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时期《诗经》的传播形态

2018-02-18杨建伟

新闻爱好者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诗经

杨建伟

【摘要】从先秦时期文化传播的两种基本形式入手,指出了《诗经》在先秦时期以口头传播为主,辅以文字传播的基本传播形式,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具体分析了《诗经》的传播手段和传播特点,从这些方面综合阐述了《诗经》在先秦时期的传播形态。

【关键词】先秦时期;《诗经》;传播形态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诗歌文学的开端,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年间共311篇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丰富的社会面貌,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学价值。分析《诗经》在先秦时期的传播形态,有利于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播的一般形态,进而深入理解《诗经》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促进《诗经》在当今时代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先秦时期文化传播的一般形态

分析先秦时期《诗经》的传播形态,有必要先考察先秦时期文化传播的一般形态。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头颅[1],作为中华文明的早期阶段,先秦时期的文化传播形态有其独特性,一般有口头传播和文字传播两种传播形式。

(一)口头传播

文化传播交流的最初阶段是口头传播,口头传播广泛应用于文字记载和交流体系成熟之前的漫长文明时期。在中华文明早期,尽管夏朝已经出现了文字,商朝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甲骨文,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已经进入了有文字记录的时代,但早期的文字符号只是作为神谕的记载工具,由占筮人员支配和使用,主要用于记录,尚未用于创作。随着文字的成熟,文字作为重要的媒介权力,由统治者所掌控和支配,文字承载的信息沟通功能尚无空间发挥,更不用说用于文学创作和传播了。在周代,封建政治体制决定了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区域性差异较大,各国之间缺乏统一而广泛的交流工具,这进一步限制了文字作为交流工具的发展空间。这些早期文字的特点及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决定了最初的文学创作和传播不可能大量以文字为媒介。

尽管如此,在当时,从中央王室、各诸侯国所在都市到偏僻乡村,从繁华街道到田间地头,民间的口头传播渠道却是畅通无阻的。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民间生活为早期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神话、传说、寓言、谚语、奇闻、逸事、歌谣都在民与民之间口耳相传。口语在日常使用中自然地、无形地发挥了文化传播的功能,民间百姓的街谈巷议、娱乐歌唱成为一种最普遍的社会舆情传播方式和早期文学传播方式。

(二)文字传播

文字符号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入更高层次的重要标识,文字的出现及其运用体系的成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播。文字传播在时空广度上比口语传播更加长远。先秦时期尤其是周代后期,文字系统和使用逐步成熟,文字传播在先秦时期的文学传播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文字书写有悠久的历史,考古发现,中国大地上原始社会的陶器时代已经有了刻划符号,远古时期有仓颉造字之说,至商代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系统的文字。早期文字主要用于记录占卜、神谕,周代文字已经运用到礼仪祭祀中,成为记载和传播礼乐文化的重要媒介,春秋战国时期,记录在竹简木牍上的文字成为上流精英阶层沟通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工具。文字传播的发生是出于控制的需要,周代诸侯国林立,文化相对隔绝,沟通交流不便,中央与地方联系困难,文字体系成熟之后就逐步代替口语成为国家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成为周王室加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文字传播随之更广泛地运用于社会领域。文书成为周代统治者政治决策、国家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重要辅助工具。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许多典藏文献机构,战国时期,文书制度进一步完善,文字随着中央王朝统治权力的辐射,成为当时礼乐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

二、先秦时期《诗经》的传播形态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周代礼乐文化盛行下的产物。《诗经》属于集体创作的产物,其创作者可能来自王公贵族,也可能来自民间百姓,其产生的地域也遍及周代王权覆盖的所有重要区域。《诗经》的内容包含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诸侯、大夫进献的乐歌,以及许多来自于民间乡野的歌谣。总之,《詩经》的产生成书与周王朝的统治息息相关,它是周王朝用于传播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礼乐文化)、了解民间舆情、加强政治统治的需要,所以说《诗经》的文化传播功能远远大于其文学功能。[2]《诗经》的传播史从其产生就开始了,从最开始的传唱、采集,到演奏、歌唱,到作为必学科目进行教授,再到诸侯交流时的赋诗、吟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诗经》的使用和传播之中,丰富了《诗经》早期的传播手段。

(一)先秦时期《诗经》的传播形式

《诗经》在先秦时期口头传播和文字传播两种形态兼有,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演奏歌唱

