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探索
2018-02-18陈映雄杨玉民
陈映雄 杨玉民
(1.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头 515078;2.汕头市委党校,广东 汕头 515041)
习近平同志在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是重要的任务,按照十九大的精神,对汕头市农业供给侧改革进行实践探索。
1 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认识
我们迫切需要从全方位、深层次认识其重要性。
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大战略举措
习近平同志在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如果说近两年来中央做出的“三期叠加”和新常态属于对发展阶段特征战略判断的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针对根本问题采取的重要手段,是真正实现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迫切要求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历史仅有20多年,市场体系与机制不够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高。在国民消费升级加快的背景下,仅仅依靠市场信号传递调整结构远远不够,迫切需要政府有形之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动。
1.3 适应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正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快速转变,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显著增多。目前汕头市农业生产既小而又不强、既多而又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1.4 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目前,汕头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平均占到农民收入的70%以上,山区、丘陵地区农民增收主要还是靠农业。由于供求结构失衡,出现了“粮价跌、伤心菜、贱柑桔”等现象,农民增产不增收。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才能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5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这些年汕头市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短板。必须抓住农产品供给充裕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修复生态、改善环境、补齐短板,实现绿色发展。
2 汕头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
“十二五”计划以来,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在推进汕头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较多问题:
2.1 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且分散,优势资源未能有效整合
汕头市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全市现有耕地资源69.01万亩,人均耕地不足100m2,不及全省平均值的1/3,全国平均的1/6,且呈逐年减少趋势,是全国最典型的人多地少地区之一。而且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分散在各家各户,加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所以规模效益差.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部分新建区的规划建设,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难度更大,特色农业基地的发展规模受到土地不多且分散的严重制约。
2.2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当前汕头市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全市农业人口比重仍占65%,农村中三次产业的经济比重为 29.8∶46.7∶23.5,二、三产业不发达。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155.47万人,其中就地从事农业的67.01万人,劳务输出12.09万人,仍有剩余劳动力21.75万人需要转移。大量劳动力滞留农村和农业产业内部,不仅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且也阻碍着现代效益农业的发展。
2.3 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深,加工率比较低,流通渠道不够畅通
汕头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700多家,但规模相对较小,年加工农产品仅80万t左右,农产品加工率只有33.5%,而且大部分属于初级加工,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产品流通仍以传统的市场批发和集市贸易为主,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迟慢,多层次、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农产品卖难问题时有发生,成为发展现代效益农业的主要瓶颈。
2.4 农业科技和现代物质装备水平不高,农业生产率较低
农业机械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使用人力畜力仍占相当的比较高外,育秧、插秧、植保、收割以及稻谷烘干等环节的机械应用不多。蔬菜设施化栽培面积比例不大,工厂化生产还停留在试验阶段。农产品加工机械比较简单,生产工艺落后,用于精深加工的先进成套设备不多。
2.5 农业利用外资和对交流合作水平较低,未能为农村经济增添新的活力
近年来年利用外资的规模逐年减少;出口型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尚未能有效建立,除“潮汕小菜”和部分地区农产品生产环境恶化,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使部分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情况比较严重,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外向输出。最近,由于国外的反倾销和技术壁垒,对全市对虾、速冻蔬菜等出口影响很大。
2.6 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全市各级财政普遍困难,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而区、镇两级的投入更加不足,相当部分农业生产示范、技术推广和重点建设项目无法按计划实施。农业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失修,加上城镇园区、高速公路等非农建设对田排灌系统的破坏,部分地区出现旱涝双忧,甚至出现农田弃耕丢荒的情况。同时,由于工农业和生活“三废”排放、水浮莲泛滥等原因,造成相当部分地区水体污染,农产品生产环境亟待改善。在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方面,也缺乏投入,食品安全面临严峻的形势。同时,传统农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汕头市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产品低质同构,参与国内市场竞争颇感吃力,要与发达国家同台竞争更是困难重重。
3 汕头市农业供给侧改革实践探索的对策建议
扎实推进汕头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破题之举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到:“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通过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放松土地供给限制,降低利用成本,以用地结构优化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土地供给效率,这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所在。
基本目标是加快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改革方向是、完善三权分置,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主要任务是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抓紧抓实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
