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世纪册子本堵头布缝制工艺研究及其在新疆民文古籍修复中的应用

2018-02-18潘健张怡

新世纪图书馆 2018年11期

潘健?张怡

摘 要 论文阐述了传统堵头布的结构及其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从各个时期册子本堵头布的不同形制入手,试图论证其缝制工艺随册子本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变的轨迹,为科学修复堵头布提供历史依据,并将西方堵头布缝制工艺引入到新疆民文古籍伊斯兰式堵头布的实际修复当中,进行理论指导应用。

关键词 堵头布 册子本 缝制工艺 新疆民文古籍修复 古籍保护

分类号 G255.9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11.009

堵头布是随着册子本(Codex)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册子本大约发源于公元1世纪的地中海沿岸,在其传播和使用过程中,逐渐演变出多样化的装帧形式,相应地也产生了形式各异的堵头布。本文“堵头布”一词,对应英文的headband、endband或tailband,也有译作书头带、搭头布等,指书脊上、下两端起加固或装饰作用的带状物[1]。堵头布最初直接缝在书脊上,增加了书籍整体装订的强度,后随着形制的演变也出现了简单粘贴的装饰性堵头布。本文堵头布的研究对象为科普特多帖册子本和埃塞俄比亚装帧册子本。

1 堵头布的历史概况

根据考古发现,现存最早的册子本残片被认定为公元2世纪的产物,而保留了完整装帧的册子本却属于公元3世纪或4世纪[2],孕育于埃及科普特教会之后的早期修道院,可以说科普特教会是单帖册子本和多帖册子本的摇篮。得益于埃及的沙漠条件,这一地区保存了现存最早的册子本实物。

科普特教会把新教传播到了努比亚和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后来封闭了上千年,从而忠实保存了古代册子本的形式。有鉴于此,地中海沿岸多帖册子本的主要特点在于,书芯两头使用上下帖挑线缝制(Link-stitch sewing)方法,并由此衍生出无数变种,其书芯各帖之间的连接都非常牢固而持久,书籍的各种使用功能不受约束。堵头布的缝制虽然较为简单但很坚固。然而,上下帖挑线缝制书芯的方法所造成的缺陷也很明显。首先,书脊越来越趋向凹陷,书口得不到保护,针对这点产生了书脊圆背的方法。此外,仅仅依靠书芯缝线的延长线来连接封面板是很脆弱的,单一缝线难以承受住书页不断翻动的拉力。因而随后出现了双线和缝线时多绕几圈的方法,还有在书脊处加布质衬里与封面板连接的工艺。堵头布的缝制也随之变化,包括逐渐采用较粗的绳子、较硬的皮革等材质作内芯支撑,出现单层内芯和多层内芯,单层编织和双层编织等。

随着15世纪末书籍制作的发展,特别是印刷技术的引进,除了基督教和新教的修道院工作坊外,私人手工业者也进入到了这个市场。装订工人不仅仅学习吸收过去的书籍装帧, 还持续改进着这门技艺。据统计,15世纪下半叶,地中海沿岸大约印制了27 000种不同版本、总数达18 000 000册的书籍,全部由装订工人亲手装订,在这样的条件下,罗马式装帧册子本中出现的“一体式缝纫堵头布”(Integral sewing endband),因其制作工艺能够节约时间成本,在其后的哥特式装帧册子本中得到大量的应用。

2 堵头布的结构、材料及缝制工具

堵头布的结构一般由中心的支撑内芯(Core)、绕在内芯上的线圈(Loop)、书脊背面的固定线(Tie down) 组成,用于缝制堵头布的材料和工具包括内芯材料、线和针。

2.1 内芯材料

作为堵头布的内芯材料大多数为圆型,直径范围约在1.5mm到6.5mm之间[3]。19世纪初,扁长型的内芯材料广泛用于制作堵头布。堵头布可由一股或几股内芯材料组成,迄今为止发现在一段堵头布中内芯材料数量最多的是五股,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缝制的堵头布。用于缝制堵头布的内芯材料有以下几种,这些材料可单独作为内芯材料,也可以组合在一起,如包裹着绳子的皮革。