《诗经》是礼乐文化盛行下的产物,是适应周代礼乐需要的一种乐歌汇编,它为周礼服务,进而发挥维护周代统治秩序的功能。所以,为了传播宗法等级意识,固化社会等级观念,强化周王朝中央权威,《诗经》中的内容成为在周代大型祭祀、宴会等庄重仪式活动中,演奏歌唱的重要内容。这种演奏歌唱的形式,在周王室权力兴盛的西周及春秋早期广泛采用,诗的内容通过乐声表达出来,乐诗相合,一唱三叹,使《诗经》中的内容广为传播,成为人们所熟知的语言。

2.师生传授

古人重教,教育是中国古代最有效和广泛的一种文化传播途径。春秋时期教育兴盛,文化繁荣,百家争鸣,《诗经》就是这一时期教育传授的重要内容和开端。《诗经》的传授不仅在于修身明德,更是出于政治事务中发言立论的需要。[3]春秋时期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两种,它们都为《诗经》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场所。在官学中,又有贵族学校和乐工学校,课程之一都是《诗经》,通过学习《诗经》,贵族子嗣不仅学会了乐曲和歌唱,还学会了借诗言志,以诗立论;乐工学校则通过学习《诗经》,学会了演奏歌唱技巧,为上层贵族提供更好的服务。《诗经》作为官学的课程内容,其传播仅限于王侯、大夫等上流社会精英阶层,当时西周时期的精英阶层几乎人人熟悉诗歌,学诗的目的不仅在于演奏吟唱,还在于借诗言志,以诗交流成为上流精英阶层的重要交流形式,这进一步促进了《诗经》在上流精英阶层的广泛传播,为后来《诗经》跨阶层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春秋末期,王权衰微,礼崩乐坏,官学式微,私学盛行,包括《诗经》等在内的宫廷典籍流入社会,成为私学传教的主要教材和课程,以孔子为代表的各大学派,把文化从朝堂带入民间。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广纳学生,门下学生徒弟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阶层。《诗经》作为孔子传授的重要课程,随着其众多学生的传播,突破了阶层的藩篱,跨越了地域限制,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在《诗经》的师生传授过程中,不仅直接传播了《诗经》本身,同时还培养了大量精通《诗经》的人才,这些人把《诗经》广泛运用在抒情言志、修身明德、言语修辞、歌颂讽刺等方面,赋予、传播了《诗经》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使《诗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3.赋诗言志

赋诗言志是春秋时期上流社会盛行的一种风气,也是《诗经》使用和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需要频繁地交往,作为掌握文化资源的诸侯、大夫,他们的交流方式自然不同于民间百姓,他们在会谈中相互称颂、规劝、讽刺成为日常,有时候也需要委婉言志,在这些场合,借助《诗经》中的语言可以委婉、高雅地进行表达,借诗言志成为一种重要的风气。在这种潮流下,精英阶层只有对《诗经》足够熟悉,才能大方应对,合礼表达。在这种社会氛围中,赋诗成为诸侯、大夫处理政务和外交活动的重要语言工具,这使得精英阶层必然加强对《诗经》的学习,这也促进了《诗经》的传播。

4.引经据典

《诗经》内容丰富,其中包含了周代政治、社会和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反映了周代百姓生活、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历史风俗等方方面面的主题,其丰富内容为后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大量素材和依据。同时《诗经》作为一部歌谣,语句简短,朗朗上口,文学性和艺术性极强。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言语和著述的重要引证来源,在语言交流和著述写作中引用《诗经》的内容,也成为《诗经》的一种重要传播途径。这种对《诗经》的引用方法成为引经据典这一文学修辞的开端。引经据典可以将自己平淡的语言替换成优美简约、人人皆知的古诗,从而引发共鸣,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又可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和才智,因而这种风气在整个周代一直长盛不衰。《诗经》的很多内容借助人们的大量引述而获得了间接的广泛传播,它启发诱导人们去阅读、熟悉、运用《诗经》,进一步推动了《诗经》的传播和使用。

总之,《诗经》在先秦时期的传播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它通过多种口头和书面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二)先秦时期《诗经》的传播特点

分析《诗经》的传播特点,也有助于理解《诗经》在先秦时期的传播形态。先秦时期,《诗经》的传播有以下特点。

1.鲜明的口头传播色彩

《诗经》成书于春秋中期,但在春秋时期,其传播仍以口头为主。一方面,这是由于书写材料和文字传播使用范围的限制,在春秋时期,文字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当时所用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木牍和帛书,这些材料相对商周时期的甲骨、金石,虽然易写易存易传播,但依然不够方便,竹简、木牍不容易制作,且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而丝帛价值贵重,一般人更是用不起,材料的限制导致文字书籍的传抄极为困难,同时,文字的发展及普及难度较大,春秋时期虽然文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但文字还是主要由上层社会人士所掌握,平民使用仍不够广泛,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孔子教学“述而不作”,他的思想和言论都是由他的弟子及后世整理而成书的。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环境限制了书面的文字传播,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各诸侯国之间文化背景不同,“书不同文”,同一个字在各诸侯国写法不同,这就造成了书面沟通理解上的障碍,不利于《诗经》的文字传播。因而口头传播便成为《诗经》早期“天然”的传播方式和主要传播特征。

