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与城市化”专题复习

2018-02-18葛鑫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住宅区城市化交通

葛鑫

一、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规划

1城市三类基本功能区的比较

(1)住宅区

①形态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占城市空间的40%~60%。

②特征

出现高级、低级分化。

③位置

高级住宅区:城市的外缘与高坡。

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

(2)中心商务区

①形态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②特征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位置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3)工业区

①形态

集聚成片,在工业城市尤其是重工业城市中所占比重较大。

②特征

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导致集聚,又因为环保、地租等因素而分散。

③位置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两侧分布。

2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3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1)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

(2)交通通达度对地租高低的影响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影响城市景观

表现: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建筑高度向郊区递减;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教堂等建筑,高层建筑在市中心以外。

原因:城市发展历史不同,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风格已经形成。

(2)影响建设格局

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主要建筑则沿中轴线排列,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5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1)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基本原则如下。

①从风向角度考虑

②从河流角度考虑

应将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

③从环境综合效益的角度考虑

居民点可以和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多的工厂企业交错分布。

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矿企业应当与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

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并用卫生防护带加以隔离。

(2)住宅区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

(3)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二、城市区位与城市等级

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2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因素

按规模和等级来看城市有大小、高低之分,一般规模大、等级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比规模小、等级低的城市大,而规模和等级相当的城市的服务范围需进行综合考虑分析。现从单一角度分析如下。

(1)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如沿海地区,便于对外联系,服务范围广;相反如处于内陆或地形不利的地区,其服务范围小。

(2)资源条件

资源丰富的城市如矿业城市,或特种资源城市如旅游城市,以资源为依托,可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提供服务。

(3)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借助便捷的交通,可为更远的地区提供服务。

(4)人口密度与消费水平

人口密度大、消费水平高的地区,同种服务的范围相对人口密度小、消费水平低的地区要小。

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三、城市化及其影响

1城市化

(1)城市化概念

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标志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其中①为最主要的标志,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意义

城市化不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城市化进程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1)城市化进程示意

(2)发展阶段

①初期阶段

A特点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B问题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C分布国家

发展中国家。

②加速阶段

A特点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B问题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C发展新趋势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D分布国家

发展中国家。

③后期阶段

A特点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B问题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C发展新趋势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分布國家

发达国家。

3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景观变化的影响

①不利影响

②有利影响

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对环境进行绿化。

(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

城市化也会改变人们的地域联系方式、联系频率、文化和观念。城市化还带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和就业困难等问题。

5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3)建设生态城市

猜你喜欢

住宅区城市化交通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无限追踪⑧
传统造园思想在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住宅区物业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策略研究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