的分析和建议。

在该书中,编者充分强调了人文素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人文素质弘扬了基于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将正确的人文理念、文化内涵、道德观念等内容弘扬开来,并逐步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心理认同和行为规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取昂扬,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当人文素质教育与新媒体时代发生碰撞之时,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模式和传播教育渠道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新媒体时代文化思想碰撞加剧,大学生很容易陷入功利、浮躁、实用化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当中,从而迷失自我,对此,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得到了针对性的强化和发展,在科学传播和应用性课程之外,高校加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学体系的健全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在专业教学之外有效强化了大学生的文化积淀、审美情趣、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所接触的观点和文化导向越来越复杂,受浮躁之风的影响,再加上高校长期重专业轻人文的课程安排,导致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令人担忧。为了能够有效纠正这一不良的教育导向,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越来越丰富化,在整个大学的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对有所提高。不仅如此,高校和大学生还在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渠道,进一步丰富和共享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优质教育内容,将线上线下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开阔了大学生的人文视野,进而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而是通过新媒体的渠道和平台融合了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统筹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革新了当前的课程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以及课程容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媒体渠道和平台中的网络学习平台则可以突破这些限制,最大化地集中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资源,让大学生随时随地根据自身的学习节奏和进度来强化学习,鼓励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教学中更主动、更积极,更善于接受潜移默化的学习和吸收,从而有效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本身是一个较难给予客观评价的课程体系,因此,通过新媒体的方式来拓宽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范围,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僵化评价模式,让大学生能够在更加开放的文化环境中自己去学习、理解和吸收优秀的文化内容,更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第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象征性的了解和学习上,还应该渗透到每一个专业教育的课程当中,并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化。人文素质的教育具有强大的渗透性,任何专业课程都有着其显著的文化内容,这部分也是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的教育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领域出发来进行人文素质的细化教育和传播,切实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本质关系。

人文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关注的則是大学生人才的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环节,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将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并置在当前的高校课程教学体系当中,并结合新媒体的信息资源、技术手段和创新理念,实现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创新、模式变革和专业细化,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鼓励大学生以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态度投身到物质文明的发展当中,兼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综合培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罗国仕/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人文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