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重学校轻家庭
2018-02-18付洋
付洋
家校合作,让孩子拥有应对未来的核心能力和优势
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还是强调孩子的智能发展和学校的教育功能,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学校轻家庭,这些都是老问题。但是老问题呈现出升级化的趋势,情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严重。
比如,最近国家在治理整顿校外教育机构,实际上这是家庭教育问题在社会上的反映,因为家长还是按照应试标准来培养孩子,所以才这么舍得在培训机构里花钱。这也说明我们家长的教育态度,他们对社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认知。
合理的认知,意味着要看到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国际化的形态、市场化的机制和信息化的选拔机制;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对从业者的要求逐渐从文凭走向能力。大量的工具改变了职业特征,也改变了传统单位的形态。未来的平台化,一定会逐渐取代单位化。强调记忆、储存的应试能力注定要被科技取代,死记硬背变得毫无价值,模板化、逻辑化、规律化的很多工作,逐渐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尤其是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在以往计算机基础上,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它会快速实现人和人之间关系工作的链接。
面对科技进步,家长的认知结构必须改变。比起应试能力,合作、创新、学习、信息判断等能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才是培养孩子的方向。在这个科技进步、社会剧变的关口,如果家长的认知不转变,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用文凭定岗的制度,用应试标准来培养孩子,那么孩子未来就可能找不到工作。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自食其力的人,让孩子走向未来社会时,可以找到自己的优势,实现人生价值。每个孩子的天赋、兴趣、遗传、背景都不同,只有找到他的特点和优势,在未来社会才能站得住脚。
学校教育是一种传统的共性教育,主要依靠考试成绩来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缺点是容易漠视个性和特色,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有的家长已经意识到要注重孩子的天赋、兴趣、优势,并且开始了一些尝试,比如把孩子送去读私塾,或者在家学习。但不让孩子上学是《义务教育法》所不允许的,属于违法行为,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所以,只有家校合作,即家庭针对孩子的个性教育和学校的共性基础教育相结合,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才是我们今天教育的基本形态,才能更适合孩子的未来发展需要。
在家校合作方面,我认为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是钢琴大师郎朗。郎朗就读沈阳宁山路小学时,每天要练琴10个小时,他没时间上自习、写作业,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但是他确实有音乐天赋。班主任冯凝和郎朗的父母沟通后,顶住压力因材施教,给孩子开辟了绿色通道,允许他不上自习、不写作业。同时,她并没有放弃郎朗,和他约法三章,要求他上课认真听讲,考试成绩不能太差,还帮助性格内向的郎朗融入集体,学会与同学合作、游戏,让他的性格变得更加阳光。郎朗的父母发现了孩子的天赋,这很重要。但如果当年郎朗没有上学,没有同伴,每天只是练琴,那么即使他成为钢琴大师,可能人格也不会完整;如果学校和班主任按照应试标准来培养郎朗,阻碍他的天赋发展,那么郎朗很可能也不会有今天。一直到今天,郎朗都非常感激冯凝老师,在世界各地演出总会第一时间给她发消息,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
幸福观教育,让孩子拥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除了让孩子具有核心能力和优势,家长还要对孩子进行幸福观教育,让孩子拥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幸福与社会地位、财富没有必然联系,它是一种主观的生活感受,在街头撸串的人可能比吃大餐的人更幸福自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缺乏幸福观教育。虽然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但是孩子们的主观幸福感却在下降,常常感受不到幸福,甚至悲观厌世。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徐凯文博士说,根据他的了解,北大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有过自杀的念头。为什么上大学?是为了老师、为了家长去学习;为什么进名牌大学?是考上名牌大学将来会有好工作;什么是好工作?挣钱多的就是好工作。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就是物质金钱。
当幸福观太过狭窄,把人生的唯一目的界定在物质上,就看不到其他了,自然常常体会不到幸福,生命也变得苍白、脆弱、无聊,对社会的承受能力、乐观指数都会降低,进而放弃生命。北京有一所学校很少有学生自杀,就是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们每天运动,身体健康,会玩,对物质要求也不太高,容易满足,他们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孩子狭隘的幸福观与家长的教育观直接相关。一方面,很多家长的幸福观就是功名利禄,每天忙着赚钱,没时间陪伴孩子,亲子之间缺乏沟通和亲密,没让孩子体验到物质以外的幸福。另一方面,家长的教育心态过于功利化、浮躁,对孩子寄予的期望太高,喜欢攀比。孩子在日复一日的比较中失去幸福。
在我小时候,只听说过爬高摔死、下河摸鱼淹死的孩子,没听过主动自杀的孩子。那时候很贫穷,但是我过得很快乐。因为社会压力和学习压力不大,家里有很多孩子,父母没有给我特别高的期望;我经常帮父母干活儿,会玩又能吃苦,所以过得很快乐。现在是少子女时代,孩子被家长赋予了无限的期望,一旦现实与他的心理期望不一致,往往就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在《颜氏家训》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父母施教,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意思是,家庭教育要从孩子小时抓起。我认为,父母从小要抓的不是知识教育,而是让孩子体验幸福,丰富幸福观,拥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父母是底版,孩子是復印件,父母的幸福观和人生态度会影响孩子。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说,小时候,他的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父母为人处世的态度,对他有很深的影响。父亲在当地经常给人干活儿,从不要钱,只要管顿酒喝就很幸福,活得很豁达,他的处世态度直接受到父亲的影响。他的母亲心善,而且处理事情很灵活。当年,她想找个老师辅导俞敏洪功课,但是家里没钱,她就和老师沟通:她帮老师看孩子,老师教他功课,用合作的方式达成双赢。所以,俞敏洪知道解决困难有很多办法,能够承受挫折。
