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旭芳:家长要学会鉴别“育儿古训”
2018-02-18小单
小单
【秦旭芳简介】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兼任辽宁省幼教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會事业管理与发展研究会委员。曾获教育部曾宪梓奖,以及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沈阳市优秀青年教师、沈阳师范大学青年科研标兵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幼儿教师教育、儿童发展、幼儿科学教育。著有《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概论》《儿童科技文化教育新概念》《学前儿童活动设计》等十多部著作,以及《聪明宝宝成长指南》丛书、《科学实验》丛书等。
秦旭芳教授是幼儿教育专家,对学前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在学界和家长圈有崇高的威望。日前,本刊特约记者带着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她,请她指点迷津。
“孔融让梨”莫强制
记者(以下简称记):早期教育,尽管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理论体系、法制法规、机构建设等都处于打基础阶段。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孩子实施的早期教育,所遵循的仍是古训,比如两三岁的孩子自私、霸道,父母就用“孔融让梨”的典故教育孩子,强迫孩子改掉毛病。您认为这样做合理吗?
秦旭芳(以下简称秦):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两三岁的孩子正是形成自我意识的阶段,也是占有欲最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能和同龄伙伴靠得很近玩,但不能一起玩,因为孩子对自己的所有物特别重视。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经常与小伙伴闹矛盾是正常的,家长要有思想准备。
因为正在形成自我意识,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整天把“我”“我的”挂在嘴边。这并不表示他自私或主观意识强,家长千万别责怪孩子。若有其他成年人嘲弄或斥责孩子的这种表现,家长必须为孩子辩解,告诉对方,孩子正处于培养自我意识的过程中。
记:占有欲强也是正常现象吗?
秦:孩子的占有欲强,说明他的自我认同感提升了,这是个相当好的现象。过了这个阶段,当他建立了良好的自我认同后,他自然会乐于主动与人分享。所以,父母不要过早地要求孩子分享。当爸爸妈妈遇到孩子独占、抢夺别人的东西时,不要大惊小怪,更不应责骂孩子自私自利,而应给予说服教育和指导。由此可见,用“孔融让梨”的典故强制两三岁的孩子分享完全不适宜。
记:说到占有欲,有家长反映,自家孩子特别矫情,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碰,还喜欢随身带一件自己的东西(玩具、衣服、小毛毯之类)去任何地方,连睡觉都不撒手。家长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了恋物癖?您认为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秦:幼儿恋物是一种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即幼儿从“完全依恋”向“完全独立”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幼儿产生依恋行为的时间,绝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至3岁之间,其恋物表现在2岁时最为强烈。为什么幼儿会迷恋这些物品呢?因为这些物品是幼儿心里安全感的象征,尤其在夜晚,幼儿想睡觉又害怕失去知觉时,不安全感就会大大增强,此时某些物品对幼儿来说就非常重要了。
不过,幼儿恋物不能说是“恋物癖”。“恋物癖”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恋物癖患者通过抚弄、嗅、咬或玩弄某物来获取性快感,和幼儿恋物是两回事。
记:面对孩子恋物,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秦:当孩子出现恋物行为时,家长首先不要太紧张。孩子正在成长,大脑发育尚不健全,对一些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反应调节能力还不成熟,从而产生对某种特殊事物的特殊爱好,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脑发育的逐步健全,会逐渐对事物做出正确评价,从而摆脱这种恋物行为。但是,当孩子已经五六岁了,还处在恋物行为中,且无法克服,那家长就要警惕了。因为孩子长期处于这种恋物的情绪中,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形成孤僻、胆小的性格等。
记:仅仅警惕恐怕不够,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摆脱这种负面影响?可以强制孩子吗?
秦:出现这种情形,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矫正起来并不困难。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是不稳定的,很容易转移,只要循循善诱,完全可以纠正。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类似的物件,丰富孩子玩耍的道具,扩展孩子的视野,诱导孩子把注意力和兴趣朝着更广泛的方向发展。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如果不是有害的,一般不要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强制的方式,因为那样会给孩子一种暗示,促使其与家长较劲,结果适得其反。
三分故事七分讲
记: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终端的日益普及,早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有调查显示,我国信息技术使用群体日益低龄化,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正式的教育手段,其中最鲜明的特征是触媒成为新型的幼儿学习方式。许多家长对此又喜又怕,您对此有何看法?
秦:我的态度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信息技术可以把传统教育方式变革得更加个性化,有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忧的是信息技术所承载的教育内容尚不完备,有可能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为更好地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我认为家长应当把家庭建设成为有效的监管场所,加强对孩子的保护。其中,家长以身作则非常重要。
记: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阅读,建设书香家庭,您对引导幼儿阅读有何高见?
