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研究
——以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4级化学师范卓师班为例

2018-02-18范嘉颖衷明华

江西化工 2018年3期
关键词:化学课程研究

范嘉颖 衷明华

(韩山师范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 潮州 521000)

基于科瑟根(Korthagen.F.A)的六层面“洋葱”模式理论,我校对化学卓师班的培养包括如下: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外初高中学校教育观摩。二、教育科研。三、对外交流。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外初高中学校教育观摩

舒尔曼尝试提出教学专业之知识基础的七个范畴:

(一)内容知识;

(二)一般教育知识;

(三)学科专业知识;

(四)课程知识;

(五)关于学生及特性的知识;

(六)教育背景的知识;

(七)教育目的、价值、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

叶谰教授提出的“同期互动”说则要求“教”“学”“研”的统一。一个优秀的教师或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专业素养,它是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景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是在教师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所获得的。

因此,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设置通识文化课包括政治理论、形势政策、大学语文、美术鉴赏、大学英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生命教育等。

教师教育课有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学、教师口语、三笔字等。化学课则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等。

化学教学课:化学教学论、微格教学、化学教学技能训练、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讨、化学教育科研法、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中学化学解题研究与备课指导、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中学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化学史等。

选修课有:多媒体课件设计、网页制作、化学专业英语、化学实验安全与管理、中外教育家及其思想、名师教学艺术赏析、教育名著选读、观课·说课·议课、教育政策法规与教育热点问题、中学化学教育改革动态以及人文系列、科技系列、教育科学系列、艺术体育系列、社会科学系列等。

最后,教学实践课方面,军事训练、社会调查与教育见习、潮州市各初高中学校的教育观摩、教育实习、化工见习、微课题研究实训、毕业论文等。并采用双导师联合培养。

一是借鉴医生培养当中的“住院医生”模式。让学生进行“住校教师”的锻炼,配备校内、校外(实践导师)两个导师。

二是毕业论文采取“2+1”连做模式。利用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及实习基地做微课题的机会,边学边教、边熟悉中学教学实际边研究化学教学存在问题,从而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彰显教师教育特色。

目前新课程的出现使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尤为重要。强化实践性课程是师范生将所习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职前教师应把握教育调查、教学观摩、模拟教学等活动机会,学习和吸取名师的有效经验,运用实践到新课程中并不断的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完成“人—课”要素之间的匹配,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在课堂实践中,职前教师应学会教自己置于研究之中,把课堂研究现场,把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对象,在问题的寻找与答案的索解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曲线与实施方式,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将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为教育理论。另外还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二、教育科研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因此,在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过程中,让他们懂得科研的重要性,以及对科研有自己的理解并提升自我的科研能力,并强化教师在科研得出成果之后进行思考,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由于我校对卓师班科研活动的高度重视,在培养期间荣获无数奖项,例如国家级创业实践项目,大眼睛微课,邱晨晨、刘增华、林晓宏、林冰琦;(项目编号:201610578004;审批文号:教高司函[2016]45号)、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潮商创业精神视角下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以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及潮州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彭洪涛、余文龙、朱杰鹏、黄沁怡、黄晓霓;(项目编号:201610578012;教高司函[2016]45号)和省级创业实践项目,Dada多媒体动画工作室,周志思、谢丽璇、王静文、林雪玲;(项目编号:201710578039;粤教高函〔2017〕148号)等。

因此,卓师班的学生也初步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并具备初级的科研能力,以便在今后成为教师时,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并将科研成果上升为理论,提升自我水平,从而改变一些落后的教育理念,改进一些并不适用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从过科研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三、对外交流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鼓励学生到外国游学,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探访不同文明的历史,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体验不同的文化,有利于更深切地认知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沉浸于非本土社会生活观察研究,有利于非母语能力的提高和对课堂知识的再发现。游学世界的经历,有利于视野的开阔。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游学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生,感知时代脉搏,培育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陶冶情操,修养品格。通过游学生活,可以给你创造一个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提升你信息表达能力,另外也能体会真正的外国文化。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出现在书本上,表现为不同的文化形态,而文化又更是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它表现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游学的过程就是把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体文化的过程,更深入了解国外多元的文明形态,学习其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开阔眼界和拓展人际关系。

通过对我校化学师范专业的卓师班的分析研究发现,卓越教师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教师的职前培养却是一个奠定基础的过程,因此不容疏忽。在课程方面应适当加强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素质教育课程和科研课程的比重,是教师在职前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和先进的科研能力,并从国内外的各个方面吸收新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让教师职前在真实的课堂中获得充分的实践得以新知。

[1]夏正江.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逻辑[J].教育研究,2014,35(06):91-101.

[2]刘江岳.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杨四海.教师职前培养与现实需要的对接研究[J].教育探索,2007(10):97-99.

[4]谭兆敏,段作章.国外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04):26-30.

[5]史红霞.论化学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策略[J].化学教育,2012,33(08):57-59.

[6]郭巧云,张秋云,马娟.化学职前教师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11):38-39+53.

[7]黄振旭,宋霞,裴先茹.互联网背景下职前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4):49-51.

[8]谢英.新课标下职前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185.

猜你喜欢

化学课程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