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札达县牲畜常见流行病调查
2018-02-18曲吉
曲吉
(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农牧局疫控中心,阿里 859600)
0 引言
在札达县地方常见流行病防治工作中,应结合调查报告开展研究工作,明确机构的设置情况,并使用科学准确的方式开展管理活动,以免影响札达县牲畜的养殖效益。
1 基本情况
札达县设置了专业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农牧业技术推广站,主要位于国家的西南边境区域,在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的中间位置,南部与印度相邻,西部与克什米尔接壤,在管辖区域内,最高海拔高度为7 756 m,海拔最低为2 900 m,平均海拔在4 000 m左右。6乡1镇都属于边境的乡镇区域,一直依靠农业与牧业发展,在相互协调中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经过调查得知,直到2017年年底,管辖区域内总人口数量为8 113人,总面积为2.75万km2,在管辖区域内,一共养殖了牲畜83 769只,全县的草补奖有1 427户,共135 084人,可以利用的操场面积为1 750万亩左右,具体的牲畜为黄牛、耗牛、绵山羊、马等。在实际调查中,主要对村镇进行研究,走村入户开展牲畜常见流行病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得出结论。
2 调查结果
当地有3%的牲畜曾患过口膜炎、羊快疫、螨虫与肉毒病等;5%的牲畜患过腐蹄病、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脑包虫病等;5%的牲畜患过巴氏杆菌疾病、布氏杆菌疾病、结膜炎疾病等;3%的牲畜患过寄生虫、羊炭疽疾病、乳房炎疾病;1%的牲畜因为草料问题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
根据调查结果得知,上述疾病属于辖区内牲畜较为常见的疫病,每个村都普遍存在,属于最常见的流行病,与季节、温度、环境、饲料等产生直接联系。病情的程度不同,如巴氏杆菌疾病属于牲畜与人类共患类型病症,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兽医工作人员应筛选最佳的方式进行防治,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调查中得知,牲畜最难治疗与防控的疾病是消瘦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牲畜的进食量与饮水量有所降低,日渐消瘦,病程为几个月,膘情会逐渐降低,牲畜的体力也会下降,慢慢出现死亡的现象。当地兽医在实际防控中,总结经验,使用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方式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在及时发现病情的情况下,指导牧民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预防与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保证牲畜常见流行病的合理防控。
3 流行病防治
札达县在对地方常见流行病进行防治中,需总结丰富的经验,使用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方式开展疾病的防控工作,以免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3.1 口膜炎
对于口膜炎,在实际防治时,应遵循现代化与科学化的工作原则,以免影响牲畜的合理生长。可以使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口腔的清洗,然后涂抹碘甘油药物,连续使用3 d,可提升治疗效果。然后使用复方盐酸泰利比妥注射液开展治疗工作,使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可提升治愈效果,预防牲畜病害的防治问题。
3.2 羊快疫、螨病、肉毒等
应结合牲畜的生长特点与具体情况开展工作,保证在合理防治的情况下,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应对牲畜的圈舍进行严格消毒,保证圈舍的清洁性与通风性,阶段性使用石灰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消毒,通过科学的方式完成当前工作任务。还需结合兽医的工作特点与内容,筛选最佳的药物方式达到治疗目的,确保在药物治疗中,提升流行病的防控效果[1]。
3.3 腐蹄病、羊肠毒血症等
应合理使用抗菌类型的药物开展治疗工作,遵循对症治疗的工作原则。在急性期应使用四环素药物,保证每天服用4次,连续服用4周可以作为1个疗程,停用7 d后,如果病情仍不好转,还需服用2个疗程左右。必要时需使用链霉素药物进行治疗,结合牲畜的生长特点,科学的使用链霉素,症状较为严重的牲畜,可使用异性菌苗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牲畜的关节存在积液,需对其进行抽取处理,然后注射链霉素药物,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在日常工作中,还需结合具体的工作特点与情况,科学开展研究与分析工作,实现多元化的分析,以免影响各方面工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3.4 体内寄生虫病
对于体内寄生虫,在防治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开展研究与分析工作,并进行严格的管理与协调。冬季时牲畜身体很容易生长虱子,可以使用菜籽油与煤油灯对患处进行涂抹,每天涂抹5次左右,连续涂抹3 d,也可使用生猪油与生姜,捣碎后涂抹在患处[2]。
3.5 结膜炎、羊炭疽等
对于此类病害,在防治工作中应总结经验,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预防与控制,通过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化与现代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创建多元化的工作体系与模式,通过合理的方式提升整体工作效果,优化管理内容与体系,更好的管理与维护,充分发挥先进管理方式的积极作用。
4 流行病学检查结果
根据资深兽医的介绍得知,札达县在2016年检查中,一些区域出现地方流行性的黄牛气肿疽病,当地区域的牧民从其他区域购买很多牦牛与黄牛,相继出现了发病现象,且在发病后呈现出大范围感染的特点。
当地区域的牛气肿疽病呈现急性特征,病牛在发病后会出现败血性传染,流行区域较多,流行范围很广。且在病牛发病后进行检查,发现多数为3岁龄的牛,且高发于每年9-12月,致死率较高,30%左右,且病牛与病猪受到当地条件的限制,没有得到及时抢救与治疗[3]。
在临床诊断中,发现当地区域的牲畜疾病病程较短,通常呈现出急性的特点,最短病程在5 h左右,最长的病程在2 d左右。且病牛的体温会逐渐升高,在40 ℃左右,病死前的体温会迅速下降到37 ℃左右,且呈现出全身颤抖的症状,直到死亡为止。在调查中还可以发现,个别病牛的病程在5~6 d,且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多为行走和腿部肌肉肿胀的问题,在触摸诊断时可以发现病牛肿胀部位较为敏感,且皮肤的表面温度很高。
在牛病死后,机体很快出现了膨胀的现象,且会流出暗红色的液体,切开后肌肉为红色,有明显的肿胀与出血现象,炎症较为严重;病牛的心包切开后可发现其中存在较多积液,呈现出红色状态;心耳与心脏内膜、外膜区域都存在小点出血的现象;病死牲畜解剖后可发现,心脏区域出现明显的血肿现象,心脏周围部分呈现暗红色,还有紫红色的斑点。
在镜检中,采取病死牛的肝脏与心脏进行镜检,在水肿区域选择液体制作涂片,并且用革兰氏菌汤的方式进行镜检,可发现其中存在两端钝圆且很大的气肿疽梭菌。在病死牛切片检查中,存在明显的疫病菌体。
在对病死牛进行检测时发现当地区域的牛气肿疽病的发病率较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与控制,将会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需总结以往的病情与治疗经验,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保证可以结合具体的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探索与研究,预防各方面的事故。
5 结束语
札达县牲畜地方常见流行病调查后可知,流行病的种类多,防治难点也很高。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防治,应制定完善的计划方案,促进牲畜流行病的合理预防与治疗,促进札达县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