秦:如何引导孩子阅读,没有一个标准的好方法,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阶段也不一样,最适合孩子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低龄孩子,我认为要领是如何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图书上。心理学上有个法则:依恋是学习的基础。意思是说,家长要想让孩子跟着你的兴趣走,需要在这个兴趣上建立一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会一定的技巧。我国有一句育儿古训:“三分故事七分讲。”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读书,照本宣科不行,要花点心思琢磨技巧。以亲子共读为例,准备给孩子讲一个新故事时,会讲故事的家长通常不会马上打开书就讲,而是做足准备工作,吊吊孩子的胃口,甚至和孩子一起先翻翻书,提几个小问题,急得孩子抓耳挠腮时,家长才开讲,效果不同凡响。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家长的声音大小、语调缓急都要切合故事情景,甚至连停顿都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孩子等不及了,会催促,会发问,如果此时家长让孩子猜一猜接下来的情节,那就更好了,因为这是互动,孩子已经入戏了,变成了故事中的角色!这样的亲子共读,就是家长与孩子建立了紧密的依恋关系,孩子怎么能不爱上阅读呢?
记:相对阅读,孩子们可能更喜欢玩具。现在的玩具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比如遥控汽车、航拍飞机等,有家长疑惑,傳统的玩具,比如魔方、拼图、七巧板等,还有必要给孩子玩吗?
秦:每个孩子都是在玩具的陪伴下长大的,适宜的玩具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总体来说,幼儿玩具宜简单,不宜高精尖。家长可以多与孩子互动,讲故事、看图画书、听儿歌等,既增进亲子感情,又开发幼儿智力。动手类玩具不可缺。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喜欢重复性的简单玩具。简单的玩具不断翻新花样,孩子们就会百玩不厌。如魔方、拼图、七巧板等,变化无穷,又对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度很有好处。
对低龄孩子,我推荐多玩社会类玩具,即主要以日常生活情境设计的玩具,让孩子体验生活,认识身边环境并吸收相关的生活经验。如“小小厨房工具”玩具,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一同掌厨,享受合作的乐趣;家长也可拿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当道具,在家里摆一个“超级市场”,与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
家长要善于开动脑筋,开发玩具的多种功能。如可以用拼图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鼓励孩子根据完成的图案内容编故事,进行多元开发。有兴趣的家长不妨尝试自制玩具,比如利用普通纸、挂历纸等制成拼图、纸飞机等,等孩子大一些,还可带着孩子一起动手制作,体验制造玩具的乐趣。
“人前教子”过时了吗
记:中国有句古训,“人前教子,人后教妻”,意思是说要给成年人面子,有话回家说,但对孩子就不必留情面,这样可以让孩子懂得社会规则。现代社会,幼儿在公交车上、餐厅里、飞机上喧闹的事情司空见惯,有的家长出面制止,不仅无效,甚至有可能使事态升级。您对此有何看法?
秦:这是一个在公共场所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许多时候,“人前教子”被想当然地理解为不顾孩子尊严的粗暴行为。当着别人的面教育孩子,会令孩子萌生耻辱感或羞愧感,有损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学龄前孩子年龄小,很难讲明白道理,在公共场合进行教育,效果往往较差。因此,多数家长不会选择人前教子,无论多生气,都会把孩子带回家再教训。但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有外人在的场合,学龄前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得与平日不同:有的刻意表现出好孩子的行为,变得比平时更乖;有的相反,比平时加倍淘气。事实上,无论孩子在外人面前刻意表现得特别乖,还是故意表现得特别淘气,都不是一种好现象。家长一定要明白,或许孩子正是因为抓住了家长在公共场合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弱点,才加以利用的。所以,在公共场合,家长不应该因为怕伤害孩子而完全放弃教育孩子。只是,不应该严厉地教训或斥责孩子,而是应该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
教育学龄前孩子,环境的因素尤为重要。因为对学龄前孩子而言,他们的学习多是通过观察模仿而进行的。因此,家长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对他们进行随机教育。
记:您能举例说明吗?
秦:好的。比如,在公交车上,孩子闹着要玩爸爸的手机,爸爸怕孩子玩手机伤害眼睛,拒绝了孩子,孩子哭闹起来。这时,爸爸可以利用环境因素,问孩子,乘客中为什么有人戴眼镜,有的不戴眼镜?不得不戴眼镜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经常坐在车上玩手机呢?又比如,如果孩子是因为无聊而想玩手机,那么,爸爸就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两个人可以一起观察窗外的街景,并交流各自的发现。同时,家长还可以针对车上乘客的一些不当行为,借机对孩子进行公众礼仪教育。比如在公交车上不可以大声接打电话,不可以大声喧哗等。
环境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在公共场合,孩子感受到的都是真实的事件与人物,家长的教导能够在他们内心留下直观印象,教育效果也较好。因此,巧妙利用环境因素,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记:孩子在公共场所没规矩,确实让人抓狂。您有什么好对策吗?
秦:孩子没规矩,那就在出门前给他立规矩。事实上,孩子在外没规矩,多是因为家庭内部缺少明确的规矩,而学龄前正是孩子规则意识的建立期。因此,想要让孩子在外表现好,一定的规矩不可少。比如,如果带孩子外出,可提前告知出行计划,并把外出的要求向孩子讲明白,这样,孩子就会按照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哪怕犯了错,也清楚错在哪里。
带孩子外出,坐车、吃饭等,都会等待很长时间,孩子经常会坐不住。这时,家长多会拿出手机或者iPad等让孩子打发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忽略了给孩子立下电子产品使用的规矩,比如使用电子产品的场合、时间等。
无论如何,公共场合都是不可错过的引导学龄前孩子形成好习惯的机会。因此,家长一定要摒弃因“怕”而不教的错误观念,巧妙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