(1) 藤(Cane):很少使用。

(2) 卡条(Card Strips):粘贴在一起的卡片。

(3) 肠线(Catgut):类似于卷起的羊皮纸,非常强韧。

(4) 绳子(Cord):不同的粗细,通常采用缝制书芯所用的绳子。这是最早出现的内芯材料类型,也被认为是最耐用的一种类型。

(5) 皮革(Leather):最好使用明矾鞣制的猪皮。作为内芯材料需要良好的柔韧性,但是皮革并不是理想的内芯材料,植鞣革容易硬化和变脆。

(6) 卷纸(Rolled Paper):不耐用,有时纸张卷绕在一根线外以增加强韧度。

(7) 牛皮纸(Vellum):耐用,但没有什么柔韧性。

2.2 线

用于缝制堵头布缝线的长度由内芯材料的大小、书脊的宽度或弧度及缝线缝入书帖的数量来决定,用于缝制堵头布的线的类型有以下三种。

(1) 亚麻线:采用与缝制书芯相同的亚麻线,但染制成各种不同的颜色。早期最常见的颜色有浅蓝色、粉红色、褐色和淡黄色。

(2) 丝线:用于东方的书籍常采用鲜艳的颜色,包括粉红、紫色、红色、绿色和银色。欧洲书籍从12世纪开始采用丝线缝制堵头布。

(3) 皮革条:主要采用与封面颜色一致的皮革,最好沿着皮革的纹理方向裁切成条。

2.3 針

缝制堵头布采用一般的手缝针即可。当采用皮革条缝制堵头布时需用针眼大的手缝针。有些类型的堵头布在缝制的过程中还需使用圆弧针(图1)。

3 传统堵头布缝制工艺探索

3.1 科普特晚期册子本堵头布

现存科普特晚期册子本中并无得以完整保存的堵头布,有学者根据其上的堵头布残片及封面板上的剩余部分试图重现原貌。该类型堵头布(图2) 较常见的缝制方法多由前后帖挑线缝制法演变而来。

缝制方法是在封面板上靠近书脊首尾两端的部位各穿凿两个洞;缝线次序逐渐接近书脊处的洞位,穿好线的针先从封面板内侧孔洞穿出,留下线头;绕一圈再从原洞穿出;在封面板的顶端穿过线圈,再从封面板内侧原洞穿出,形成交叉线A和B,用针把B挑过A,从B的两端穿过去,再从封面板内侧原洞穿出;从之前的最后一根线穿出,同样从封面板内侧原洞穿出,再重复之前的步骤(图3)。形成科普特册子本堵头布的特殊纹样。直至纹样覆盖两个洞之间的一半距离,就可以穿下一个洞。

封面板部分堵头布缝制完后,接着缝制书芯部分堵头布,包括简单连针法和延伸连针法(图4)。简单连针法第一针从一端书帖的中心页内页穿出,围着前一段线绕过,再从下一帖中心页内页穿出,重复之前步骤。延伸连针法与前者的区别在于,从第二帖中心页内页穿出之后,围着前一帖的所有线绕过,再接着穿过下一帖中心页内页,以此往复。从而形成比简单连针法稍微复杂一些的纹样。

该工艺特点是在书脊衬布上进行缝制,其起点和终点均固定在封面板靠近书脊部位的首尾两端。

3.2 埃塞俄比亚装册子本堵头布

缝制时,准备两条强韧、坚硬、细长的皮子。先在一条皮子的端口50mm处戳一个洞,能够容纳另一条皮子穿过;再在第二条皮子上戳一个洞,让第一条皮子穿过去。由此交替重复让两条皮子互相穿过,形成一条编织带。

在封面板与书芯相连处,将用于缝制堵头布的线打结。穿过编织带的底端,从侧面穿过第一帖的中心内页的13mm处,拉紧线后,就把编织带的一端固定;对着书脊,把针从书芯高度或书芯边缘下方一点穿出来,然后穿过封面皮,从编织带的两条皮子之间穿回去,这就形成了第一个针脚;从下一帖的中心页穿出书脊,这一针比第一针矮大概13mm的距离,再从下一帖中心页穿回去,又形成一个针脚;由此重复,可以在书脊背部看到上下两排整齐的针脚(图5)。

埃塞俄比亚装册子本的缝制特点在于无封皮包裹的册子本无需缝制堵头布,而有封皮的册子本一般都有堵头布,其缝制是在上完封皮之后进行。堵头布由两根6~10mm宽的带子编织而成,两头分别比书脊宽度长40~60mm,下摆垂在封面板和书芯之间。缝线穿过书帖和封皮,使堵头布与书芯、封皮三者连接起来,从书脊的外表面可以看到堵头布的缝线。

