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墩身混凝土开裂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2018-02-18毛磊
毛磊
宁夏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 750001
1 公路桥梁墩身混凝土裂缝成因
作为一种多相体(固、液、气),混凝土虽然拥有极高的抗压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但抗拉强度较低(仅为抗压强度的1/10~1/20),且在受拉情况下抗变形能力较小,构件易产生裂缝病害。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原因可分为外荷载作用、结构次应力(如弯矩及剪力)与变形变化3种形式,其中变形变化主要表现为温度(即热胀冷缩)、收缩以及不均匀沉降3种情况。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方面,变形变化因素约占80%,荷载因素约占20%。
对于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又可分为温度裂缝与收缩裂缝两种形式,其中温度裂缝主要是由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或外界温度骤变所引起;收缩裂缝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干燥收缩与塑性收缩,此外还包括自收缩与碳化收缩。
1.1 温度裂缝
对于温度裂缝的形成,主要是由混凝土硬化初期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所引起,加之混凝土为热的不良导体,在热量集中情况下使结构内部升温明显,而外部热量可及时散发至大气中(尤其是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外部混凝土会因冷却而发生收缩),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因内外温差的形成而产生温度应力,当此应力超过该阶段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实际上基本还未形成抗拉强度),便会于结构表面产生裂缝。此外,在环境温度骤降情况下(如冷空气侵袭),混凝土表面温度突然降低,而内部温度相对稳定,会产生温度梯度,同样会使混凝土结构因各部位热胀冷缩程度的不同而产生裂缝。
1.2 收缩裂缝
(1)塑性收缩。塑性收缩产生的量级可达1%,表现较大,主要发生于混凝土完成浇筑后4~5h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剧烈,分子链基本形成,混凝土因水分急剧蒸发以及泌水而发生失水收缩现象,使胶合料与骨料之间发生不同程度的沉缩变形,由于此时混凝土处于塑性阶段,故而称为塑性收缩。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主要形成于结构表面,尤其是在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措施不到位时,容易产生不规则裂缝,其缝宽一般为1~2mm,间距为5~10cm,且在沉缩作用影响下,通常是沿钢筋分布。
(2)干燥收缩。干燥收缩(又称缩水收缩)主要表现在混凝土硬化以后,随着混合料内外水分的丧失,混凝土体积因自身湿度降低而减小,从而发生收缩现象。在水分丧失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损失较慢,表层损失较快,故而内部收缩较小,表层收缩较大,在这种不均匀的收缩情况下,内部混凝土对表层收缩变形产生一定的约束,致使表层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当该拉应力增大至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不足以承受时,便会导致收缩裂缝的产生。
1.3 约束裂缝
所谓约束条件,是指结构物在变形变化过程中,阻碍其变形的因素。对于桥梁墩身而言,混凝土变形所受约束主要来源于墩身模板和桥墩承台等边界条件,在墩身与承台混凝土浇筑时间相隔较长的情况下,承台便会对墩身混凝土的收缩形成阻碍,从而产生一定的约束力(主要表现为拉应力),当该作用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便会使其发生开裂现象,并且靠近于墩身中心线处多呈现为竖向裂缝;在模板约束方面,墩身混凝土浇筑初期,若模板拆除较早,混凝土握裹力的释放使其向外放张,故而在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情况下容易造成开裂[1]。
2 公路桥梁墩身混凝土裂缝防治
2.1 施工材料控制
水泥。以粉煤灰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低水化热水泥为首选。由于水泥细度模数越大、标高越高以及单位体积用量越多,混凝土收缩越大且越持久,因此可在混凝土坍落度与强度一定条件下,于混合料中掺入适量减水剂与粉煤灰,以此减少水泥用量。实践证明,通过外加剂与骨料粒径的共同控制,可有效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25%~30%,降低绝热温升0℃左右。
(2)集料。细集料宜选用级配良好且细度模数为2.3~3.7的中粗砂,其含量应小于3%;粗集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的大粒径骨料(不宜过大,以5~40mm为控制),且其针片状含量与含泥量应分别小于10%和1%。
(3)当桥墩混凝土所用集料具有潜在碱活性时,对于最大碱含量的控制:如若集料具有碱—硅酸盐反应活性,在潮湿与干燥环境中最大含量分别为3.0kg/m³与3.5kg/m³,并且在含碱环境中必须用非碱活性集料;如若集料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则须以非碱活性集料为选择。
2.2 施工工艺控制
(1)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具体可在混凝土搅拌时加入冷却水和避免高温浇筑等,或是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可于泵送管加铺草包及喷水。
(2)控制混凝土浇筑层厚不大于300mm,并且不宜浇筑过快,以此促使水泥水化热及时散发,同时降低混凝土塑性收缩。此外,对于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泌水,应及时排除。
(3)加强混凝土振捣,提升混凝土密实度,抑制收缩裂缝产生。注意不能过振,以防墩身外表因混凝土离析而出现砂化俸禄(呈树枝状)现象;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对于墩顶应进行二次赶压抹面,并且及时覆盖养护。
(4)对于墩身下部易开裂部位,可以小间距、小直径(一般为Φ8~12)的方式布置适量(全截面配筋率为0.3~0.5%)温度钢筋,以此提升混凝土抗裂能力。
(5)由于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因外张而受拉,且在拆除时可视为温度骤降过程,因此应适当推迟拆模时间,以防因拆除过早而使混凝土所受握裹力的释放而外张开裂。此外,拆模后可于墩身表面包裹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混凝土因失水过快而出现收缩裂缝。
(6)为防止因环境温度骤变而对混凝土造成胀缩影响,最简单、易行、可靠的办法是于墩身模板外侧包裹棉被或草席,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及浇筑初期及时洒水进行温度控制。如此即可在寒冷冬季起到保温作用,又可在酷热夏季达到隔绝外界热量的目的[2]。
3 结束语
实际上,公路桥梁墩身结构应按大体积混凝土对待,裂缝病害易于产生且危害较大,故而除施工过程动态化控制外,还需在设计阶段与运营养护阶段做好预防措施,以此实现桥梁结构整体性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