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发脾气不是坏事,憋着才是

2018-02-18何欣洋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控制情绪凯瑟琳教会

何欣洋

妈妈们必须清楚:孩子发脾气不是问题,没脾气才是真正的压抑。

在绝大多数的父母印象中,“发脾气”“愤怒”都是不好的情绪,代表着任性、破坏、不受控制。即使身为成人,你依然无法控制憎恶这种情绪,所以每当孩子哭闹、耍脾气时,你都会严厉制止:

“别喊了!”“你跟我说话用的什么语气?”“把你扔的东西捡起来!真是没规矩!”

可实际上,暴风雨不是凭空出现,发脾气也不是平白无故。喜、怒、哀、惧是人类的基本情绪,它们本来没有好坏之分。“怒”是人的本能,可以在诉求得不到满足或受到伤害时,帮助你勇于争取、反抗。如果一个孩子连发怒的能力都没有了,就会逐渐变得自卑怯懦,没有主见且任人摆布。

其实,孩子发脾气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健康的沟通方式。哭可以帮助人释放压力,眼泪中包含的皮质醇和应激激素可以帮助降血压、平衡心理状态。爆发出来,比憋着更好。发脾气和快乐像是孪生兄弟,总是相伴而生。

5岁的凯瑟琳因为在睡觉前吃甜食,被妈妈说了一顿,凯瑟琳发了一通脾气,工作了一天、十分疲惫的妈妈把她一顿胖揍。第二天,凯瑟琳便起不了床,医生说是过度惊吓再加上外力导致腿部间歇性失去知觉,一天之后才缓解。

孩子发脾气往往会激怒大人,如果用言语或肢体暴力制止,孩子的愤怒和恐惧就会在身体里变成一股洪流。所以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发脾气才是有害的。

发脾气可以让孩子更专注。有时孩子发脾气,是因為没达成目标而感到沮丧。正在学走路的孩子不停地摔倒、站起,这时他哭是因为生气,所以你要理解他,不是他不坚强、怕疼,而是因为他想变得更好。当孩子无法专注于一件事时,通常是因为情绪发泄渠道存在阻碍。有研究表明,学习必须是在孩子心情愉悦、放松时发生的,反之,学习效果会很差。不妨让孩子的情绪经常释放,这样他才能更专注。

跟你发脾气说明孩子信任你。你有没有发现,孩子大哭大闹常常是因为你说了“不”:“要睡觉了不能再吃饼干了”“不能再玩了,游乐场马上关门了”“不能看电视了,已经一个小时了”……你这是在给孩子树立规则和边界,这是育儿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所以你也要知道,孩子在面对“不”时的哭闹实际上也是一种不满情绪的表达,这也是树立规则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处理不满意见。父母要把这种不满当作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一种要挟。

你可以蹲下身去,跟孩子进行私密对话,邀请他说出内心的想法,肯定他的不满情绪,再引导他想想应该怎么做。这样一来,你不仅教会了孩子该如何解决眼前的难题,还示范了如何控制情绪。但是,你不该说“不”时,还是说了“不”,孩子也接受了“不”。其实,孩子愿意跟你哭闹是好事,发脾气说明他愿意把自己丢脸或不堪的一面展示给你,想要你的抚慰。

在家发脾气的孩子,在外更成熟。不知道妈妈们发现没,有的孩子在家捣蛋扔东西,在外面却是个好人,遇到生人熟人都知道问好,很少满地打滚地索要商品。你总是叫他“两面派”,他也不太顾及你是否满意他在家的表现。其实,这就是孩子在初步展现控制情绪的能力啦!只是开始他会做得比较极端,随着慢慢长大,他会知道,随意向父母发脾气也是不对的。孩子喜欢在家里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是因为在家里他能得到足够的倾听和理解。

要父母要逐渐教会孩子:生气的时候,不要伤害自己,不要伤害别人,不要伤害物品。情绪管理是大人需要花一生去学习的课程,所以即使孩子爱发脾气,也不该视为一件可憎可怕的事。毕竟,比起默不作声、冷漠不言,心理健康、活泼向上才更值得鼓励。

猜你喜欢

控制情绪凯瑟琳教会
奥本大学:一个教会你热爱生活的地方
画与理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班主任如何应对“初二现象”
What I've Learned So Far
排毒进行时
伦敦24小时
微笑着比什么都重要
e言e语
完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