追求幸福的能力就是生活能力。3岁之前,家长要教孩子自己穿衣、洗漱、吃饭;3岁之后,开始了解食材;到6岁时,能够自己收拾房间、整理文具,学会做一些简单食物。给孩子一些空间和自由,让他承担一些责任,这样他不仅拥有生活能力,还会有责任心,更加自信。
生活能力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和未来的生活高度。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有家务劳动能力的人,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是没有家务劳动能力人的15倍以上,同时,婚姻的质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指数。一个人的婚姻越和谐,社会对他的认可度越高,让他感觉更幸福。所以,让孩子拥有生活能力,做好建立未来家庭的准备,这是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
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力度,在以往是没有过的。
那什么是家庭教育呢?国内的家庭教育概念是指长者影响儿童,国际的家庭教育概念是影响成人,家庭教育的主体对象是成人。台湾地区的《家庭教育法》,对“家庭教育”的内涵是这样确立的:亲职教育,增进父母职能的教育活动;子职教育,增進子女本分的教育活动;两性教育,增进性别知能的教育活动;婚姻教育,增进夫妻关系的教育活动;伦理教育,增进家族成员相互尊重及关怀的教育活动;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增进家庭各类资源运用及管理的教育活动。其中,亲职教育(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所以,我曾经主编《家长教育学》,希望能够呼吁学校和社会重视对家长的教育,提高家长的素质。
家长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家长群体就是社会人群的表现。从学历程度上,有低学历、中学历、高学历之分;从文明特征上,有野蛮、麻木、文明之分;从教育特征上,有的是盲从,有的是简单粗暴,有的是模具制造,有的是陪伴和引导……这些都是不同家长素质的表现。家长教育的目的是告别野蛮型家长,让他们不要再打骂甚至虐待孩子;重点培养中间型的愚昧型、盲目型、麻木型家长,让他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培养孩子,放弃相互攀比。
还有一种家长是放弃型,中国有几千万留守家庭,这本身就是一种放弃。孩子生下来之后,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把孩子往老人那里一扔,只要活着就完了。孩子从父母这里得不到亲情的滋养和支持,承担抚养责任的老人年龄大,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照顾好孩子,导致留守儿童往往是在农村的低层次状态中生存,容易和流氓等不良人群混在一起,不思进取,不劳而获,有些甚至为生存不择手段,违法犯罪。
目前,我们过于依赖学校教育,轻视家庭教育,忽视了家长的自身学习。我们的教育体系当中,还没有建立起家长教育的专业化体系。国内对家长进行教育主要是通过家长学校、家庭课堂等方式。最早的家长学校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浙江象山。20多年来,全国妇联在家长学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家长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强制性,而是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完成,家长要起到示范作用。所以,家长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我认为家长至少要学习掌握一些规律,尊重规律。比如,孩子的攀爬、语言、智力是自然发展的,是可以在人群中自然获得的,并不需要购买教育或者提前教育。早期开发大脑没有意义,直到现在都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早开发比晚开发优越在哪里,也没有发现这个规律。这些都是一些商业组织的营销概念。
孩子3岁左右,家长要做好教育准备,一是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充分地陪伴孩子;二是学习孩子发展的规律,学习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比如,3~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时期,多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6~8岁,是孩子文化敏感时期,可以带孩子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12岁以后,让孩子多参加劳动,鼓励孩子自立;16岁以后,多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这些是共性规律,是家长一定要学习掌握的内容。只有懂得孩子发展的规律,才不至于做出超出常规并且无效的投资。现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一种非理性的现象,对孩子没有好处。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在小学阶段可能会放弃很多东西,比如放弃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所以从正面来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让家长为孩子购买教育,而是唤醒家长自身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来陪伴和支持孩子。
有些家长,尤其是孩子的隔代长辈认为自己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即使参加家长学校也听不懂。其实这些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的家长,可以从家风入手,做好自己。在少子化时代,家风是对两三代家庭成员为人处世的评价,已经窄化为素质的表达。家长认真工作、为人正派、落落大方、乐于助人……对孩子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教育了。
学习,未必一定会改变家长;但是如果不学,那么家长永远不会改变。家庭教育的核心在家长教育,好的家长要主动学习和成长,与学校一起合作,寻找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家庭教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