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长铭:名校再好也比不上家庭教育

2018-02-18开广

现代家长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名校家长学校

开广

去年7月,刘长铭卸任北京四中校长。他卸任后,由北京十三中原校长马景林“接棒”北京四中第28任校长。

至此,刘长铭已有14年的校长经历,30年的从教经验。在教育界摸爬滚打多年,他对当下的中国教育有着很多深刻和独到的见解。依靠卓有见地的教育理念,他将北京四中打造成名校中的名校。但即便作为名校校长,他依然强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并指出教育最终极的价值是指向生活,而不是为了考试。他说:“名校再好,也比不上家庭教育。”

所有教育中,家庭教育最重要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做了14年的名校校长,对择校热怎么看?不少家长花高价买学区房,就是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您认为这样做值得吗?

刘长铭(以下简称刘):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家长的教育。这么多年来,我在教育实践中深有体会,家庭教育太重要了!我们学校处理的很多棘手的学生问题,都是在纠正孩子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如果孩子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学校的教育工作也会更容易一些,而孩子也能够发展得更好一些。

记:据您的观察,家庭教育都存在哪些问题?

刘:坦率地说,有些学生的谈吐举止、文明习惯等最基本的东西,都难以做到令人满意。比如,没有说“谢谢”的习惯,吃饭毫无规矩……这种情况太多了。而这些习惯的养成,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主要培养孩子的习惯、道德、品性和兴趣,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会通过家庭教育来施加影响。

记:现在的家长都很焦虑,赵薇演的《虎妈猫爸》简直就是现在择校热社会现象的集中反映。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家长的焦虑呢?家长觉得自己是被逼的。北京四中是全国最好的中学之一,如果有机会把孩子送进去,家长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愿意。因为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最好的中学教育,考上一个好大学呢!

刘:其实,考上好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方面,考上好大学,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孩子获得了幸福。学校也好,家长也好,我们都应该把孩子的发展、成长放在一生的大背景下看待,不要认为一个阶段就能决定人的一生。因为孩子走向社会后,其发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也会渐渐发生大的变化,至于高考成绩、上哪所大学,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十年寒窗,是为了考大学,但考大学是存在偶然因素的。這个学生差一分没进大学,那么他和多考了一分进了大学的学生相比,水平真的相差很大吗?我看,未必。上与不上,就是一个偶然。如果说没有考进心仪的大学,这辈子就完了,这种看法太绝对了!很多人从普通学校毕业后发展得也很好,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马云。

记:现在不少学校都强调家庭教育,但是我也听很多家长抱怨学校不应该把作业辅导等事情甩给家长。请问刘校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扮演什么角色,才算比较理想的状态?

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彼此谁也不能取代谁,但是家庭教育要先于学校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这不是因为我曾是老师,想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家长。你想,孩子在家里长到六七岁才上学,他进入校园后并非白纸一张,而是带有很多家庭教育的痕迹。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入学前将其好习惯培养出来,那么孩子入校后的发展会顺利很多。

今天,很多家长之所以花高价买学区房、择校,实际上有个错误的想法,就是想把孩子交给学校,他当甩手掌柜。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在所有教育中,家庭教育最重要。越是低年级的孩子,其家庭教育越重要,越不能被忽视。

赞成早期教育,反对早期训练

记:一般来说,孩子上学前会在幼儿园里待上三年。对学前教育,您有何看法?

刘:有一次,我去社区做家庭教育讲座。一个年轻的母亲问我,孩子做作业特别磨蹭,本应该7点钟做完的作业,结果耗到10点甚至更晚,问该怎么解决。我问她,你孩子上几年级?她说,上大班。你看,孩子刚上幼儿园大班,就做作业到半夜!

我赞成早期教育,但我坚决反对早期训练。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训练,得到的是相同的大脑,相同的思维模式;而教育是培养不同的大脑,让每个孩子都个性鲜明。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不难,就是在幼儿园阶段和小学低年级阶段,让孩子做各种游戏,充分地享受玩耍的乐趣。在玩耍、游戏中,孩子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其教育效果不比玩高精尖的玩具差。比如,雨后的一汪水,孩子拿小铲挖条沟把水引出来,玩得不亦乐乎。对此,家长不理解。其实,不要小看这个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在规划他心中的世界。再比如投沙包,这是一个团队游戏,有肢体运动,有游戏规则,有躲避策略……玩耍中,孩子要观察、思考,然后根据形势做出判断、决策。但是今天,这样的游戏孩子们玩得太少了。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倡导构建创新型国家。可是思维方式趋同的大脑是没有创新能力的,怎么构建创新型国家?只有自己先具备独特的思维方式,再和别人不同的思想多发生碰撞,这样才能产生创意,也才有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孩子的认知不够完整。为什么不够完整?这跟我们的传统观念有关。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学习就是一味地读书,而读书得到的统统是间接经验。实际上,学习应该接触实际事物,通过观察、分析来认识事物,从而获得直接经验。