3.3 伊斯兰册子本堵头布

缝制伊斯兰册子本堵头布是用一条硬一点的皮料作内芯,宽6~13mm,长度比书芯厚度稍长一些。先把书芯固定在夹书器上;缝线打结,从第一帖中心内页穿出,绕皮质内芯,从下一帖中心内页穿出,每一帖的中心内页都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最后一帖线穿出书脊,剪除多余的线仅留线头并打毛固定。至此堵头布的经线部分已完成。纬线的缝制则通过把两种颜色的线交错从经线上穿过而完成(图6)。

该类型的缝制特点是堵头布以条状皮带为内芯,经线从每一帖的中心页穿过,固定皮带内芯,然后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线交织穿过经线,成为纬线。堵头布完成缝制后呈现波浪形(或称麦穗形)纹样。

3.4 拜占庭册子本堵头布

该堵头布缝制方法是在封面板上下两端分别斜着打3个孔洞,形成一个封面板外侧不可见的通道(tunnel),中间的孔距离书脊13mm,旁边两个孔分别距离中间6mm。把两根绳子内芯垂直叠着放在书顶,缝线从封面板顶部最远端的孔洞穿进去,绕两根内芯穿回原洞,打结固定。缝线从两根内芯之间走过(形成第一根经线),绕上层内芯三圈,往第一根经线处拉,绕其一圈从第二根内芯下方穿回孔洞。重复之前步骤:每绕上层内芯三个圈,就围绕经线穿回封面板内侧,每根经线都被绕过三次。就会形成规则的纹样。

堵头布书芯部分的走线从书帖中心内页穿出,先绕上层内芯一圈,再绕下层内芯一圈,再从书帖内页穿回(图7)。

拜占庭册子本堵头布的缝制特点在于要比此前各个时期的要高出很多。其内芯多为粗绳,也有皮革,一直延伸到封面板的边缘。缝线穿过封面板上打好的凹槽或孔洞,把内芯固定在封面板上。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两个尺寸一致或稍有不同的内芯一个叠在另一个之上。缝线斜着绕过下层内芯,垂直绕过上层内芯。这种堵头布的结构强度很大,极大地增加了整体装订的稳定性。

3.5 加洛林装帧堵头布

加洛林装帧堵头布有三种亚型:a型无内芯支撑、b型有内芯支撑且为人字形纹样、c有内芯支撑且为垂直纹样(图8)。

本文以c型有内芯支撑的堵头布为例,首先把缝制堵头布的线和第一帖内页的缝书线反手打结,打结后拉紧,滑到缝书的针眼处,针从此眼穿出书脊衬里。此时可借助钳子来操作。把书芯放在夹书器上,面对著书头。从比书头低一些的位置穿回来;再把两根绳子内芯压在缝线上,靠着标签;缝线穿过两根内芯之间,但不穿过标签;缝线绕过上层内芯,压在下层内芯之下,像一个“8”,重复绕“8”,直到接近下一帖的中心页;然后穿过这一帖的锁线针眼到书脊上,再从书头边缘穿过皮质标签,压在两根内芯之下,重复前述步骤。到最后一帖完成时,与前一根线反手打结(图9)。

该堵头布缝制特点在于边缘裁切过后才开始缝制,意在加固书头和尾端未经书芯缝线之处。无内芯支撑的堵头布类型基本与科普特册子本一样,区别在于加洛林装帧的堵头布是缝在一块皮质衬里小标签上的。皮质衬里使用和封皮一样的麂皮。宽度和书脊一致,高度覆盖书脊的一部分(40~70mm),并凸起30~50mm成为标签(tab),然后和书脊处的封皮连结。上完封皮后,修剪衬里标签和书脊处封皮,并将二者的边缘缝起来。

3.6 罗马式装帧堵头布

罗马式装帧的堵头布缝制和加洛林装帧堵头布在全书制作流程中的步骤类似,即都是在书芯部分缝制完后进行。罗马式装帧堵头布常见由撕裂带组成的双内芯(图10,图11) 和单内芯堵头布(图12,图13)。

双内芯堵头布的撕裂带紧靠着书脊斜面,缝线从书帖中心内页穿出,经过书脊衬里,从上层内芯下方绕其一圈再绕下层内芯一圈,穿入原帖或下一帖中心内页,可分别形成直线型和人字型纹样。