3.2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发展战略层面思考,必须着力把握好几个重要环节:(1)精品农业。要全面建立优势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发展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主体框架的蔬菜、水果、花卉、地方水禽等特色产业,加快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步伐,提高优势品种在农产品结构中的比重。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和扶持各地争创农业名牌产品。同时,适当发展庄园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2)加工农业。“围绕农业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走农村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效益的重点。重点发展以蔬菜、亚热带水果、水产品、禽畜产品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联结带动农户的生产经营。(3)流通农业。树立大市场、大商品、大流通的观念,一要培育以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城乡农贸市市场为基础,直销配送、连锁越市和网上交易为补充,产区、销区、集散地市场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二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农户唱戏,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展地方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三要重视农产品采后的保鲜、包装、贮运等方面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进一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4)设施农业。推广设施化栽培是提高汕头市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产优质、反季节生产的重要条件。同时,要在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的建设中,努力推进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5)外向型农业。实施外向带动是全市农业的重要出路。要努力培育发展外向型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发挥水产加工品、“潮汕小菜”出口的优势,逐步增加蔬菜、禽畜等鲜活产品的出口规模。要积极引进国内、国外的农作物新品种、尤其是亚热带水果良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在条件成熟时,可设立汕头台湾农业合作试验区。
3.3 坚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坚持“公益职能、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提升产业”,围绕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健全科研生产推广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科技体系。
3.3.1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布局。要合理布局原料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相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特色农产品区、粮食生产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专用原料基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加工园区建设,形成产业园区和集聚带。通过技术推广,提升农民和农村合作者的农产品初加工水平,提升企业和加工园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完成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
3.3.2 推进多种业态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进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通过企业带动农户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推广“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促进村级原料基地和县级加工基地的形成。将农产品加工业纳入“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加工新模式。同时带动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发展,促进农业加工品的流通。
3.3.3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加大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力度,加快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节能干燥、清洁生产等技术升级,加快精深技术设备研发,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通过适用技术推广和基础设备普及,提高农户加工水平,减少损失。依托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围绕农产品加工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开发绿色食品。
3.4 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保障食品安全
当前,农产品供需呈现失衡的状态,美味优质、绿色安全的食物供不应求。为此,这一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突出、最重要的就是要绿色、安全和放心。我们应该“堵”“疏”结合,更加注重引导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产品质量,更好地保障农产品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食品的迫切需求。
3.4.1 树立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发展理念。树立数量质量并重的发展理念,从政策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把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目标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制定完整的国家政策和行动计划,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制定、完善和实施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产业支持政策,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及食品安全指标体系,对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及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管理。通过推动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把农业供给侧的效益增长点由增加数量转为提高质量,促进农业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产业。农业生产者力求摆脱生产低端农产品的惯性和对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饲料、兽药、动植物激素的路径依赖。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进,农业的供给侧除了农户之外,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种新型经营主体,都应该针对农产品需求侧注重农产品的安全、营养、有益健康等更高要求,调整农产品的供给结构。
3.4.2 研发推广保障农产品安全的科研成果。安全农产品的生产与安全农产品科技的应用密切相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需要发挥科技的核心作用来保障农产品安全。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鼓励农产品生产者采用有益于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的生产技术,如土壤改良、土壤污染修复与综合治理、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禽畜疾病的生态防控、健康增产和疫病统防统治等技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还应强化源头控制,建立一系列具体制度,限制、禁止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兽药使用量,加强监管和抽查,并对违规者予以处罚。
3.5 通过“互联网+农业”,拓宽农业产销边界