2.具有音乐性

文化传播是政治或军事领袖先知先觉的具有高度协同性的群体活动,是有组织的文化传播形式。[4]《诗经》的传播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诗经》所承载的是周王朝的礼乐文化,发挥着重要的政治教化功能,为了使其广泛流传,必然要采取广大民众容易接受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歌唱、音乐的形式就符合这一需要。《诗经》不同于神话传说、寓言谚语等一般早期的口头文学,它是一种具有韵律和美感的乐歌,《诗经》的各篇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它的所有诗歌都以乐歌的形式向外传播。《诗经》中风、雅、颂的划分就出于音乐的不同[5],清朝学者王国维就曾说“风雅颂之别,当于声求知”。一种观点认为:“风”具有声调的含义,十五国风,就是十五国当地的音乐;“雅”代表周代中央王朝统治地区的音乐,象征正统之声;“颂”有“形容”的含义,是一种宗庙祭祀和其他庄重仪式活动中所用的乐曲。此外,《诗经》中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其句式以四言为主,四言句属于两节拍句式,有很强的节奏感,再加上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的复沓结构,《诗经》就有了结构舒卷徐缓,朗诵回环往复的特点,这种艺术表现便于《诗经》的口耳相传,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和了解。

3.突出的政治和道德取向

《诗经》从诞生之初就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它是周公制禮作乐、实施教化、输出秩序、便于管理的一种政治行为。出于这种政治教化的目的,《诗经》的传播采取了容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的乐歌形式进行传播,《诗经》的传播是合乐行教化之用的。[6]《诗经》传播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取向体现在《诗经》传播的所有形式中,一是表现在周代的祭祀、宴会等重大仪式中,在这些仪式中,演奏歌唱《诗经》的内容成为人神沟通、宣示权威的重要形式,宣扬、表达了鲜明的政治含义和等级观念。二是表现在春秋时期官学私学教授《诗经》的目的方面。学校传教是《诗经》的重要传播手段,而学校传教《诗经》主要是因为《诗经》包含丰富的礼乐文化,具有培养性情、陶冶情操的道德功能和强烈的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三是在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交往和集会交流中,引用《诗经》委婉表达愿望、阐明态度,甚至发表意见,借诗言志,这些活动都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四是在后来的引经据典阶段,引述方把《诗经》作为论述依据,作为真理和格言来论证、表达自己所要阐述的带有某种道德评判和价值评估的观点。《诗经》中明显的政治道德取向,也许正是司马迁所记载的“古者诗有三千余篇,而孔子删成三百零五篇”的重要原因(见《史记·孔子世家》)。

4.传播范围广泛

春秋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地域隔绝,但这并没有妨碍《诗经》的广泛传播。通过演奏歌唱、赋诗言志等形式,《诗经》随着周王朝统治权力的辐射和各国之间频繁的政治交往而得以广泛传播,遍布当时王权覆盖的所有重要区域。

总之,《诗经》在先秦时期的传播以口头传播为主,具体的传播形式则有演奏歌唱、赋诗言志、学校传授、引用引述等手段;在传播过程中,《诗经》表现出鲜明的口语色彩、强烈的音乐性和艺术性、突出的政治道德取向以及广泛的传播范围等特点,这些共同构成了先秦时期《诗经》的传播形态。

参考文献:

[1]罗家湘.论先秦时代的文学传播活动[J].语文知识,2011(12):9.

[2]方坚伟.先秦《诗经》传播形态论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5):13.

[3]何如月.从传播学视角看《诗经》在春秋时期的流传及其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3):19.

[4]刘娟.先秦时期《诗经》传播过程中的主旨演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8):23.

[5]潘祥辉.“歌以咏政”:作为舆论机制的先秦歌谣及其政治传播功能[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6):21.

[6]魏玮.先秦口头叙事的概念、类型及特征[J].文学批评,2017(12):16.

(作者为郑州财经学院讲师)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诗经
Black phosphorus junctions and their electrical an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El oficio del lector
《诗经》里提到的食物总是很好吃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诗经说鸟
《诗经 凯风》
《花·诗经》:寸心容得许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