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礼”的传播思想与互联网文明的建构
2018-02-18刘美忆
刘美忆
【摘要】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都是圍绕“礼”展开的。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追根溯源是“礼”的缺失和秩序、规则意识的缺位。因此,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构建以“礼”为核心的互联网文明迫在眉睫。
【关键词】礼;仁;孔子;互联网文明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中华文化与“礼”骨肉相连、密不可分,“礼”已经深深刻进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与基因中,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对“礼”的观念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了解“礼”、认识“礼”、弘扬“礼”,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礼”的起源
“礼”最初并不是指礼制,殷商时期的“礼”是指祭祀神灵、祖先的仪式,在《辞海》等权威工具书中,“礼”的义项大致有祭祀神灵、礼节礼貌、礼仪、道德规范等,而祭祀神灵是“礼”的本义,其余皆为引申义。
“礼”这个字的产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最初,“礼”是甲骨文,后来有了小篆“豊”,意为“举行祭祀时所用的器物”。《礼记·礼运》中对祭祀的礼仪也有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指的是“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1]人们以这种祭祀的仪式求得神灵的庇护,降福消灾,这便是最原始的“礼”。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有“五礼”“六礼”“九礼”之说,如“五礼”就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
二、孔子“礼”的传播思想
中华文化是围绕“礼”的传播而展开的,礼文化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中华民族的历史,“成为古代中国公共生活秩序与教养生活的根基,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的文化原型”[2]。作为“礼”的集大成者,孔子的一生都在探寻“礼”的内涵和真谛。《论语》提到“礼”76次,对“礼”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可见“礼”的地位之重要。从维度的角度来看,孔子的“礼”的传播思想主要包含三层维度。
(一)国家层面
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孔子提倡“礼乐治国”“为国以礼”,主张以礼乐教化作为治国安邦的主要手段,乐主内、礼主外,礼乐结合。在春秋时期,形成了“礼崩乐坏”的局势,孔子为了挽大厦于将倾,一面维护“周礼”,一面对“礼”的内涵进行革新,最终使“礼”定型为中国华夏民族衡量人道德行为与人伦关系的价值标准,“为国以礼”就是孔子以礼治国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最为重要的伦理之一。
清华大学教授彭林认为,“礼”是区别文明与野蛮的尺子,也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国家要长治久安,就要“因阴阳之大顺”。不仅如此,“礼”也指统治秩序,无论是中央和地方还是上下级,即使是同级的关系,也都在“礼”的范畴之内[3]。“礼”从方方面面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既维护并协调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又使人们能在条条框框之下和睦相处,使同一个个体,在不同场合与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礼”的规范下无法僭越,从而在纵横交错中支撑起整个国家的运作。
(二)社会层面
我国古代的“礼”是成体系的,是整个社会的规范,由此将整个社会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上自宏观的等级秩序、规章制度、刑罚准则,社会层面的礼节仪式如婚丧嫁娶、社会习俗、道德规范,涵盖面极其广泛,下至微观的个人修养、行为准则,横向来说囊括政治、经济、文化,可以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人们来遵守。
(三)个人层面
从个人的层面上讲,“礼”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基础,“礼”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锻造个人的品性,从而立足于社会。“礼”还对日常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了界定。孔子认为“立于礼”(《论语·泰伯》),“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可见“礼”对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程度。不仅如此,孔子还认为,如果能遵循“礼”的规范,普通人是可以拥有忠、孝、节、义、廉、仁、义、智、信等优良品德,最终成为“君子”,而成为君子的途径就是“约之以礼”(《论语·雍也》)。换言之,遵循“礼”则能为君子,为君子则需“礼”。
三、互联网文明中“礼”的缺失
“礼”是中华文明的表征,文明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互联网文明是“人类通过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进而对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乃至产业转型、商业变革和社会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文明形态。”[4]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礼”的传承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和客户端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网络的影响、渗透,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文明下“礼”的缺失几乎成为一种常态。
(一)“礼”的缺失现状
1.网络暴力、网络谣言泛滥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虽然不乏优质的内容,但也有“三俗”或者黄赌毒之类的、违反道德的不良内容,除此之外,在虚假身份的隐藏下,网络暴力、诽谤、造谣泛滥成灾,“键盘侠”在网络上肆意横行维护所谓的“正义”。
网络暴力是不符合互联网文明的社会现象之一,部分网民不仅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甚至从线上转移到线下,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2016年9月,艺人乔任梁因抑郁症于家中自杀身亡,其生前曾长时间遭受网络暴力,因此患上抑郁症。2017年,因饰演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第三者”角色,演员吴越被混淆现实与虚拟的网友无端谩骂,言辞污秽,甚至一度关闭微博评论。
2.庸俗化的“网红”与直播
近年来,“网红”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人人趋之若鹜。为了维持粉丝忠诚度和出名,“网红”往往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有的内容充满低级趣味,有些甚至涉及黄赌毒,不断挑战观众的底线,无视传统道德观念,更别提规范的言行举止了,甚至还涌现出一批以丑为美、以丑博取眼球的“网红”,严重扭曲了社会正常的审美观念和道德标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的青少年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伤害。早期“网红”的雏形有凤姐、芙蓉姐姐等,她们靠犀利的语言、浮夸的造型和背离大众审美的长相走红,近年有的“网红”以过度修图的“锥子脸”、暴露的着装以及挑逗的语言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
“网红”为了炒作,常常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当传统的微博、照片已经无法满足“网红”们急功近利的心态时,直播成了他们转战的又一平台。如果说互联网是“网红”们挑战底线的途径,那么直播就是不择手段。
在各大直播平台上,无端的谩骂和脏话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许多主播就是靠这些“出位”的行为获得关注,甚至得到打赏,以获取经济利益。这些行为已严重污染了网络空间,并对受众的价值观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礼”缺失的缘由
