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企业自主验收工作中不能忽视的几点工作
2018-02-18薛力群
薛力群
(葫芦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 葫芦岛 125000)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由企业自行组织验收,指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或试营业)期间,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投产各阶段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验收监测工作,并依据环境影响文件及其批复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
1 环境管理检查
为了确保建设项目验收后企业环保设施的高质量、高效益运行,在验收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技术规范开展验收监测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环境管理检查。
1.1 环境管理检查内容
项目建设初期、建设期间和试生产阶段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情况;环保设施、竣工及运行情况;潜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情况;工业固(液)体废物处置和回收利用情况;生态恢复、绿化建设及植被保护情况;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保护办法落实情况;施工期、运行期扰民现象调查;环保组织机构及规章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1]。
1.2 督促环保机构的设置、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
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对公司进行管理,设立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职能机构,主要负责督促、检查、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制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参加新、改、扩项目的审查和验收,监督检查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负责公司污染物排放管理、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和调查处理污染事故等,组织开展污染源排放监测工作;负责制定本公司环保的长远规划及年度治理计划。
另外,验收监测报告中应建立相应的公众参与制度、项目负责人制度、风险防范制度等管理工作制度,更好地保证客观、公正、科学的做好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工作质量。
2 建立建设项目验收监测公众参与制度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居住环境的质量重视程度在增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作为环评制度的后续监督,应更加重视对公众意见的调查。
2.1 避免公众参与调查形式化
公众参与对象应选择在经济、生活、环境等方面受到影响的个人、集体及参与环评编制单位人员等。为了防止公众调查形式化、虚假化,保证调查对象有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群、了解项目工程的技术人员、参加该项目的环保专业人员。公众意见调查结论应该包含一些必要的内容:公众对建设项目的基本态度;建设前及建设期存在的主要社会和环境影响;营运期遗留的最主要环境影响;试运行期间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以及企业存在的偷排污染物的违法行为。[2]
2.2 公众意见调查
公众意见调查可以定向了解项目存在的社会和环境影响问题,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遗留问题;可以检查初步设计、环评及其批复所提出的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可以发现运营期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改进已有的环保措施和提出补救措施提供基础;可以反映公众对建设项目的基本态度,体现公众对环境管理的参与。公众意见调查结果可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调查提供线索和确定调查因子的依据。通过公众意见调查,对政府、企业在决策后的建设项目运行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实施反馈,使环境保护方案更为切实可行,环境保护措施进一步完善,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3 竣工验收工程的环境管理检查
竣工验收工程的环境管理检查不仅仅是对相关的文件资料、运行记录进行核查,竣工验收监测中的环境风险管理检查环节尤为重要。竣工验收监测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环境风险管理检查。
3.1 环境风险防范设施的建设
环境风险防范设施的建设和措施的落实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的要求以及应急预案实施的需要,对相应的设施建设情况及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石化、化工、农药、化肥等行业建设项目装置区与储罐区的围堰、初期雨水的收集管网等是否按要求设置;污水处理站的设计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并设置足够容量的事故池;是否设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自动检测与报警系统;是否配备必要的应急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卫生防护距离是否满足要求;如建设项目位于居民集中区的上风向,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各种事故状态下对环境保护敏感点的环境影响;重要江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沿线的企业,特别是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上游的企业,必须制定消除或减少污染物事故排放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和手段[3]。
3.2 合理性评价
根据环境风险管理检查的结果,验收监测部门应给出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内容的落实情况及补充建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状况的建议等结论。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中真正做到严格把关,防患于未然,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验收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也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好服务。
4 结束语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企业自行验收,环保设施运行状态检查的同时,重点开展检查管理制度,有利于普及企业环保意识、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企业环保主体责任,确保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复文件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得以落实,推动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的推进,最终做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1:75-80.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328-328.
[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沈阳: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009: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