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督促,是唤醒
2018-02-18大J
大J
表姐每晚都要盯着儿子做作业,苦不堪言。她最近和我吐槽:“不盯着吧,做不到;盯着吧,又觉得哪里不对,毕竟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啊!”
表姐的这番话我也深有共鸣。养育孩子,最关键的就是要激发孩子内在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发主动地想要变好。这是需要从小培养的,而且越早有这个意识,以后就越受益。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在学习的早期幼儿教育里关于“驱动力”的概念。
驱动力是什么
其实,人类天生就有自我发展和探索的驱动力,但是这个本能的驱动力会因环境的影响而增强或减弱。这其中有3大因素非常关键,如果这3大因素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人的驱动力就会被激发。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父母該如何强化这3大因素,从而唤醒孩子的驱动力。
第一大因素:技能
当孩子成功地完成了一件事时,他会感到自己很棒,这就是第一大因素,对于技能的需求。“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孩子的技能也是从简单到复杂慢慢增长的。比如,4个月的孩子会翻身了;6个月的孩子会坐了;两岁的孩子可以比较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这些也许在我们看来不起眼,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他们最大、最成功的技能。这些技能的掌握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很棒。
为了强化这个因素的正向作用,父母要学会表扬。想要让表扬达到正面效果,我们要掌握表扬的原则(详见上期专栏文章)。
第二大因素:自主
自主的意思就是控制自己的生活,可以“做自己”。这是孩子一直在追求的事,孩子不愿意听大人的,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这就是孩子在追求自主。
这些过程有时会让我们觉得孩子越来越淘气不乖了,但正是因为孩子想变得自主,他们才有驱动力去变得更好。因此,聪明的父母不会用打骂吼叫来镇压,而是开始懂得给予孩子适合他们年纪和发展的责任。
8个月大的孩子总是喜欢抢你喂辅食的勺子,这时不妨给他一把勺子让他承担自己吃饭的责任;刚会走路的孩子总是喜欢去厨房、卫生间捣乱,这时不妨让他参与部分家务;3岁的孩子每天要自己选衣服,也许搭配很难看,但不妨给予他做选择的机会。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责任越大,能力更强”,这就是一个正向的循环。当孩子感到自己被信任后,他们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承担责任。
第三大因素:关系
这个因素是最关键的。父母需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要让孩子很清楚地明白:父母爱我,是爱我本身的模样。可惜,这点却是我们常常忘记或者混淆的。最简单的一个区分方法就是,你对孩子的爱是因为“他是谁”而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回想一下,多少次我们会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你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要好好读书,不能给父母丢脸”。这些话是在告诉孩子,我们爱的是孩子的行为,并不是他本身。
父母的这个信息会让孩子产生“害怕”的感觉,这样孩子也许能有驱动力,但这样的驱动力是源于外界的,一旦没有了父母的严防死守,他们就不会去努力。
曾经看过一篇纪实报道,说很多上了名校的高才生都是“空心人”,因为“考上好大学”是父母的期望,他们因为“害怕父母失望”才努力,当他们成功后,会突然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奋斗的意义何在。
真正的教育,关键不在于什么都管,或是完全不管,而在于唤醒,唤醒孩子内在的驱动力,让他们愿意变得更好,愿意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