习近平同志在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到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推动“互联网+农业”。汕头市农村大多以畜牧业、养殖业、种植业等为主,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以高效、快捷的方式进行出售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农村电商的飞跃发展,就是依托互联网兴起的新兴农产品销售模式,这进一步推进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3.5.1 强化“互联网+”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工作的结合力度。把“互联网+”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将“互联网+”应用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及农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通过综合农技服务、农资配给、销售支持等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的精细度和价值含量。
3.5.2 强化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大对农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推进宽带进村到组入户,加速推进第四代移动互联网络覆盖农村,缩小城乡间地区间“数字鸿沟”的硬件基础,电商扶贫试点应在指定期限内实现“村村通宽带”和通信网络升级改造;二是要通过基站用电定向补贴等形式,积极推进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电商扶贫试点县对贫困户给予一定量的手机免费流量、对参与电商培训人员给予手机流量支持,按照农户实际网上交易额给予网络资费补助,为广大农民提供“用得起、用的明白、用的放心”的互联网连接。
3.5.3 加快培养农村电商专业人才。一是建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鼓励商务、农业、劳动部门开展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购操作、网上开店及技巧等技能培训;鼓励专业机构举办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班,多渠道、多层次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二是加大定向培养力度。依托职业院校、中专院校,加大电子商务、美工摄影、营销策划、物流管理等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向农村定向输送电商人才。三是依托扶贫工作队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委托汕头技术职业学院、林百欣中专学校,汕头市干部学校、汕头高级技工学校等院校开设适用农村电子商务专业。
3.6 加快休闲旅游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和多个部门出台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指向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各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文件。贯彻落实好这些文件中规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促进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休闲农业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将政策细化实化,切实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各项政策落地生根,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态多样化、产业集聚化、主体多元化、设施现代化、服务规范化和发展绿色化。
3.7 金融支持农业供金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单凭农产品生产者自发的力量并不具备可持续性,政府部门除了在政策上支持外,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
3.7.1 改革财政补贴政策。按照WTO《农业协议》允许使用的11种“绿箱”补贴措施,我国还应该增加农民培训补贴、农产品市场营销服务补贴、农产品检验服务补贴、农业技术推广补贴、农业环境保护补贴。按照“黄箱”补贴措施,应不断加强对非特定农产品的综合补贴力度,加大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力度。此外,还应不断优化补贴结构,把目前注重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农业补贴政策转变为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挂钩的农业补贴政策,形成以安全农产品为核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促进安全农产品的供给。
3.7.2 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农业具有弱势性,农业产生者完成从常规农业向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的转换,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农产品生产者对资金周转、抵押担保等需求相应提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应从国家层面强化金融信贷政策对安全农产品的标准制定、认定认证、基地建设、市场营销和监督检查等。积极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产品开发龙头企业。以完善的安全农产品生产、流通金融信贷支持政策确保农产品流通人员建立绿色农产品、生态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专卖店、专柜、生态商场等营销服务体系。
3.8 发挥乡村工匠式人才破解农业供给侧改革难题
习近平同志在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到: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要重视乡村工匠式人才,需要打破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对人才的数量质量要求都很高,迫切需要对目前的涉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培养农业类工匠型人才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8.1 乡村工匠式人才需要激励各类人才下乡。新理念新方式需要新的人力,在打造农业发展新业态发展过程中,要重点打造和培养一大批新型人才,培养和扶持一批乡村工匠。如何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各类人才下乡,成为“新农人”,需要真金白银。“新农人”包括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内部的带头人等。要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引导和鼓励他们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市应该采取有效的政策吸引部分有志农业的青年返乡,重新构建双重循环回路,培养一批新业态建设能手,并且给予荣誉与奖励,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能够留在农村,培育农村工匠式人才。
3.8.2 乡村工匠式人才产生需要有效的人力培训。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
4 结语
在农村进入新时代,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农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会不断得到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华网,2017年10月18日.
[2]王世斌.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J].中国乡村发现,2017-02-01.
[3]宋洪远.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10期.
[4]郑风田.乡村工匠式人才是破解农业供给侧改革难题的关键[OB/OL].人民网,2017-02-13.
[5]曹方超.农药管理是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关键[J].中国乡村发现,2017-02-13.
[6]相均泳,李下蹊.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互联网+行动[J].中国乡村发现,2017-03-08.
[7]杨玉民.发展现代效益农业是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根本途径-以汕头发展现代效益农业为例[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