网络传播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信息多元化、传播互动化,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因此,“80后”“90后”以及“00后”成为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的主要人群,他们通过匿名的形式在平台上随意发表言论,由此引发了网络信息的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礼”似乎已被人们遗忘。笔者认为,“礼”缺失的缘由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互联网文明的缺失是缺少“自律”。网络是一个多元化的“大熔炉”,人们的地域、身份、年龄等不同,各式各样的观点和思维在这里激烈碰撞。互联网具有匿名性的特征,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甚至编造自己的身份,在匿名的掩盖下,人们可以用虚拟的身份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散播谣言。这是缺少自律和缺少“君子慎独”的表现。当人们不再“克己”,不再“三省吾身”,就很容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放纵自我,渐渐偏离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其次,互联网文明的缺失是违背“秩序”和“礼让”的表现。缺乏“礼”使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中丧失了法律意识和道德准则。从个人修养来看,作为应该遵循的个人准则,人们首先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另外,应该秉持谦让的精神,“退一步海阔天空”,互相尊重、互相礼让。然而在虚拟的空间中,这些道德准则被遗忘殆尽,许多网民既没有尊重他人,也没有遵守诚信的原则。
再次,责任意识也是造成互联网文明缺失的重要缘由之一。营造良好的、绿色的、健康的网络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凡不符合“礼”的、违背道德底线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在承担责任中坚守,在坚守中慎独。
四、以“礼”建构互联网文明
实际上,“礼”不仅是“礼文化”的核心内涵,更是“一种媒介、一种传播制度、一种价值理念”[5]。要重构互联网文明,就要将“礼”作为媒介,传承“礼”的价值观念。在当下,互联网文明亟待构建和完善,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缺乏价值共识和道德评价依据;另一方面,众声喧哗的时代,人们因技术“赋权”而渴望自由发声,由于匿名性和公开性,互联网为其提供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互联网中的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且较难监管和约束,因此传播和弘扬“礼”的思想,以“礼”强化道德准则,提升个人和集体的道德水平,是构建互联网文明的迫切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解决途径之一。
(一)媒体正确引导“礼”的价值观
大众媒体在引导大众舆论、传播信息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传递正能量,传播“礼”的思想刻不容缓、责无旁贷,需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双管齐下。
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凭借其影响力和号召力,弘扬主旋律,开展有关“礼”的各种活动。近年来,传统文化节目层出不穷,除风靡全国的《朗读者》外,还有文化礼仪公益节目《中华文明之美》、朗读节目《见字如面》、纪录片《记住乡愁》、汉字听写节目《汉字风云会》等,它们不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美学精神,传承了“礼”的思想内涵。这些节目充分发挥了文艺作品“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正确传递了礼文化的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新媒体、自媒体也要自觉遵循法律法规,提高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近年来,直播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受到大批受众的喜爱和追捧,然而直播、短视频衍生的伦理道德问题却层出不穷。2018年9月11日,斗鱼直播平台某主播因在直播中以不当言论调侃“南京大屠杀”“东三省沦陷”等历史事件,遭到网友的谴责和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微博点名批评;同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整治并处罚快手、抖音等视频软件,将低俗、暴力等有害节目下架,并对违规账号做出封号的处理。
网络社群在互联网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弹幕视频直播网站哔哩哔哩作为年轻一代的网络文化社区,也在网络交往中践行“礼”的价值观念,注册会员时用户需作答20道弹幕礼仪题,如“发违规评论会被怎么样”“以下哪种评论比较适宜”等,一些发布不文明内容的帖子和用户的视频也会被下架和查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弹幕引发的无端骂战,净化网络空间。
通过互联网传递“礼”的价值观,不仅能跨越时空的限制,还能快速、大范围地进行传播,弘扬“礼”的理念,使人耳濡目染,将“礼”外化为指导实践的准则。
(二)自我实践加强“礼”的认同感
以“礼”构建互联网文明不仅是媒体、社会、群体的责任,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关于日常生活中个人对“礼”的践行,孔子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礼”不仅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规范,更是每个人的道德标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的人际交往更是如此。要从个体出发建构互联网文明,就要提高个人的媒介素养和文明修养,将内在修养外化为言行举止,将“礼”作为网络交往的指导原则。
一方面,在网络交往中,要懂得谦恭礼让,讲信修睦,礼貌待人,做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见《论语·颜渊》)。在社交平台上不无端诽谤、不肆意谩骂,不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即使针对热点事件持有不同的见解,也要做到“和而不同”(见《论语·子路》),要求同存异,追求和谐的、和睦的互联网氛围,和平共处,减少虚拟空间剑拔弩张的戾气。
另一方面,应做到自律自省、君子慎独。即使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人们隐匿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姓名,也不能违背“礼”的价值观念,仍然要坚守基本的礼义廉耻之心,依然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良好的道德规范无论何时都不能丢,传统美德无论何时都要牢记,品德修养无论何时都要维持,礼义廉耻的道德准则无论何时都要坚守。2018年9月19日,一名大一新生在微博上散播辱国言论,利用社交平台匿名傳播不当言论,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网友举报,经核实后,该高校取消了该生的入学资格。弘扬“礼”的价值理念,不仅要在生活中践行,更要发自内心认同“礼”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礼”的精神在互联网传播中传承与坚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礼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研究”(16BXW044)]
参考文献:
[1]阮绪和.中国古代礼的内涵试析[J].时代文学,2007(4).
[2]王冠.论儒家礼乐文化的形成与建构及对当下的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16(5).
[3]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4—5.
[4]殷格非,于志宏,赵钧.创造更持续的互联网文明[J].WTO经济导刊,2014(8).
[5]张兵娟.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礼文化与认同建构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7(2).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