如今,我们的孩子缺少直接经验,其后果是导致想象力缺乏。为什么我们的很多学生数理化学得非常好,却缺少科学精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知识多来自于间接经验,而不是直接经验。学习是读书,检测手段是做题,你只要把题做对了,就成功了。这种教育,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记:不少家长认同您的观点,也想这样做,可最后还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刘:这是教育价值观的问题。我刚才讲了,要把孩子的发展放在一生的大背景下考虑,眼光要长远,上哪所学校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而他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才是最重要的。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长达二十多年的研究——什么样的人觉得生活更幸福,其最后的调查结果是,快乐的人。

快乐来自哪里?首先来自家长,如果家长是快乐的、积极的、向上的,那必然影响孩子。我在学校见到太多这样的例子——孩子一脸阳光,一看家长也这样;孩子对什么都不满,而家长往往也是对这看不上,对那也看不上,一肚子牢骚。

如果我是家长,我不会花大价钱去买学区房,当然我也买不起,我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改善家庭教育上。我说的改善家庭教育,不是给孩子多报几个班,而是安排一些有益于孩子成长的活动,比如全家一起远足,带孩子做公益……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记:有时候也不能全都怪家长,很多学校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发卷子了。

刘:这样的学校起了很坏的导向作用,还有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在背后助推,其背后有经济利益在驱使,所以说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是,教育最终极的价值是指向生活的,我们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改善生活,而教育也是为了改善生活,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而不是为了在考试中拿高分。

出国留学,不失为另一种选择

记:在一些大中城市,出国留学越来越低龄化,也越来越流行。对此,您怎么看?您觉得孩子多大出国读书比较合适?

刘:出国低龄化,一是因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家长有钱了,孩子出国留学才有了可能。二是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家长对教育有了更多的选择,考虑到未来,让孩子开阔一下眼界,体验一下国外的生活或教育,这个愿望也是合理的。

至于多大年龄出去,我觉得没有标准答案。拿北京四中来说,每年大约有四分之一的高中毕业生直接出国留学,其后来的发展大都也不错。但是家长们不要看别人的孩子出国了,我的孩子也要出国。这种攀比,大可不必。我国每年高中毕业生七八百万,出去几万人根本不算什么,而且将来他们如果学成回国,也是建设祖国的宝贵资源。

记:刘校长,请问,什么样的学生能进北京四中?在大家的印象中,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都是很难进的学校。

刘:北京四中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接收学生:小升初,划片;初升高,考试。

记:我曾去日本小学参观,与他们的小学生有过交流,一个孩子说以后想養牛,另一个孩子说以后想开一个面包房。在中国家长看来,这两个孩子很可能是不成器的。

刘:是,这不大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但是慢慢地,我们的价值观也会越来越多元化。

我曾有个学生,四中毕业后上了清华大学,学IT的。他爱人是他四中的同学,做律师。夫妻俩年薪150万左右。但后来,我的这个学生辞职下海,做煎饼去了。他说,要打造让一亿人放心的煎饼。他很有情怀,现在年收入有几十万。我曾跟学生讨论过,他们都很认可这种做法,他学IT,后来却没做IT,但他对社会一样有贡献,不仅创造了财富,还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我相信,他上学时其家长一定希望他将来成为IT精英,他的前期目标一一实现,上清华,读研究生,有了很好的工作,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想走的路,而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清华的毕业生怎么不能去摊煎饼?北大的毕业生怎么不能去卖猪肉?如果你认为不能,那是你的价值观有问题。

8句箴言,家长要谨记

记:您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如今卸任校长之职,有什么想对家长们说的吗?

刘:我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对家长确实有很多心里话想说。我以下说的几点,都是我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和启发。

1.理解老师,冷静处理。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很在意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老师尽可能多的关注。但是老师很难像家长一样对待每个孩子——不是责任心不够,而是角色不同,关注的方式不同。如果老师真的像父母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我认为未必是好事。老师应该比家长更理性。

如果孩子没有受到特殊关注而感到失落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做好“补台”工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悄悄与老师沟通。如果家长不能保持冷静和理智,而是流露出对学校对老师的不满,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发牢骚,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产生成见,那后果不堪设想。

2.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不怎么好。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就越容易成功。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做戏(因为孩子能察觉出来),而是真心实意地进行换位思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3.教育需要耐心。

急躁和揠苗助长可能会收到暂时的效果,但是也可能给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创伤,而这种创伤到底有多严重,很可能要等到多年之后才会知道。所以,我更欣赏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最后,我有几句箴言,希望家长们记住:

1.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而不是上名校决定孩子的一生;

2.永远在孩子面前保持好的形象,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3.孩子的任何优缺点都与家长有关,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4.别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

5.请鼓励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6.如何与孩子沟通,应该被当作一门艺术;

7.宽容地对待孩子,做到“眼里能够揉进沙子”;

8.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有牢固的夫妻关系,才有牢固的家庭,有牢固的家庭,孩子才有正常、良好的成长环境。

记:您说的这些嘱咐,家长们会记在心里的。我替本刊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谢谢您!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名校家长学校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A卷)答案与提示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B卷)
家长错了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五室友被英国同一名校录取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