单内芯堵头布的第一层缝制,缝线从书帖中心内页穿出,经过书脊衬里,从内芯下方绕其一圈再穿入下一帖中心内页。如此往复,形成简单的堵头布纹样。第二层可在其基础上进行交叉编织。

从图10和图11中可看到,双内芯堵头布呈人字形或垂直形,与加洛林装帧的类型相似,但增加了有色的线来装饰。同时小标签衬里有彩色纹样,边缘的编织也更加精美。而单内芯堵头布有单双层之分,单层仅简单绕圈即成,后若再用彩色亚麻线或丝线在此层之上再编第二层,则形成复合型堵头布。用作内芯的一般是与缝书芯的压带相同的白色皮子,亦存在用软皮和轻微旋扭的皮子做内芯的情况。

3.7 哥特式装帧堵头布

中世纪装帧中,堵头布发挥着和缝纫压带相似的连接封面板的重要作用,同时保护着书脊脆弱的首尾两端。根据堵头布的缝纫在书籍装订中所处的步骤不同,可区分为七种亚型。

(1) 一体式堵头布。缝书芯的缝线在书脊的首尾两端走线,首尾两端即形成堵头布。缝线从书帖内页穿出,绕内芯一圈,再绕一圈穿入下一帖。从前一帖的线圈下方穿过,绕两帖线圈穿过下一帖,就形成一个跨绳(end span)。其数量一般是书帖数的一半。其特点有:一般无装饰,不影响书芯边缘的裁切修整,因其紧挨着书芯边缘的斜面,避开了刀锋。

(2) 单层编织堵头布。如罗马式装帧中的单内芯单层编织堵头布,不同之处在于哥特式装帧的堵头布一般没有标签。是复合堵头布马鞍型的第一层编织基底。

(3) 马鞍型堵头布(在首层缝线之上),是对前两种亚型堵头布的调整,最直接地解决了装订者在处理封皮包裹时要面对的头尾问题。比如,将封皮多出的部分修剪成标签的形状,或者简单地将其粘贴在堵头布上,把多出的封皮折叠盖住堵头布,并采用马鞍式缝线固定的方法,更能加固封面和堵头布的连接。

(4) 底层基础编织,第二层刺绣。在罗马式装帧中已有出现,第二层刺绣采用交叉针法(cross stitch),一针可以同时穿多达8根线,根据线的色彩数量不同,可以演变出无数的纹样。

(5) 底层基础编织,第二层编织带,这种堵头布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大陆盛行。编织带一般为皮质,穿过封面皮,有时也穿过书帖内页。

(6) 单层刺绣堵头布。由于堵头布的缝制是一个很费时的过程,为了节省时间,装订工人做了很多将其简化的尝试。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减少固定线(tie-downs),不再每一帖都缝固定线。另外,刺绣也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步骤,而是利用不同颜色的线来达到装饰的目的。

(7) 粘贴式堵头布。这是最省力的一种堵头布,既没有内芯支撑,也不用缝线固定在书芯上。

4 西方传统堵头布工艺在我国新疆民文古籍修复中的应用

新疆民文古籍多为写本或抄本,且文种丰富。这是因为维吾尔族多信奉伊斯兰教,又处于中原与阿拉伯地区的交界,自古以来就是两种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带,早在19世纪,新疆和其他的中亚国家就已流行购置波斯文和阿拉伯文的抄本。因此,新疆民文古籍装帧深受伊斯兰艺术风格影响,具有显著的文献特征。

4.1 新疆民文古籍文献特征

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维吾尔族卷》 收集整理的15—20世纪初新疆民文古籍资料,其文献特征总结如下[4]。

(1) 书籍内容。宗教、传记、历史、诗集、词典、故事、行业手经、生活习俗、医典、乐谱、占卜等。

(2) 书籍文字。多数用察合台文字书写,还有波斯文、阿拉伯文和回鹘文。字体以纳斯塔里克居多,此外还有泰艾里克、塔里克(悬体)、印刷体、库菲体、太伊利克,以及苏鲁克(阿拉伯文字)。

(3) 印刻状况。多用墨书手抄,使用木笔或用芦管笔蘸墨书写于纸上。印刷包括石印、铅印和油印。

(4) 书籍装订形式。线装、蝴蝶装、胶订钉装。

(5) 书籍封面。封面使用的材料有皮质,布(印花布、蓝布叽布、线毯)、硬纸、木质、软纸。布材往往包在薄木板、硬纸板外。硬纸、皮质、木板多数雕刻配有精美图案。

(6) 书籍内页材料。以和田桑皮纸和本地产草纸为主材,其中和田桑皮纸居多、还有麻纸、灰浆纸。

(7) 版式特点。封面和扉页常雕刻或绘有伊斯兰风格的图案进行装饰,标题和章节题目用红色以美术字大写形式标识。内页用网格分栏,斜排段落文字来表现秩序和节奏。文字、标题、旁注的位置与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安排,无突兀感,插图不多。

4.2 《厦热赫塔·瓦菲克》堵头布的修复

笔者有幸在2016年第一届西方文献修复技术研修班中参与了具有伊斯兰装帧形式的新疆民文古籍《厦热赫塔·瓦菲克》的修复工作。虽然文字障碍和原始信息缺失等因素给修复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但通过查阅资料,辅以试修本的制作,取得了一些修复心得和思路。

4.2.1 修复对象基本信息

波斯文书名:????????????

中文书名:厦热赫塔·瓦菲克

出版日期:不详

书籍尺寸:245mm×145mm×45mm

页数:按双面为一页计算,除去原来粘在封面板上有文字的一面,共计294页。

记录方式:手抄

材质与装帧:整体为伊斯兰式装帧风格。封面为双层轧花合成纸板,外观为墨绿色,花纹纹路呈深棕色;封面板四周有皮革包边;书脊为皮革包裹,紧背结构;堵头布为手工缝制,红绿双色棉线,麦穗纹路;纸张类型为桑皮纸。

4.2.2 堵头布现状描述

堵头布为手工缝制,连同书脊的纱布一同缝在书头两端(图14)。两端堵头布皆已残旧,约剩原有的二分之一,并由白色底线以一小条皮革为“核心”支撑,穿过每一帖中间的书页;再以红绿两色细线相间绕过白线而成(图15)。

4.2.3 堵头布的修复处理

经对旧有堵头布的轻微拆解,發现堵头布分为两层,下层为皮条穿绕书帖,并按2~3根为一组形成经线,且多已断裂,上层仅存2~3mm极小线头,绿线在经线以下,红线在经线以上,遂推断上层为红绿二色棉线交叉缠绕经线编织成麦穗状。参考伊斯兰册子本的堵头布缝制资料,与之完全一致,计划按图16的缝制方法在试修本上实验后,根据实际效果再决定是否选用,避免在修复过程中对原修复对象造成二次损伤。

经多次反复缝制试验,发现堵头布上层直接在皮条内芯上用双色线缝制比在书脊处编制后上推压住皮条更为结实紧致。上下穿绕编织的双色线较易松散,易包裹经线滑动,如在回折时穿过上一组编线拐弯处同色线,则能解决该问题。

试验成功后开始进入原书堵头布的缝制。首先,选取一段长度比书芯厚度稍长的皮条作为堵头布内芯,宽3mm左右。接着将书芯固定,缝线打结后起针,从第一帖内页穿出,在皮质内芯上绕一圈,再从书脊穿进下一帖中心内页(图17),如此重复,至最后一帖,剪除多余的线,仅留线头并打毛固定。纬线的走线方式是通过把红绿双色线交错从经线上穿过,至此一端堵头布完成缝制(图18),另一端亦是如此。另外,注意保留原有堵头布的残破棉线,作为原书附件保存在修复档案内,以便日后研究。

5 结语

传统堵头布起着保护书头和书脚的作用,在取用书籍时受力也较多,历经岁月磨砺,难免受损。受损的堵头布也给修复者提供了将其拆解并重建其模型的机会。不同时期的册子本各有特点,修复人员在面对部分或全部缺失的堵头布时,在遵循“最小干预”“整旧如旧”等原则外,应优先考究其时代和类型,选用相近的材料,同时要建立健全试修本制度,重建模型,对受损的堵头布进行补全或重新缝制。

参考文献:

[ 1 ]GREENFIELD J, HILLE J. Headbands: how to work them[M]. New Castle, Del.: Oak Knoll Books, 1990:1.

[ 2 ]SZIRMAI J A.The archaeology of medieval bookbinding[M].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1998:7.

[ 3 ]GAST M. A history of endbands based on a study by Karljackel[J]. The New Bookbinder, 1983(3):42.

[ 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维吾尔族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